【樂騎散記】(11)百橘千柑

文.圖/英歌h

俠山義水、橘韻石樑。午後,從石樑鎮騎行返程,快進城時見路邊的中國柑橘博覽園大門開着,無人值守,便車頭一拐,“嗖”地溜了進去。

一進院門,眼花繚亂,如劉姥姥走進了大觀園。正對大門一條筆直的長路兩旁,品種繁多的柑橘碩果累累、百態千姿。

與農戶果園裏果樹成林卻品種單一不同,這裏的柑橘品種雜糅,交錯分佈,高的矮的、大的小的、紅的黃的,好似百果園,既有種在地裏的樹,也有植在盆裏的景,既有室外的,也有室內的,高的有幾米,玉樹臨風,矮的只有幾十釐米,小巧精緻。果型如用球類比擬,玻璃珠、乒乓球、網球、小足球……應有盡有。色澤紅橙黃綠青就少了藍和紫。

我只能區分個大類,比如柑、橘、柚,其實它們各有各的名字。宣傳欄上提到的就有:愛媛28、媛露、無核大果椪柑、黃金柑、大雅柑、紅心柚、春見、沃柑、春香、天草、不知火、滿頭紅、貢柑等優良品種。這座佔地500畝的現代農業示範園,通過收集本地和引進國內外柑橘新品種資源,主要爲種植篩選品質優、外觀美、風味佳的柑橘良種,爲本地柑橘改良提供主要換代品種。

上週末騎行在路邊橘園體驗了一回採摘勞動,農戶讓我隨便剪,想拿多少拿多少,最好開個車拿編織袋到他們家去拉。上萬斤的椪柑賣不出去,只好剝皮做陳皮賣。而超市裏各種國內外優質柑橘,價格從幾元、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了,喫的是品相、品質、品牌,當然重要的還是口味、口感。大路貨天種天收,路只會越走越窄。現代農業示範園的優良品種選育,應會帶給當地橘農借橘致富的希望吧。

示範園內的柑橘成熟期從九月延續到來年五月,時間跨度夠長,不過大部分品種已到盛果期,累累果實壓彎枝頭,甚至不少樹下滿地落果。流連徜徉許久,雖然垂涎於這些誘人的果子,卻始終控制着想伸手摘一隻或地上撿一隻的慾望。這與上週末的採摘不可同“橘”而語,能溜進來參觀一圈很知足了。

沒摘沒撿,靠的是自律,也有它律。這個“它”就是隨處可見的攝像頭。

最後,上點小知識。我們常說柑橘柑橘,其實,柑是柑、橘是橘,叫柑的未必是柑,叫橘的也未必是橘,而柑橘是桔、柑、橙、柚、枳等的總稱。柑和橘在植物分類學上是同科同屬而不同種的木本植物。

再來說說“中國柑橘博覽園”爲何用的是“橘”而非“桔”?我平時都習慣寫“桔”,一直搞不懂這倆字的區別,這次一定要弄個明白。但查來查去,許多解釋也是雲裏霧裏。網友的這條解釋看來比較靠譜:

“桔”本來讀“ jié”, 1977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中將“橘”簡化爲“桔”,並說明“中藥桔梗的桔仍讀 jié”,所以在那一時段,“桔”是“橘”的簡化字,“桔子”就是“橘子”。但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的通知》中指出:“1977年12月20日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達之日起停止使用。”因此,“桔”就不再是“橘”的簡化字了,兩者完全沒有任何關係,更不能用“桔”來代替“橘”,“桔“就只有一個讀音jié,主要指桔梗。——摘自網絡

也有說,“桔”是“橘”的俗字,也即手頭字(舊指一種在手頭上大家都這麼寫而在書本上卻並不這麼印的字)。

既然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水果,大家習慣了用“桔”而不是筆劃多、字形複雜的“橘”,非正式使用時,用“桔”無妨吧,只要別把"桔梗"jie(二聲)geng(三聲)念成jugeng就好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