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鴉“,“老鴇”和“老鴰”

在中國,由於南北方地區溫度不同,往往是北方寒冷的時候,南方比較暖和。因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候鳥南遷的習慣, 而下文裏主要與之“對話”的烏鴉也屬於南遷大軍中的一種。在北方寒冷的時候,烏鴉會南飛,以度過寒冷的冬天。

先做簡單“介紹”,涉及到的名字自然是首當其衝,是最主要的內容,古人講“聽其名而知其意”嘛。提及畫眉鳥,招來的沒問題多是喜歡,而如果是專搶腐肉爲生的烏鴉呢,怕就有點令人噁心了。據說野外或村落一旦烏鴉出現,便象徵着某個地方有死亡出現,不論是動物或者人——烏鴉嗅知死亡信息的本能厲害着哪,這大概也是人們在夜半三更聽見鴉噪害怕的緣故吧。

烏鴉是鴉科、鴉屬中數種黑色的俗稱——真好辨識。烏鴉又叫老鴰,長喙,嘴大喜歡鳴叫,聲音嘶啞難聽,音量還不小。你我最常見到的烏鴉爲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五十釐米左右。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爲烏黑色,故名。

烏鴉主要棲息於低山、平原和山地闊葉林裏,也經常出現於村野。集羣性強,一羣可達幾萬只。羣居在樹林中或田野間,多在樹上營巢。主要在地上覓食,步態穩重,遇騷擾而不驚慌。一般性格兇悍,富於侵略習性,常掠食水禽、涉禽巢內的卵和雛鳥。雜食性,喫穀物、漿果、昆蟲、腐肉及其他鳥類的蛋;此外還會偷喫墓地或寺廟裏的祭品;大多數種類的烏鴉還喜食腐肉。

古代詩人筆下——也就是今時而從你我視野裏掠過的烏鴉以禿鼻烏鴉、達烏里寒鴉、大嘴烏鴉較爲常見。禿鼻烏鴉通體黑色,嘴基背部無羽,給人一種抹袖子豁命的感覺。露出灰白色皮膚。白頸鴉體羽黑色,有鮮明的,白色頸圈。寒鴉是小型烏鴉,胸腹白色並具白色頸圈,餘部爲黑色。大嘴烏鴉則體形較大,嘴粗壯,通體黑色,黑不溜秋,烏漆墨黑。

看看,要麼“禿鼻”,要麼“大嘴”,要麼一股子“寒”氣,好感覺沒有一絲絲。沒辦法,誰讓你黑呢。就像男女第一回見面相親,你黑燈瞎火,“黑雲壓城城欲摧”,下一回還會有麼。

於是,就有了“天下烏鴉一般黑”的諺語。或者說,鴉的種類雖多,但統統以黑示人。

於是便有了老鴉,老鴰, 老鵶,寒鴉,鳳黯,老鶿等俗稱,古書裏也叫“鳳黯”。亦作“ 老鵶 ”。烏鴉。 也就有了以下詩句:宋 辛棄疾《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元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等。

因爲在正統文化裏的不受待見,同時古人認爲鴇鳥的這種行爲是因爲天性喜淫,於是將其譽爲“萬鳥之妻”,古籍中記載“妓女之老者曰鴇”,如此一來,“老鴇”就被用來形容青樓裏面做皮肉生意的老闆娘了。

“老鴇”是古代青樓中領頭女子的俗稱,“老鴰”則沒有這種衍生的隱喻,它單純就是烏鴉的另一種叫法。烏鴉,爲什麼又叫老鴰呢?源自一則說道。

有一年王母娘娘生日的時候,百鳥都準備要去拜壽,鳳凰是體型最大的鳥,爲了討王母娘娘高興,於是它要求其他鳥兒都拔一根彩色的羽毛給自己做裝扮,其他的鳥兒體型都比較小,只好聽命於鳳凰,每隻鳥兒都必須拔下一根羽毛才能飛往瑤池。

輪到烏鴉的時候,其他的鳥兒都已經飛走,但是鳳凰身上的彩色羽毛還缺了一點,於是它把烏鴉身上的彩色羽毛都拔了下來,從此烏鴉身上就只剩下黑色,王母娘娘看到黑漆漆的烏鴉後老不高興,說它像是來報喪,命人將其趕出了瑤池。

傷心的烏鴉簡直恨透了鳳凰,所以開口就喊“剮”,意思要把鳳凰千刀萬剮,於是老百姓就叫它“老鴰”。

其實,烏鴉是種益鳥,它們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忠貞不渝,而且烏鴉懂得反哺自己的父母,古人用“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典故來教育孩子崇尚孝道,所以,烏鴉不但不晦氣,還是一種值得人類學習和敬佩的靈性之鳥!

現代詩人胡適於1917年12月11日創作的一首《老鴉》,詩人當時在反對封建主義舊思想舊文化傳統上是立場堅定、態度堅決的。恰巧今天(三月二十一日)乃世界詩歌節,遂捎帶將此詩請來做一中國現代詩歌的“鎮紙”:

老鴉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裏飛去飛回,整日裏又寒又飢。

我不能帶着哨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

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頭,賺一把小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