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社:怎樣預防和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爲

在我們日常的家庭教育當中,孩子在無意間會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欺騙、破壞等極端的外在表現,牽引着我們的情緒變化,同時也暴露出親子關係潛在的很多問題。我們要分析孩子在做某件事的原因,是希望獲得關注,還是在爭取權利,或者對等報復,亦或者自暴自棄。

而不能一遇到什麼事情,就動用家長獨有的權威去呵斥、去責罵,這樣孩子到頭來只會把這種不良的家教觀念反哺給我們。拋棄學校的微小因素,大多數孩子的問題是源於家庭生活中的潛移默化。那怎樣預防和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爲呢?我有如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關心關愛孩子。真正認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意義,不是給他們花不完的錢,或者買各種各樣的玩具或零食,不是無效率的普及知識,或者試圖用喋喋不休的說教來掩蓋自己的無能。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是一種互補的角色,有寬容、溫柔方面的浸染,也必定要有力量、格局方面的灌輸。努力去營造積極、和諧的共處方式,比如相互擁抱、家庭會議,也可以藉助親子日記、活動來提升彼此的情感鏈接。

第二,要尊重孩子,使其獨立。尊重的前提,是平等狀態下所搭建的良好關係。孩子願意與我們相處,向我們訴說,只是因爲我們尚且理性,對他們也是滿眼愛意。鼓勵、允許他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於孩子的選擇,不要以自我好惡來強加控制。但如果涉及到原則性問題不能一昧地縱容、忍讓,也不能使用暴力、侮辱等過度刺激性的言行,避免讓懲罰造成惡性循環。在處理這類事件時,態度要和善而堅定。

第三,相信孩子,激發他們無限潛能。要允許孩子失誤或者犯錯誤,千萬不能以一種過來人的口吻去訓誡,畢竟他們正處於自我摸索、不斷試錯的階段。要注重以問題爲導向解決矛盾,而不是用一件錯事去否決整個人生的發展。調整浮躁心態,切忌急功近利;設定合適目標,不要好高騖遠。從最基礎的小事做起,逐漸培養起孩子獨立自主的自信心。與其描繪未來藍圖,不如立足當下感知體驗。觸手可及的收穫太過於輕鬆,奔跑奮進中的美好才讓他們更加懂得珍惜。

第四,要做孩子的榜樣。孩子經常問我這樣的問題,你們爲什麼可以玩手機,而我們就要不停地學習呢?不能因爲自己是成年人,就要享受安逸、停步不前,我們要預設一種共讀共享的時光,當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培養愛好,塑造一門特長。家庭中互諒互讓,工作中積極進取,社會上遵紀守法。在爲人處世中,誠實守信、謙虛禮貌,讓孩子爲我們的表現點贊,乃至有意識地效仿、跟隨。而在情緒管理方面,也要保持冷靜與剋制,要學會自我解壓,不可無端發火。

如果遇到特別嚴重的情況,比如在開頭提到的極端事件,該怎麼應對呢?首先給予孩子自我辯解的機會,瞭解他們的發展需求,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遵循可持續漸變的策略,也就是我常說“量變產生質變”。明確不良行爲的後果,讓他們有所懼;引導他們合理釋放內心的壓抑,並且適當轉移注意力,發掘分析事件背後的積極因素,讓他們有所向。儘量從正面引導,少一些抱怨,多一點耐心。大人可以僞裝,但孩子是真實無垢的,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也能看出父母是否稱職、合格。敢於向自己“開刀”,纔是打開孩子良好教養的開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