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正當求學時——閒談孫悟空的早年時光

《西遊記》之家喻戶曉的程度,在中國,如果它排第二,估計也沒有哪本書能排第一。從紙質書到數字傳媒,20世紀的70後到21世紀的00後10後,但凡能接觸到書本或者數碼產品的,哪個少年的成長經歷中能沒有《西遊記》的影子?哪個中國人的價值觀建構裏能少了唐僧師徒的精神?

而唐僧師徒四人集結完畢之前,小說中着墨最多的無疑是孫悟空。100回的小說,吳承恩足足給了孫悟空七回的獨自成長空間,偏愛之心溢於言表。

旋轉的空間,流轉的時間

《西遊記》給我們建構了一個立體的空間世界。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就是孫悟空出生的故土,作爲天選之子,孫悟空乃天地精華所生,初起就活動在浩浩茫茫的地表平面裏,那時候他還是不諳世事的少年猴,他的眼界所及也就在那一個山頭上。待他學成歸來,就可以上達33天之外,下至18層地獄之下,中間泛遊山川湖海更不在話下。

初生的孫悟空是一隻石猴,但他畢竟是天選之子,他的先天智慧還是超出一般猴的。他率先發現了水簾洞,並且帶領羣猴過上了安居生活,順理成章的成爲花果山的一方諸侯。“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爲王,不勝歡樂。”“何期有三五百載。”但孫悟空的眼界格局不止於此,猴生無常,亦需居安思危。他在花果山盛世歡樂之時放下猴王之尊,雲遊海角,遠涉天涯,決心尋訪不老長生之道。這一訪就推動了時間的流轉,把時間帶入了無窮已。

正是年少的學習時光,讓孫悟空汲取了足夠多的學識,給了他闖蕩江湖的底氣,讓他在更大的時空裏騰挪旋轉,成就了猴生輝煌。假若沒有訪道學習,又會怎樣?或許在與混世魔王之戰中,他就敗下陣來,無名無姓泯滅於天地之間了吧。

論堅守的重要性

成長總是伴隨着煩惱。

美猴王在美妙的大自然中無憂無慮的生活了三五百載,卻在歡喜之時,忽然憂從中來。“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內?”解決煩惱的辦法是什麼?猴兒們能想到的是外出求學,於是美猴王獨自一猴,遠渡重洋,從東勝神州來到南贍部洲。他的目的是“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他堅守初心,在南贍部洲尋尋覓覓八九年餘,可惜南贍部洲乃是“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之地,是觀音菩薩要傳經救贖的地方,哪裏能找到佛性之光?當然在南贍部洲美猴王也並非沒有收穫,他是一隻善於學習的猴,他努力的學會了一門外語——人語,外語開啓了他看世界的另一扇大門。他也在南贍部洲學會了人類的禮儀,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這些都爲他順利通過菩提老祖的入學面試打下了基礎。

離開南贍部洲,美猴王再次遠涉西洋大海來到西牛賀洲,求學之路並非坦途,美猴王又經過登岸遍訪多時,才終於發現了靈山寶地,拜到了真正的神仙,註冊學籍爲“孫悟空”,開啓了他的全封閉式的勤工儉學、半工半讀的住校學習生活。

等他終於熬過了最初枯燥乏味的基礎課程,大致算是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可以選擇專業的時候,孫悟空再次展示了信念的堅定,學院有360個專業可供選擇,他不忘出發時的初心,非長生之道不學。經過三年多的本科學習,他拿下了長生專業的畢業證,祖師提醒他還需防備着“三災利害”,悟空沉吟良久,意識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於是進一步碩士研究生學習取得了“七十二般變化”專業的畢業證,再進修博士專業“筋斗雲”方向的研究……

數十載寒窗漫漫求學路,一朝學成歸來。從家到學校歷經十來年征程,從學校到家只消一個時辰,最初只能依靠最基本的交通工具,而學成之後你可以駕駛宇宙飛船環遊太空,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天地精華造就的石猴迅速融入了大自然的懷抱。他很快就適應了花果山的生活,成爲猴族一員。在一次探險活動中,石猴脫穎而出,以天生的膽大心細爲小夥伴找到了水簾洞那樣的高級住所,中國人崇奉安居,然後樂業。石猴憑藉這一功勞,成功的當選爲領袖“美猴王”。雖然那時候的他已經會熟練運用《論語》中的句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但相對於他日後的求學經歷以及西天取經的入職經歷來看,那隻能算是學齡前兒童的“過家家”,只不過在“過家家”中顯示出他非同凡猴而已。

石猴真正的非同凡響應該是他的遠見卓識,他能在歡喜之時生出遠慮。在集思廣益之後不畏艱險立即付諸行動。

孫悟空畢業之後回到花果山,再聚衆猴族,重整水簾洞。操演武藝,守護山場,威名赫赫,引得72洞各路妖王都來參拜猴王爲尊!等他再得了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針鐵以及四海龍王集資的一副披掛,他已經可以與牛魔王等人稱兄道弟。再後來他歷經職場打拼,一路打怪升級,在社會的大課堂裏不斷學習,終於成長爲“鬥戰勝佛”,天上地下的佛仙神聖皆可稱兄到弟了。《西遊記》告訴我們:交友,亦是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菩提祖師的教學之道

菩提祖師是位智慧的長者,他能預知美猴王的到來,自然亦知曉美猴王的過去,但他故意下令將猴王:“趕出去”,教育處處體現在細節中,他無疑是在告誡猴王要“誠信”做猴。菩提祖師精熟“道”字門中的三百六十傍門, 他的教學風格平和,注重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孫悟空註冊入學後首先跟着師兄們學習基本知識。祖師講道之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發現孫悟空能進一步學習了,才允許他選擇專業,在確定專業之前,還要通過學前考試,即能打破“盤中之謎”。祖師講授例題之後,接下來的練習還要靠學生自己完成,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孫悟空練了三年多,祖師考察之後纔給他“七十二般變化”的口訣,同樣是“自修自煉”,這次練習就快多了,等到學習“筋斗雲”,孫悟空只用一夜功夫,就學會了。沒有早期學習路上的堅守,就沒有後來學習路上的漸入佳境,當然也就沒有後來的“鬥戰勝佛”。

後來祖師藉口孫悟空變化松樹,嚷鬧喧譁,將他逐出師門,並且不許他回報師恩,顧念恩義,只要他不惹禍不牽帶就罷了!試想,作爲孫悟空的授業之師,菩提祖師的能力該有多麼強大?他會害怕孫悟空惹禍不好收拾嗎?只不過是祖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情懷罷了。難道還有哪個老師教學生是要等着學生將來回報的嗎?

爲師者,只希望學生都能有更好的未來,成就更美好的人生吧,少年正當求學時,孫悟空如此,我輩亦然,願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2021年11月26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