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3.8.4 “三阳”开泰线---佩带“天皇军刀”的武状元

3.8.4 “三阳”开泰线---佩带“天皇军刀”的武状元


八角呷了一口茶,捋须道:“还是话归主题吧。到了近代,中国最大的外部威胁显然会从东部海疆而来,立都之事也不得不基于这一点来考量。”


“而从中国本身的战略出发,面对外敌时有两种状况需要思考:一是当中国处于优势该如何做;二是当中国处于劣势又该如何做。此两者在《国防论》中阐述得很清楚。”


小武诧异道:“什么《国防论》?”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微笑道:“《国防论》是民国时期大军事家蒋百里的著作,汇聚了他一生军事理论之精华。”


“由于当时中国面对的是正在亚洲东部崛起的日本军国主义,外部威胁主要是日本由东面逐步侵华,而中国显然居于弱势一方。是故国防战略必须多考虑弱势的应对。”


“然而,当蒋百里在1923年、坐车经过徐州的时候,忽然间若有所思、跟同仁们讲:‘将来有那么一天我们对日作战,津浦、平汉两路必被日军占领,我们国防应以‘三阳’为据点,即洛阳、襄阳、衡阳。’”


小武奇道:“我记得日本全面侵华,是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那在1923年预测此事,算是提前了14年?”


八角点头呵呵笑道:“蒋百里的话虽然被记了下来、传了出去,但都被同仁们引为笑谈。因为当时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直系军阀貌似占据了上风,不过其内部已开始分裂。国家尚未统一,革命远远尚未成功,谈什么对外全面战略?”


“再者,1923年日本刚发生了关东大地震,大约14万人直接丧生,救灾也遇到极大困难。日本的国力因此锐减了十分之一,自顾尚且不暇,又怎会发动侵华战争?所以,当时没有人愿意关心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


图表13中国地图(1923年)

图片来自互联网


说着,八角随手扔出了好几张地图,小武翻看了其中一张1923年的中国地图,上面军阀林立、中国远未统一,不由得震惊道:“在这个时候,如何能考虑清楚对日作战的策略?就算依我看,也是百分之九十九可能完全不合用呀!难怪别人都将其当成笑谈……”


八角哼了一声,笑道:“但是问题来了,当1945年日本投降、侵华战争结束,蒋百里也早已病逝了7年之际,你再一翻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巧合!”


“此时,中日两方的军队已经血战了8年之久,而将双方相持的边界连成一线、正是包含了‘洛阳、襄阳、衡阳’三地的‘三阳开泰线’?!”


图表14日本投降之“三阳开泰”线(1945年)

【三阳开泰线以东的蓝字为日军各部驻所】

【如蒋百里22年前所预测,中国军队最终守于三阳开泰线左、日军阻于线右】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又看了1945年中国战区日军集结投降地图,瞧着那上面标出的、异常清晰的‘洛阳、襄阳、衡阳’三城,不由得汗毛直竖、久久不能说话。---所有日军投降的师团都恰好分布在三阳开泰线以东,可见中国军人硬是守住了这条底线,8年未让敌军越过雷池一步。


八角好整以暇,慢慢地喝着新茶,一时也没有说话。好半天之后,小武方才艰难地叹道:“真是难以相信,世间有这样之人、这样之事!请你给好好介绍一下、蒋百里先生生平事迹,我非常感兴趣!”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笑道:“蒋百里是杭州海宁人,青年时从浙江大学(求是书院)毕业后去了日本留学。”


“那时正是八国联军击败满清之后,借助庚子赔款返还部分的资助,有相当一批中国留学生都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后来中国的军方因此还多了一派势力---即日本士官留学派,包括了良弼、许崇智、孙传芳、阎锡山、何应钦、陈潜、汤恩伯等人。”


“巧的是,日本士官留学派里早期最出色的三个人---时人称之为‘南方三杰’,恰好都出生于1882年,分别是蒋百里、蒋百器、蔡锷。而在三杰中,后来蔡锷最为有名。另外二蒋虽名字相似、也都是浙江人,但其实没有任何关系。以三杰为首的留学生大多在日参加了同盟会,又在毕业回国后逐步进入了军界和政界。”


小武欣然点头道:“蔡锷我当然是知道的!他曾在云南首挑大旗、发动了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万众敬仰而青史留名!但我没想到同一批人里、还有另外二蒋的存在。”


八角呵呵笑道:“不同的人命运之路不同。但是在‘二蒋一蔡’的三杰之中,军事方面的造诣显然是蒋百里最高。这一点在日本上学的时候就已非常明显---与蒋百里同一届毕业的日本陆军士官生里,有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等陆军士官生精华,彼此间的学习成绩竞争十分激烈。”


