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與《戰國策》札記(三十一)

虞卿謂春申君曰:“臣聞之《春秋》,於安思危,危則慮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爲主君慮封者,莫如遠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後不免殺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後王奪之。公孫鞅,功臣也;冉子,親姻也。然而不免奪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於齊,邵公奭封於燕,爲其遠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趙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趙,踐亂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時也。”

虞卿對春申君說:“臣下聽《春秋》上說,在安定的時候要考慮到危險,在危險的時候要思慮如何安定。如今楚王的年齡很大了,您的封地,是不可不及早確定的。替您考慮封地,莫如遠離楚國的都城更好些。秦孝公封公孫鞅於商地,秦孝公死後,他沒有免掉后王的殺害。秦昭王封冉子予穰,昭王死後,后王剝奪了他的封地。公孫鞅是秦國的功臣,冉子是秦王的姻親。然而卻沒有免掉被奪去封地、遭殺害的命運,這是由於封地太靠近都城的緣故。太公望封在齊地,邵公爽封在燕地,之所以能夠壽終正寢,是因爲他們的封地遠離王室的緣故。如今燕國犯有很大的伐趙之罪,趙國對它積怨很深,所以,您不如向北進軍:既可以使趙國感激您,又可以翦滅殘破的燕國,以此來確定自己的封地,這是百代難遇的一個好時機。”

  君曰:“所道攻燕,非齊則魏。魏、齊新怨楚,楚君雖欲攻燕,將道何哉?”對曰:“請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對曰:“臣請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春申君說:“進攻燕國所經過的道路,不在齊國就在魏國。魏國、齊國剛剛與楚國結下怨仇,楚王雖然想要攻打燕國,將從什麼地方通過呢?”虞卿回答說:“請使魏王答應借道。”春申君說:“怎麼辦?”虞卿回答說:“臣下請求到魏國去,並順便向他們說明借道的道理。”

  乃謂魏王曰:“夫楚亦強大矣,天下無敵,乃且攻燕。”魏王曰:“鄉也子云天下無敵,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何也?”對曰:“今爲馬多力則有矣,若曰勝千鈞則不然者,何也?夫千鈞,非馬之任也。今謂楚強大則有矣,若越趙、魏而鬥兵於燕,則豈楚之任也哉?”非楚之任而楚爲之,是敝楚也。敝楚見強魏也,其於王孰便也?”

      於是虞卿到魏國對魂王說:“楚國也夠強大了,天下無敵,就要攻打燕國。”魏王說:“先前,您說楚國天下無敵;如今,您又說將要攻打燕國,這是爲什麼?”虞卿回答說:“如今說馬有很大力氣,那是對的,如果說馬的力量能馱千鈞,那是不對的,爲什麼呢?因爲千鈞不是馬所能承擔得了的。如今說楚國強大,那是真的,如果跨越趙國、魏國而跟燕國交戰,難道楚國能承擔得了嗎?不是楚國該承擔的事,楚國偏要去做,這是破壞楚國的強大。破壞楚國是強大魏國,這對大王來說,哪種情況更有利? ”

這個虞卿,爲了展現自己的能力極力跳動諸侯間的相互攻伐,也只不過是爲了富貴榮華。與波斯,雅典,斯巴達的那些英雄人物也差不多。難道,功名,財富真的直教人生死相許嗎?

好了,我們來看看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吧!

