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品牌包


自从习惯于网上购物后,印象里去实体店铺的次数越来越少,比较适应于无人干扰的自主式购物环境,对于实体店里的人为因素影响,多少有些不是那么喜欢。

记得以前年轻的时候,有过对于物质比较着重的时间段,说穿了就是虚荣,更深层原因则是自卑。

最初几年刚踏入社会,各方面属于刚起步阶段,家里也只是普通小康家庭。那时候看到同事背的所谓名牌包包,心里自然是羡慕的,想着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背上相同品牌的包包。

好在也没有为了这些虚幻的物品而迷失自己,没有去走捷径,正常的恋爱,愤怒的分手,如此反复,同一个人,原因无外乎他爱上了别人。

那个女人背的就是我喜欢但买不起的品牌包,我心里的感受特别复杂,有愤怒和不甘,也有自卑和落寞。第三次,我选择屏蔽他的悔恨台词,可是他说的理由,我没有办法听而不闻。最后彻底分手,带着恨意,甚至希望他们好不过三个月。

那时候我在心里暗暗想,我一定要买一个相同品牌的包,即使那个女人看不到,但我自己心里会是一种释放。



以前去市区逛街,经过那家品牌店,我都只是看几眼,然后继续走路。那天鼓起勇气走进了那家店,店员小姐的表情很微妙,她们的职业敏锐度可以迅速判断进门的顾客是否有购买力,显然我属于可以忽略的那类。

没有人上前来招呼,反倒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虽然已经攒够了买包包的钱,当时我也看重了一个基本款,但最后我还是悄无声息的从那家店里走了出来。

我的理智重新上线,为了争一口气,为了与那个第三者背同样价位的包,我几乎攒了半年的钱,可是即使我买下那个包,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过着他们的日子,我过我的生活,不再交集的人,不如各自安好。



几年之后,当我不再为了消除自卑而去买一个包的时候,也不用为了和谁比较而去消费的时候,我买了另一个品牌的包,那才是我真正喜欢的。

我可以不再为了任何其它因素去消费,只是单纯的喜欢,刚好可以负担那个价格,就购买了。

再之后的现在,我的想法又发生了变化,重新用回简约平价款的包。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吧,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可能走到生命的中间路程之后,一切外在的有形物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更多的是对于自我的探索,人生走到最后,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打碎、稀释、调和、重组,然后再回归最简单的本质。

了解自己是个漫长的过程,年轻的时候,需求都是有形的,所以很好满足。年岁渐长,更倾向于心灵的交流,太难遇到灵魂相契合之人,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的交集,可遇不可求。

明白了一些道理,懂得了放下执念,回归生活的本身。我想,无论处于哪个阶段,知晓自己的能力,做与之相符的决定。富有不是靠外在堆砌的,精神层面的富足才是光芒万丈的美丽。

人生是一场没有预告的离别,也许说着“有缘再见”,已是“后会无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