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创意写作,从感官描写开始

如何写文章生动有趣?很多初涉自媒体的写作者有困惑,为何我的文章干巴巴地,自己都不想看?怎么写能让人看下去?诚然,写作能力不是短期内练就的事,但掌握些写作技巧是必须的,在《斯坦福大学写作课》书中提到创意写作。

本书由普利策奖、美国货架图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写作课创始人华莱士·斯泰格那的创作谈结集而成,作者举重若轻地畅谈、回答了小说创作与教学的各种问题,从灵感的获取到写作者的自我修炼,从创意写作的溯源到课堂实例讲解,带领读者走进斯坦福大学写作课的现场,与无数优秀的作家一起,向真正的大师“取经学艺”。

华莱士强调,创意写作从感官开始,带着作者感性的触发,引起读者感性的回应,无论塑造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描写的生动性,都更给力。

“他从感官中开始,在语言中成形,终点是对事物的洞察。如果他真的成功了,他的见地会随着刺痛传达给读者,带着更敏锐的感觉、更宽广的见解、个人情绪的释放、危机感、投入感、放大感。”——《斯坦福大学写作课》

感官的刺激,包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手感摸到的,内心感受的,不单对事物平铺直叙的描述,加上感官的描写,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传递情感。通过感官描写,文章更形象,更有画面感,文字间包含作者的情绪和观点,让读者能看到、听到、感知到。

作者说:“学会仔细地看,练习,保持无穷的耐心,纯粹地陈述你发现的;观察它,描述它,不只要传达它的意义,同时也要传递其情感的精髓,接近那个让你打一开始便沉浸其中的东西。”

一个流传很久的笑话,同样是旅游,诗人王勃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有视觉、听觉,营造唯美画面感。而我等素人到此一游,词穷之极,只有空感慨“啊!太美了!TMD真美啊!”情景之美无法用言语表达。比古人好的一点是,堕落了脑袋,可用工具弥补,拿手机“咔嚓”,搬运美景晒圈,只凭此传递美感。

荷花池边赏花,用感官描述,先仔细观察,观其形,赏其美,再用手感受池水之清凉、荷叶之柔软,感受空气之清新、风吹在脸上的清爽。“来到池边,一股芬芳的气味扑鼻而来,让人陶醉。”

若写味觉,可联想莲藕的美味,“做饺子馅脆生生口感好,若制作藕粉,喝起来更是糯糯香甜。”“微风掠过池塘,花香沁人心脾,让人在夏日里感到无比舒心。”......

调动感官,描述更加形象生动,比“荷花真漂亮”"美,真美啊!“形象得多。

写小说,更要动用感官传递情感,一举一动都能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情、语气、动作等传递能量和情绪。

作者在他的短篇小说《进城去》中,创意写作运用得非常巧妙,展示了男孩从开始进城的极度渴望,到汽车出故障,最终不能进城参加节日活动的失望和沮丧,以及和父亲的沟通,情绪的抒发,作者写得惟妙惟肖,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带动读者随着主人公的感情而起伏,完全被感染。

不说其它的写作手法,单说感官写作部分,文中处处体现。

“男孩脸色发白,噙着泪,沉默不语,父亲潜藏的怒火随时可能爆发。男孩滑下来,咬着上嘴唇,他没有哭,却随时可能哭出来,眼角集聚的泪珠已经在闪了,牙齿仅仅啮着自己的痛苦。父亲从车的一侧下来,盯着车子,似乎想徒手把它撕成碎片。”——选自《进城去》

画面瞬间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体会到男孩莫大的失望,形象、动作描写加比喻,人物刻画及其细致。

无论写作还是演讲,或是与人交流,如果加上感官描述,表达势必更形象,它能最快激发共鸣,产生画面感,增强说服力,感染情绪,传达能量。

写作技巧有很多,华莱士的创意写作法更加走心,“创意写作肯定包含着某种对意义的追寻,包含着某些惊异与发现的元素,它让人感同身受。”做到感同身受,你就赢得读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