但是普拉提亞人,當他們看見土山逐漸增高的時候,也建築了一個木架,安置在他們自己的城牆頂上,和斯巴達人建築土山的地方相對峙。在木架之內,他們利用附近房屋的磚造成一條牆。他們利用木材把磚牆綁起來,以防止磚牆因高度增加而無力。木材的上面有皮革製成的遮蓋物,可以保全木架,免受火箭的攻擊,可以掩護在城牆上工作的人。因此,這個城牆迅速地建築得很高;而對面的山也以同樣的速度增高。普拉提亞人也打算把他們自己的城牆和斯巴達人所正在建築的土山相接觸的地方,加以破壞,把鬆土運入城中。伯羅奔尼撒人發現他們這樣作的時候,他們利用蘆葦緊密地包着泥土,填滿坍塌的部分,使他們的材料更加鞏固,以免這些材料象鬆土一樣地被運走了。普拉提亞人的計劃失敗後,他們放棄了這個辦怯;但他們又想出一個辦法來,從城內挖一條地道,估計通過一定的距離,達到土山的下面,他們又從這個地道運走了建築土山時所用的材料。經過長久的時間,關城官不知道這件事情;他們雖然努力建築,但是土山沒有增高到應有的程度,因爲土山下面的泥土繼續被運走了,山頂總是下沉爲空穴。儘管這樣,但是普拉提亞人害怕他們的少數軍隊不能夠抵抗這樣大的軍隊,因此他們又想出一個防禦的方法來了。他們停止建築土山對面的大木柵,而從大木柵的兩端,在原有低牆開始的地方,着手建築一條內牆,向城內作一條新月形的曲縵;這樣,如果高牆失陷的話,他們還有這條新牆可以保護,而敵人勢必另造一個土山;當他們繼續向內前進時,他們又會遇着同樣的困難,同時也更處於容易受到攻擊的地位。

精彩啊!戰爭促使人類建築技術的發展,東方的國土應該同樣上演了無數次這樣的場面,但是這些技術屬於戰爭技術,是不能被公開的。所以歷史學家不能在史料裏公開這些技術。感謝修昔底德。他如實地報道了戰爭的實況,包括對戰雙方的技術。

在伯羅奔尼撒人建築土山的同時,他們拿出攻城機械來進攻城市。這些機械之一就是用來衝擊土山對面的大木柵。木柵很大的一部分被轟擊下來了,引起普拉提亞人很大的恐慌。其他機械是用來攻擊城牆的各部分的。這些機械,有的被普拉提亞人利用套索捉着後被破壞了;他們又利用兩個木杆平放在城牆頂上,木杆的一端用一根很長的鐵索懸掛一條巨大的梁木;當敵人把撞牆車安置好,準備撞擊的時候,他們扯着梁木,和撞牆車成一直角,①然後放鬆鐵索,使梁木突然落下來,打掉撞牆車的頭部。

精彩的機械設備。一點不亞於今天的火炮坦克。

因此,經過一些時候之後,伯羅奔尼撒人看到他們用攻城機械也失敗了,並且普拉提亞人建築城牆,和他們的土山相對抗,因此,他們得到結論,利用過去他們所嘗試過的一切戰術,他們是不可能攻陷這個城市的;他們開始準備建築一條環繞這個城市的城牆,但是他們決定首先試一試利用火攻的效果,看看利用風力的幫助,他們是不是可以把這個城市燒掉,因爲這個城市是很大的。事實上,他們試用了各種可能的計劃,總想不要長期圍攻而能取得這個地方。他們首先把柴捆從土山上向下面丟入土山和城牆間的空隙中。因爲參加這項工作的人數很多,這個空隙很快就被頃滿了。所以他們繼續堆集柴捆,從土山頂上,盡他們的能力所及,堆集柴捆及於城內。然後他們把柴燒起來,利用硫磺和松脂,使之易於燃燒,因此產生了從來所沒有看見過的大火,或者,無論如何,比人類所產生的任何大火都要大些;除了山林中有過樹枝被風吹着摩擦而產生的森林大火。但是不管怎樣,這真的是一次很大的火;普拉提亞人抵抗了其他一切攻擊之後,這次大火幾乎把他們完全毀滅了。它使城市的大部分不能支持;假如真的如敵人所盼望的,颳起風來,把火焰吹向城中去的話,普拉提亞人一定不能免於死亡。但是並沒有刮風,據說,當時雷雨大作,把火滅熄,這樣就挽救了危機。

