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寶寶刻意延遲滿足,是一種傷害。

1.兒童不知道他與他需要的物體之間有距離感,暫時還沒有空間感。

對於小寶寶他想要的東西我們需要及時快速的迴應,這個時候不應該延遲滿足,刻意延遲滿足,沒有必要甚至可能會傷害孩子。


2.孩子的好動不是因爲有多動症,也不是專注力不行,而是他在大腦活動時身體也必須要活動。如果禁止兒童的行爲,也就禁止了兒童所有的內在成長。


有多少時間我家大寶吃了幾天抽動症的藥控制精神的,他整個人就變得呆滯,也就影響着他的反映思維,人就看起來變傻


3.對於技能性的自我訓練,一般要從7歲開始,比如玩跳馬,跳繩,蹦蹦跳,打各種球


那現在有許多鍛鍊孩子感統的定點打球,單手打球,雙手打球等等,這對於6歲以前的孩子來說其,實是很難有從其中感覺到樂趣的,這是我們成人想當然地利用我們的想法,思維認爲這個運動就是鍛鍊身體,就是協調身體的作用,這種思維其實是錯誤的


4.心理壓力一旦出現身體的表現便不自如了,那其實。孩子的心理狀態,他的精神,他的情緒,都可以從他的身體表現中,我們可以覺察出來,他是否畏畏縮縮的、人是否站得挺直……


我的困惑:這問題會在以後閱讀這本書中,我持續的去思考

童年時期如何讓孩子對自己的內在環境剝離的很好,辨識的清楚?


歡迎和我一起閱讀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