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读不懂一本书,那可能是你俩缘分未到

记得第一次读《围城》,当时的感觉特别不好!可以说是硬着头皮读的,觉得作者写得不过如此。但当我第二次阅读时,却读得津津有味,当时我模模糊糊地觉得书有时候是一遍读不懂的。

于是我以为欣赏不了一本书,是因为自己读得遍数不够,不能深入地理解。但有的书读上两遍也不知所云,也不知道到底好在哪儿?记得小时候读名著,总觉得那些名著没有什么意思,但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拿起来读时才觉得竟然如此美好!

但还是有些书,压根就读不进去,或是只能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读完之后,相顾茫然,说没读吧!明明已经读过了。说读了吧!却感觉一无所得。更有甚至,我压根读不下去,书中的内容理解不了。

有些实在读不下去的书,慢慢地被堆砌在书架上。那天,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突然想起那本曾经读过一半的书,然后从书架中抽出阅读,我竟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发现当时读不懂是必然的,因为当时的阅历不够,不足以支撑我了解这本书。

我们挑书,书也在挑选我们。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使命,每本书都是作者思想的凝练,读不懂只是因为我们不能和作者共鸣,只是因为我们理解不了作者的境界。

书的内容肯定不是单纯的字面意思,纵然每个字我们都认识,但读懂一本书却不仅仅是认字而已。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觉得不同的年龄读汉姆雷特,也会有不同的汉姆雷特。

书之所以会被我们所读懂,是因为我们自己可以读懂。它们能触动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能够被触动的,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如果我们的阅历不够,如果屋面的境界不够,我们能理解的永远只是一些书面意思罢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