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合作——家庭賜予孩子的最好禮物!

家庭教育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着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

阿德勒認爲,合作是父母在家庭中,最需要傳授給孩子的。

如果孩子缺少合作精神,便無法融入集體,更無法順利走向社會。

很多問題家庭,往往缺乏真正的合作。

只要家裏有權威人物存在,真正的合作就會消失。比如爸爸“專橫”或者媽媽“霸權”,甚至父母“一言堂”。

阿德勒認爲,權威是家庭中最不需要存在的,唯一有價值的,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關係。

一、母親的影響

母親,是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最需要的人,也是嬰兒最初成長階段唯一想依靠的人。

母親的天職就是照顧好孩子。通過對孩子的細心呵護,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合作,建立生命最初的安全感與信任感。

母親有兩個主要任務,一是通過對孩子用心的愛,贏得孩子的信任;二是正確引導孩子,把這份信任與友善擴散出去。

母愛是偉大的,但母愛的度,是需要思考與拿捏的。如果一個母親過度關心孩子,眼裏只有孩子,勢必會導致孩子產生戀母情結(俄狄浦斯情結)。

母親要記住,自己不僅與孩子有聯繫,與丈夫,與社會都要形成聯繫。只有當母親同等重視這3種聯繫時,才能把孩子領上正途

1.與孩子的聯繫(母親)

對孩子來說,母親的情感與關注最重要。

如果母嬰之間缺少關愛、合作、信任的橋樑,孩子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孤兒,未婚生子,意外生子或者離異家庭中的孩子,最容易成爲問題兒童。

2.與老公的聯繫(妻子)

母親關心丈夫時,會自然的影響孩子把對母親的興趣擴展到母親之外的父親身上。

3.與兄弟姐妹、朋友、親戚、平常的衆人之間的聯繫(社會人)

母親如果關心身邊的人,比如親戚,朋友或同事,則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對父親之外的他人產生興趣。這是引導孩子培養社會興趣的開始。

母性是女人的本能。很多小女孩最愛玩兒的遊戲就是過家家,在其中扮演母親的角色。

只有母親正視“母親”這個角色,愛孩子,對孩子感興趣,她在與孩子日常相處時,才能通過特有的方式,激發孩子的潛能。

但受社會因素及家庭因素的影響,比如重男輕女,男性地位高於女性,則會導致女性對自己的天職失去興趣。不願做母親(不生孩子)或者即使做了母親,也把孩子看作自己的拖累,認爲操心孩子會影響自己的奮鬥目標。

這種情況下,孩子就容易出現問題。因爲母親對自己的天職不感興趣,無法爲孩子提供一個好的開始。

當然,養育孩子的過程是極其複雜的,把問題歸結到失敗的母親身上,是不公平的。或許母親自身也沒有得到過很好的合作培養,也或許母親體弱多病或者自身處在不愉快的婚姻中… …。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認爲:

性格的發展沒有一定之因。但孩子們能夠利用個人的經驗達到自己的目標,並將他們轉化爲世界觀的成因。

二、父親的角色與責任

家庭中,父親的角色與母親同等重要。

當孩子在母親的引導下,對父親產生興趣時,父親的影響力開始發揮作用。

孩子對於合作的概念以及婚姻(性伴侶)的第一印象,都來自於父母的相處方式。

如果婚姻出現危機,且夫妻雙方爭奪孩子,那麼孩子很難形成合作精神。同時,他們對婚姻也會持有悲觀態度。不願意結婚或者認爲婚姻註定是不幸的,不願意付出努力經營婚姻。

婚姻是兩個人在平等的前提下,合作經營。維護好家庭,不僅能給夫妻雙方帶來共同利益,而且也爲孩子的成長提供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孩子健康成長了,自然會爲社會創造利益。

父親在家庭中的職責:

1.妻子的好伴侶

家庭中,父親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關愛自己妻子。知道妻子的興趣所在。把夫妻共同的幸福放在個人幸福之上。關愛自己的妻子,真正的合作纔會產生。

即使父親是家庭經濟的主要支柱,也應該把金錢視爲夫妻雙方的共同收穫。不要過分強調金錢,更不爭奪金錢。可以就家庭開支達成一致。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夫妻要達成一致。不樹立權威。