東風不予周郎便。斯巴達人少了一絲天意。

伯羅奔尼撒人這次失敗之後,他們遣散了他們大部分的軍隊,只留下一部分軍隊來建築環繞普拉提亞的城牆。各同盟國分別負責建築一部分。牆內和牆外都有濠溝,他們從濠溝中取出泥土來作磚。大約大角星升起的時候工程完畢了。他們留下一部分軍隊防守城踏的一半;其餘部分由彼奧提亞人駐軍防守。其餘的軍隊撤退,各回本國去了。普拉提亞人已經把他們的妻室兒女以及老人和所有其他不能服兵役的人都送到雅典去了。留在城內抵抗圍攻的人數是四百個;此外還有八十個雅典人和爲駐軍準備伙食的一百一十個婦女。這是在圍城之初,城內人口的總數,此外並沒有其他的人,不管是奴隸也好,自由民也好。普拉提亞之圉開始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給普拉提亞人點贊,僅以一城,擋住了斯巴達人的進攻。科技力量功不可沒。天意也很重要。

第九章伯羅 奔尼撒人在陸地和海上的失敗。福密俄的勝利

在同一個夏季中,當對付普拉提亞的戰役尚在進行中的時候,雅典派遣其公民軍隊(重裝步兵二千名,騎兵二百名)進攻色雷斯的卡爾西斯人和波提亞人。這是麥子正熟的時候.①指揮軍隊的將軍是幼裏披底的兒子色諾芬。

雅典人的反擊。

這個軍隊進軍到波提亞的斯巴托拉斯城,把麥田破壞了,他們希望通過城內親雅典黨人的手,使這個城市投降。但是城中有不同觀點的其他公民派人通知奧林修斯,奧林修斯派遣重裝步兵和其他軍隊來保衛這個城市。這支軍隊從斯巴托拉斯城中衝出,和正在城外的雅典人會戰。卡爾息底亞的重裝步兵及其輔助軍被雅典人打敗了,退回斯巴托拉斯城中;但是卡爾息底亞的騎兵和輕裝步兵打敗了雅典的騎兵和輕裝步兵。②卡爾西斯人已經有了少數來自克魯西斯的輕裝步兵;雙方交戰後,馬上又有一些從奧林修斯派來的輕裝步兵的增援。斯巴托拉斯城內的輕裝步兵看到這種情況,他們有了新的信心,因爲就是以前他們還可以保持自己的陣地,而現在有新的援兵到了。於是他們有了卡爾息底亞的騎兵和新到的軍隊的幫助,再向雅典人進攻。雅典人退回到他們留着保衛輜重的兩個分隊那裏去了。當雅典人進攻時,他們的敵人退卻;但是雅典人撤退時,敵人馬上又開始進攻,把標槍向雅典人投射。卡爾息底亞的騎兵馳來,看見有機會就進攻。真的,他們引起雅典人恐怖,因而潰敗,他們追逐很遠。最後,雅典人逃往波提狄亞;後來在休戰條件下,才取回他們死者的屍體。餘下來的軍隊就回雅典去了。他們喪失了他們所有的將軍們和四百三十名士兵。卡爾西斯人和波提亞人建立了一個勝利紀念碑,取回死者的屍體,然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城市裏去了。

雅典人同樣遭遇頑強的抵抗。看來武力無法征服世界。

此後不久,在同一個夏季中,安布累喜阿人和查俄尼亞人說服斯巴達人,用同盟國的資源裝備一個艦隊,並且派遣一個重裝步兵一千名的軍隊到阿開那尼亞去。他們的目的是想征服那裏的整個地區,使之脫離雅典同盟。他們說:如果斯巴達人在陸地上和海上同時參加他們的戰役的話,濱海的阿開那尼亞人就不能聯合起來防禦;①取得阿開那尼亞之後,他們就能夠很容易征服薩星修斯和塞法倫尼亞,這樣,就會使雅典人派遣他們的艦隊環繞伯羅奔尼撒半島更加困難了;除此之外,還有攻陷諾帕克都的可能性。

斯巴達人企圖彌補自己海上軍力的短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