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社:怎样预防和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在我们日常的家庭教育当中,孩子在无意间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欺骗、破坏等极端的外在表现,牵引着我们的情绪变化,同时也暴露出亲子关系潜在的很多问题。我们要分析孩子在做某件事的原因,是希望获得关注,还是在争取权利,或者对等报复,亦或者自暴自弃。

而不能一遇到什么事情,就动用家长独有的权威去呵斥、去责骂,这样孩子到头来只会把这种不良的家教观念反哺给我们。抛弃学校的微小因素,大多数孩子的问题是源于家庭生活中的潜移默化。那怎样预防和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呢?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关心关爱孩子。真正认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意义,不是给他们花不完的钱,或者买各种各样的玩具或零食,不是无效率的普及知识,或者试图用喋喋不休的说教来掩盖自己的无能。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是一种互补的角色,有宽容、温柔方面的浸染,也必定要有力量、格局方面的灌输。努力去营造积极、和谐的共处方式,比如相互拥抱、家庭会议,也可以借助亲子日记、活动来提升彼此的情感链接。

第二,要尊重孩子,使其独立。尊重的前提,是平等状态下所搭建的良好关系。孩子愿意与我们相处,向我们诉说,只是因为我们尚且理性,对他们也是满眼爱意。鼓励、允许他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孩子的选择,不要以自我好恶来强加控制。但如果涉及到原则性问题不能一昧地纵容、忍让,也不能使用暴力、侮辱等过度刺激性的言行,避免让惩罚造成恶性循环。在处理这类事件时,态度要和善而坚定。

第三,相信孩子,激发他们无限潜能。要允许孩子失误或者犯错误,千万不能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去训诫,毕竟他们正处于自我摸索、不断试错的阶段。要注重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矛盾,而不是用一件错事去否决整个人生的发展。调整浮躁心态,切忌急功近利;设定合适目标,不要好高骛远。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逐渐培养起孩子独立自主的自信心。与其描绘未来蓝图,不如立足当下感知体验。触手可及的收获太过于轻松,奔跑奋进中的美好才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

第四,要做孩子的榜样。孩子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你们为什么可以玩手机,而我们就要不停地学习呢?不能因为自己是成年人,就要享受安逸、停步不前,我们要预设一种共读共享的时光,当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培养爱好,塑造一门特长。家庭中互谅互让,工作中积极进取,社会上遵纪守法。在为人处世中,诚实守信、谦虚礼貌,让孩子为我们的表现点赞,乃至有意识地效仿、跟随。而在情绪管理方面,也要保持冷静与克制,要学会自我解压,不可无端发火。

如果遇到特别严重的情况,比如在开头提到的极端事件,该怎么应对呢?首先给予孩子自我辩解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遵循可持续渐变的策略,也就是我常说“量变产生质变”。明确不良行为的后果,让他们有所惧;引导他们合理释放内心的压抑,并且适当转移注意力,发掘分析事件背后的积极因素,让他们有所向。尽量从正面引导,少一些抱怨,多一点耐心。大人可以伪装,但孩子是真实无垢的,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也能看出父母是否称职、合格。敢于向自己“开刀”,才是打开孩子良好教养的开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