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药名联


自打来到《简书》,日日鼓捣些文字便成了习惯,趴于电脑前也就成了常态。就像一个小孩子,日日背上书包上学下学,打着口哨,蹦蹦跳跳,其所经过的旮旯,拐角,胡同和石板小径那自然熟悉得很,最近道最方便呗。

但与此学堂存在竞争关系的彼学堂就不干了,总想把此孩也收归之自家麾下。怎么办呢?违法手段自然不可。最好是你自己觉得那边山穷水恶而这厢呢风景独好,故而自愿改门换庭......

哈哈,有点太绕弯子了。直接说吧,每个人上电脑大致都有一个习惯的网站为依托,总得浏览新闻嘛。笔者亦然。只每次打开电脑时,便有其他网站来忽悠。说来自然也没啥,一一关掉就是。而本日呢,鬼使神差那么一点,屏幕里陡然出现了一段小文:


某天,日头暴晒,牛寡妇干完活就在一边的大树下乘凉,这个时候有个少年人路过,少年人约有十多岁,牵着一头牛耕地,牛寡妇看他一板一眼的很有趣,就想戏弄他一下,于是她叫住了少年人,对他说:“小童,我这有一个上联,你能对吗?”

少年年纪不大,也有争强好胜的心思,因此听她这么说,就让她说出上联,牛寡妇出的上联就是:“稚子牵牛耕熟地”,少年人一听就知道牛寡妇是故意打趣自己,因为“稚子”通“栀子”,也指幼子、小孩,牛寡妇显然是一语双关,说他年龄小,而后面也是两个中药名,因此少年人一听就知道这个上联出得很好,并不是那么容易对的。

不过他也在学堂学过几年书,因此仅思索了片刻,就对出了下联:“将军打马过常山”,“将军”既是一个中药名,也有带兵打仗将军的含义,也是一语双关,后面的“打马过常山”,看似是个动词和地名,同时也是两个中药名,上联三个中药名,下联同样三个中药名,正好对上,而且还非常工整。

牛寡妇听了他的下联后,也没话说了,她原本想着打趣下小童,没想到对方对出的下联这么好,她原本还以为对方对不上,这下就有些羞愧了,只能赶紧离去。


哈,小文里没有提及的一个“知识点”是,牛寡妇上联暗藏勾引之意;而少年之下联呢,高头大马,堂堂正正,更兼重任在肩,没你所期望的腌臜心思,对不起了。顺便提及,此处的“将军”,也就是大黄;“打马”即“潘打马”。此外的“常山”,“牵牛”,“熟地黄”呢,则无需多言。

以上便是传统文化里的一支奇葩——药名联。“文之妙者为诗,诗之精者为联”,古之文人对中医中药大多是有相当了解的,更兼中药药名成千上万,林林总总,千奇百怪却又各臻奇妙。于是中药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最终形成了风情摇曳的瑰丽多姿的“药名联”。在这些联语里,平素闲淡的文人墨客吃饭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让人读之有别一种感觉。当然,药名联也不尽在“玩”,另一目的就是让那些初入门者和少年从业尽快记牢和了然药效,从而提高业务能力。

有一副联语,笔者许多年前一见便牢记在心了,其为——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不过严格说,这并非一副药名联,而只是某行家的励志准则吧。

流传较广的一些药名联:

厚朴行医;从容施药。

当归方寸地;独活世人间。

海龙海马通四海; 红花红藤映山红。

金钗布裙过半夏;栀子轻粉迎天冬。

红娘合欢一见喜;紫苑迎春广木香。

琥珀青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

霞天彩云千里光;仙鹤太子万年青。

刘寄奴含羞望春花;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使君子走边疆三七当归; 白头翁夜关门半夏附子。

红娘子牵牛耕熟地;白头翁佛手上常山。

白头翁坐常山独活千年;红娘子上重楼连翘百步。

厚朴待人使君子长存远志;巫蓉处世郁李仁敢不细辛。

大将军骑海马身罩穿山甲; 红娘子坐车前头戴旋覆花。

红娘子、插金簪,将军一见喜;白头翁,服丹砂,常山万年青。

四君子讲八法降乌贼不用大戟;两仙膏话四珍伏海龙专使虎杖。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