2.孩子的好夥伴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很重要。要與孩子做朋友,避免責罰孩子。父親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爲孩子樹立模仿典範。

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因爲偏愛會讓孩子感到沮喪

在孩子面前,不過度表達對妻子的愛(切勿當着孩子卿卿我我)。因爲孩子無法區別這兩種不同的愛。父親過度流露對妻子的愛,容易引起孩子的疑惑,擔心自己的愛被搶奪。

對於性問題,當孩子產生好奇時,父親要找出孩子們好奇的點,實事求是做出解答。孩子沒有好奇之前,不要過多的告知,以免錯誤誘發孩子的好奇心。

3.社會的好成員

父親通常要承擔養家餬口的職責,所以,父親最受人期待的,就是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

可以說父親對待工作的態度,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當然,如果父親特別成功或者有特長,也不要把這些優勢帶回家。避免導致孩子擔心自己沒有父親做的好,而產生怯懦心理,對生活缺乏興趣。

這可能就是爲什麼很多名人的孩子,往往很難有所成就的原因吧。

一位好父親,往往能處理好生活中的3大問題:工作、友誼、愛情。能與同事友好相處,能與父母、兄弟姐妹互相關愛,能與妻子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共同經營自己的家庭。

父親通過自己的行爲,可以教會孩子如何發展自己的社會興趣以及如何與他人合作。

三、家庭的影響

孩子最精通如何贏得父母的關注。無論父母過度寵愛還是忽視,都會給孩子帶來問題。

膽小的孩子往往是被嬌生慣養的。通過“害怕”的行爲(比如做噩夢)、生病等,希望繼續被關注、被嬌縱。

而行爲不良的孩子(如撒謊、偷竊、曠課),往往是自認爲被忽視的孩子。認爲父母更喜歡兄弟姐妹,覺得自己被放棄了。

四、孩子之間的合作

只有當孩子們感受到被平等的對待,才願意與他人合作,從而發展出良好的社會情感。

很多父母會疑惑,爲什麼同一個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會有這麼大的不同?

阿德勒用了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問題。

就像很多並排生長的小樹一樣,每一顆樹因爲所處的位置不同,他們的土壤以及所受陽光的照射都略有不同。

就像每個胚胎孕育時,母親的身體條件,外在的飲食搭配,家庭的經濟狀況,母親的工作強度等等,都會多少影響孩子的成長。

尤其孩子出生後,母親的身心條件不同,會直接影響她對待孩子的方式。

而且當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一個孩子特別突出,往往會得到更多的關注與喜愛,從而影響其他孩子的成長。

這需要父母特別注意。

五、排行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對家庭中子女的排行對性格的影響,做了詳細的剖析。

阿德勒認爲,在多個孩子的家庭中,老大與老小最容易成爲問題孩子。

如果老大在沒學會合作之前,老二就出生了,那麼老大的心理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爲老大很長一段時間是享受獨生子女時光的。習慣了自我爲中心。一旦“中心”位置被剝奪,勢必會引起很大的不平衡。

但如果母親能在老二出生前,培養起老大的合作精神,那麼老大很可能會像父母那樣,關愛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讓兄弟姐妹產生對她的依賴。

老小與其它兄弟姐妹不同,他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位置被下一個孩子所搶奪,安心的享受父母自己兄長的愛與鼓勵,在這種情況下,老小往往會成長爲家裏的頂樑柱。

但如果家裏太過嬌縱老小,導致他無法獨立,那麼就很難有好的發展。

所以,在多個孩子的家庭中,父母要注意平等對待所有孩子。讓孩子們對父母不產生任何偏心的疑慮。

父母要引導孩子們之間合作。

阿德勒認爲,老大與老二之間,相差3歲左右是最爲合適的。因爲3歲左右,更容易學會如何與弟弟妹妹的合作。

如果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比喻成枷鎖,那麼打開枷鎖的鑰匙,就在父母手中

只要父母能用心關注並反思夫妻之間的相處方式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並常常思考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那麼打開枷鎖的鑰匙,也就找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