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習成績中等,對初高中成績有決定性嗎?

      @劉啓輝劉教授,小學學習成績中等,對初高中成績有決定性嗎?

      這是我在一個車友羣裏,朋友留下的一個問題。其實,類似的問題可以延伸爲初中的學習成績對高中成績有預測性嗎?

      首先聲明,問題的探討先從普遍性和規律性角度出發。因爲學習成績的影響因素實在太多、太複雜。暫且不考慮個體差異性,也就是這裏考慮普遍性,而不考慮特殊性。

      從我多年的研究來看,影響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有學習能力、學習情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這四個我稱之爲直接影響因素。它們非常直觀地告訴我們,四者確實非常重要。除了這四個直接影響因素,還有間接影響因素,如學習品質、學習動力等。

      學習能力肯定影響學習成績,而且隨着年級增高,對智商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對數理邏輯能力要求高。小學學科(語數外)對學習能力要求並不高,因此小學成績會出現假成績的現象。也就是說,小學成績好但不能預測初高中成績好的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受制於智商,也有受制於專注力的原因。當然也有非智力因素,限於篇幅,今天不展開描述。

      近期,各學校先後有了月考,不少二五八的家長找我訴苦,說孩子雖然考上二五八,可是感覺喫累,壓力山大。蠻有意思的是,找我的大部分是女孩兒的父母,貌似從經驗角度來看,女孩兒的數理邏輯能力弱一些。我也做過實證研究,在膠東某縣級市,我採集了中考時的成績和高中時的某一次大考成績,做迴歸分析時發現,初中中考時的物理和化學成績預測效度最高。也就是中考的物理和化學成績更能預測高中學習成績。數學成績排在第三位。

      這些現象或研究再一次說明青島新中考的侷限性。語數外三科,偏文科,所以對偏數理邏輯能力的男孩兒不友好。而對文科優異,數理邏輯中上的孩子特別友好。尤其是2022年的中考,因爲難度下調,更是偏向具有文科優勢的孩子。然而,高中的學習陡然提高了對數理邏輯能力的要求,中考時成績好的孩子不見得能維持住,也就是新中考弱化了預測效度。所以,有人不無擔心地說,新中考背景下的青島能在未來的高考與其他城市競爭嗎?

      概括而言,新中考背景下,初中成績對高中成績的預測效度差一些(弱化了中考的預測效度)。或許出於此,這兩年逐步提高自招生的比例。倘若沒有這個補丁政策,不敢想!

      回到文章開頭,小學的成績有時候是假成績。這一現象涉及的一個影響因素是專注力。真正的學霸霸佔課堂!然而,在小學段,即便聽課差一些也不見得影響孩子的成績,原因就在於父母能輔導。而且有些父母喜歡給孩子添加課外作業。然而,這兩個前提條件(家長輔導、額外作業)在初中難以繼續,所以成績下來是必然的。

      如果問,一個孩子小學成績不算好將來有沒有逆襲的機會?我想,如果有的話,首先要有智商打底。其次,小學階段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後,外在的家庭環境要溫暖而又規則意識強。在當下,越來越卷的社會背景下,漏網之魚越來越少。不像我們小時候,想學習了,只要刻苦一段時間就上來了。如今這種現象越來越少。原因就在於,我們那個年代,學校也好家庭也罷,都留了不少空間。而現在,學校的課表和週末輔導班排得那麼滿,沒有給到孩子翻身的空間。

      二十多年來,見過一些逆襲的孩子,往往都是家庭氛圍好,遺傳基因也比較好,最終在初高中階段鹹魚翻身。當然,也見過一些卷王,最終把孩子卷出了毛病,懊悔終生。

      不過最後,我還想強調一點。學習不是人生的全部,其實從你入職第一天起,學習成績就翻篇了。反而是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能力纔是最關鍵的。這裏強調的學習能力是指持續學習的勁頭和學習力;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是利用知識、技能和經驗解決工作中具體問題的能力;至於人際能力,你懂的,古人早已說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職場王者就是那些能調動各種渠道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人!

劉啓輝,青島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已出版暢銷書《學習好其實並不難》《其實你不懂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