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痛,痛徹心扉!有一種痛,無邊無際!

      這兩天關於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找到失散十四年的兒子孫卓的新聞上了熱搜。結果在我意料之中,兒子孫卓沒有選擇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十四年,五千一百一十個個日夜,十二萬兩千六百四十個小時的心心念念,感天動地的找尋,換來的卻是路人甲。

      站在多年的專業學習和臨牀實踐角度來看,孫卓沒有選擇回到親生父母身邊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經常說,生養生養,生只是血緣關係,養則產生深深的依戀。法理與情感,處在困境中。我們常說,於情於理,可這個時候,很難將情理融在一起。最該千刀萬剮(建議國家針對這種情況適用重典)的就是人販子,其次是購買者,正如姚明廣告裏說的“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精神損失,這是很難量化的。但是,建議今後立法者要將精神損失(附帶的物質損失)納入量刑中,而且要重點考慮。作爲一個心理工作者,能感受到常人難以體驗到那種痛。隔着屏幕看別人的故事,多少有點情感隔離。而在諮詢當中,當你完全投入並共情的時候,你纔剛剛抵達觸碰那種痛,即便短暫,你依然能感受到排山倒海,你被負面情緒瞬間淹沒。而當事人(如孫海洋),卻要在十四年、五千一百一十個個日夜、十二萬兩千六百四十個小時中時時刻刻體驗這種情緒,痛徹心扉,無邊無際,爲什麼不對人販子、購買者適應重典?

      中國人說,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真要是經歷喪失,或許這種痛還有個期限,時間還算是一個神奇的療愈工具。最可怕的是不可知、不確定!比方說,馬航MH370事件,因爲沒有確定結論,罹難者(因爲未知,這一表達都值得商榷)家屬多年來一直往他手機上充值,可見此痛有多痛!通得無邊無際!

      有一年,我在海洋大學給國培班的學員上課。這一堂課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因爲我不經意間勾起了學員的痛,讓我有深深的歉意。那堂課我一直在談家庭教育,談親子關係。課間十分鐘,有個學員默默地來到我面前,打開手機界面對我說:“劉老師,這是我兒子出走時留下的一份遺書,你可以幫我判斷一下,他還活在這世上嗎?”我當時僵住了,我在想一堂課都在聊孩子,對他而言,那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在聽課?抱歉!抱歉!仔細聽來,原來他孩子讀大一時,留下一份遺書,從此杳無音訊。沒有死的跡象,也沒有生的音訊。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尋找。

      我之所以認爲拐賣人口需要適用重典就出於此。孫海洋事件,無論怎樣的結果,傷害都無法彌補的。於孫海洋而言,那種痛我們都看在眼裏。於孫卓而言,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少了一份親密,多了一份陌生。待在養父母身邊,一方面因爲違法,養父母要接受法律的嚴懲,另一方面估計孫卓和養父母多了一份膈應,永遠也回不去曾經的親密。孫海洋夫妻倆、孫卓都是事件最大的受害者。最可怕的是,此類事件會不會讓人販子、購買者更囂張,貌似傳遞了這麼一個信號:孩子還會待在你身邊。

      爲了防止此類人間悲劇的重演,強烈呼籲國家要對拐賣人口適用重典,讓其不敢拐、不敢買!

劉啓輝,青島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先後出版暢銷書《其實你不懂孩子》《學習好其實並不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