小武点了点头道:“这里面我就听说过松井石根---他后来是日本陆军大将,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祸首。”


八角微微点头,捋须道:“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典礼上,有一个特殊的仪式---为考试成绩最好的三个人唱名。如同中国科举放榜一般、所有士子站在黄布蒙住的皇榜之前,聆听主持人唱出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和籍贯,然后当众揭开皇榜、公布所有录取进士的名次。在此之前,任何学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毕业成绩。”


“在每年的毕业典礼上,日本天皇都会亲临现场,以示对军校毕业生的重视。并且,对于陆军士官应届毕业生成绩第一名,天皇要亲手授予其毕业证书、以及宝刀一把。所以,这把御赐的‘天皇军刀’就是士官生的最高荣誉,相当于皇帝亲自点其为武状元!”


小武惊道:“你是说……”


八角捋须呵呵笑道:“1906年的毕业典礼,唱名时揭晓第一名是蒋百里、第二名是蔡锷、第三名是荒木贞夫。于是,蒋百里便成为本届毕业生中的‘武状元’,在仪式上接过了日本天皇亲手赐予的军刀,并代表整届300多名陆军士官毕业生当中发表了讲话。”


小武失笑道:“这岂不是让日本本土的陆军士官生蒙受了巨大的羞辱?”


八角笑道:“正是。日本籍陆军士官毕业生在现场的超过了三百以上,然而最好成绩只是排名第三的荒木贞夫、和排名第四的真崎甚三郎。此外,排名第五的张孝准也是中国人。”


“虽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只占陆军士官毕业生中的零头,然而毕业成绩却好得出奇,这让日本陆军上下愤愤不平。”


“尤其是蒋百里堂而皇之地将‘天皇军刀’带走了,更是让‘少壮派’无法忍受---所以从此修改了毕业典礼的规矩:每年预先查看总成绩前三名的学生,确保他们都是日本人;如果不是就悄悄换成日本人,免得典礼上过于尴尬和羞耻。”


小武哈哈大笑,道:“好面子的日本人也就只能这样做啦!”


八角捋须笑道:“当然,明治天皇明知要将军刀赐给外籍士官生,但也并不反对;其大意也是用中国学生来刺激日本学生,让他们知耻而后勇。”


“应该说,天皇的目的也基本上都达到了。这届日本士官生后来颇有建树,作为学生代表的荒木贞夫和真崎甚三郎都成为了陆军大将,并分别担任了陆相和台湾总督等要职。”


“但是,让明治天皇万万没有料想到的是,当时由他亲手赐刀的‘武状元’蒋百里,竟然就是日后葬送掉大日本帝国征服东亚之千秋大业的掘墓人!”


小武叹息道:“不错,日本天皇对此是万万料想不到的。估计他认为,陆军士官生里面的外国留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要么将来为大日本效力,要么回国后也没有大展拳脚的空间。”


“一般来说,以旧中国之腐朽和落后,无论是当时的满清政府还是后来也好不了多少的北洋政府,都无法实现富国强军的愿望,所以只有任列强宰割的命运。不解决制度问题,靠一两个能人是根本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的。”


八角点头微笑道:“然而事在人为,蒋百里之视野非常人所能揣度。而且他对于日本人的特性了解甚深,曾写过《日本人》一书。”


“蒋百里的看法往往极精到、并且可执行性极高,比如:如果与日本人作战,‘可以战败,但不可以认输、不可以赔款’。任何有利于日本的条件、都会助长日本人进一步扩张的野心。”


小武张大了口道:“说得太对了!”


八角又道:“如果再换到日本的角度来看,其侵华‘利在蚕食、不利在鲸吞’。那么中国只要以‘空间换取时间’,与敌死缠烂打、陷敌于泥沼,日本自然会因为‘蛇吞象’而消化不良。”


“换而言之,只要不给日本人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去一块块地消化其所吞并的中国领土,那么到后来日本终将失败。这些都在蒋百里所著的《抗战的基本观念》中得到充分阐述。”


小武深吸了一口气,道:“蒋百里对日本人真是了解到骨子里去了!”


八角呵呵笑道:“蒋百里的学问相当全面,其实他还有一本作品是《欧洲文艺复兴史》---对欧洲的文化冲突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我也非常喜欢此书。当然,那时候的中国很少有人能以(胆敢)批判的眼光审视欧洲,故大多数人没有领悟其中之精髓。”


小武又倒吸了一口凉气道:“天才的深度,真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只是在那个大混乱的时代,人民连眼前的日子都过不好,哪里还能够研究其它深奥学问?”


“就算是中国少数精英人士去过欧美留学,但恐怕他们什么也不敢质疑、以为欧美一切都是好的!我必须得说,蒋百里生而为中国人,真乃是华夏之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