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誤事如何破?

心理學家喬治·哈里森說:”拖延是一種不能按照自己本來意願行事的精神狀態,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現。“

生活中很多人有拖延情況,一邊懊惱自己拖延誤事,一邊享受及時行樂的當下。

成功者意志力強,行動力強,定準目標,直接開幹。誰也想奔着優秀而去,然並卵,想和做是兩回事。

我想雷厲風行,我想完成清單上所有任務,我已經意識到拖延症是我一大障礙,如何克服拖延,向優秀邁進?

《65種微習慣》這本書幫我們養成好習慣,創造理想人生。作者是日本的古川武士,他是日本年輕人的習慣養成導師,創立了日本第一所習慣培訓學校,提出“0負擔”自我管理法則,他在書中提出“習慣冰山模型理論”,認爲看得見的行爲習慣下面潛藏着思維習慣、情緒習慣等,本書以行爲、思維、情緒、環境四個方面爲切入點,介紹了65種調整微習慣的方法,其中在行爲習慣中談到對抗拖延症的幾個微習慣。

克服拖延心理1:以15分鐘爲一個單位

克服拖延心理2:列一個清單,做完一項勾掉一項

克服拖延心理3:把工作細分

克服拖延心理4:聚焦具體事項

克服拖延心理5:停止情緒內耗,幹就完了

克服拖延心理6:當場就做這件事

1.15分鐘原則

“15分鐘是一個讓我們的行動產生魔力的時間單位。”

讓我們拖延的任務,一般是不喜歡做,或有畏難、嫌麻煩的。給自己心理暗示,只做15分鐘,到點就停。15分鐘不長也不短,一般都能做到,而往往一旦開始做,倘若15分鐘後工作沒做完整,或做的勁頭剛起來,極有可能不捨得停下,繼續做下去。即便只做了15分鐘就暫停,先開始做起來,也比不做要強很多。

作者說,在塑造微習慣的過程中,他養成“每天花15分鐘打掃房間”的習慣,說到這裏,我躍躍欲試,我不喜歡做家務,也啓動“15分鐘家務”模式。

先規劃15分鐘幹啥,掃地、拖地、澆花、收拾客廳......15分鐘很緊張,幹活速度可快了,兒子在客廳擋道,我把他趕臥室去,“不要影響我幹活!”分秒必爭,現在幹家務要效率,不是幹多少算多少,拿出家政人員小時工的效率,看15分鐘能幹多少活,反而激發挑戰欲!

這玩意兒好使,完成計劃內家務,開心;如果15分鐘沒用完,還超額收拾了廚房,那更厲害!帶着這份成就感,我爲我驕傲,原來家務可以很愉快。

15分鐘,不能說像離弦的箭,但倒計時開始,像“最強大腦”的選手參加限時比賽,限時15分鐘解題,是件刺激的事。這對於無聊又厭煩的任務更有效率,而對於畏難拖延的事情,在做事前幫你減輕心理負擔,只做15分鐘,啓動行動開關。

2、列清單

有很多該做的事,腦子裏一直記掛着,但忙的時候還是會忘掉,不如將它們寫下來,列清單,不佔大腦內存,備忘的同時,提醒按時完成任務。

養成每天列清單的習慣,記錄任務,時時查看,完成一項打一個對勾,心裏有成就感,促使自己做下去。如果列入清單,但有些任務還是不想做,就利用上面說的“15分鐘原則”,先做起來。

3、分解任務

面對比較繁重的大任務,可將它分解成各階段小任務。每完成一個小任務,你就有信心,接着去做下一個小任務,直到最終完成目標。

寫一篇文章,一時沒思路,犯拖延症,這時把寫文章這個大目標,拆分成幾個小目標,先確定主題,再列提綱分幾部分寫,考慮要哪些素材,再大概定標題,下載文章所用圖片,最後修改。將他們分解成每一階段的小目標,不必專門用半天時間做這件事,別還沒做就把自己嚇怕,不拖延纔怪。

拆書家過級也一樣,對於比較難的級別,或者被打回去需要重新過級,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可以對過級任務分解目標,讀書、選片段、做RIA便籤、寫實錄稿(實錄稿可以繼續按內容細分目標)、演練、現場過級等,一次完成一小部分目標,讓你輕鬆應對,容易堅持下去。

4、聚焦具體事項

“我要減肥”、“我要讀書”、“我要學習”.......

這樣的任務太寬泛,不具體,要更聚焦才利於行動。把“我要減肥”換成“晚上8:00我要去跑步。”把“我要讀書”換成“睡前讀書30分鐘”,把“我要學門課程”改成“下班後我就報名”,聚焦具體的事,任務明確,直接行動。

有拖延的時候,考慮你給自己定的任務是不是太寬泛?修正目標,也許行動隨之而來。比如我之前一直有想收拾陽臺的想法,但拖了好久,看到書上所說的聚焦,更換任務”收拾陽臺“爲“先收拾孩子玩具架上的東西,明天再收拾花盆。“這樣任務更清晰,行動的時候不必考慮先做啥再做啥。目標不具體,一時不知道做什麼,就不想動。

考慮你拖延的事情中,有沒有是任務不夠聚焦的原因呢?

5、停止情緒內耗,直接開幹

對不喜歡的工作或嫌麻煩的工作,內心抗拒,“爲什麼這個任務非讓我來做?”“爲什麼苦活累活都給我,他們卻很清閒?”……但內心知道,你別無選擇,必須去做,這時有意識停止精神內耗,把它當成例行公事一樣的任務,直接去做。

因爲那些情緒內耗,不但不能改變任何事,反而損耗精力,到最後硬着頭皮做,還不能保證高效完成,不如直接開幹,精神損耗只是耗自己。

笑着也是幹,哭着也是幹,爲嘛不直接開幹。有沒有像大人吵孩子:“高興得做作業,不高興也得做作業,反正是你的事。”情緒內耗沒必要,早幹完早輕鬆。

6、當場去做

當場就做,不找拖延的藉口。

比如聽課要做筆記和作業,你想放鬆下,不想即時聽課,先收藏課件,想隨後空閒時再聽課寫作業。但收藏後,隨後就沒有隨後了,無限期拖延,導致最後課程沒聽完,白交學費,就不如立即去做,當時就完成筆記和作業,不給拖延找藉口,不讓大腦用“以後再做”騙自己。

有多少時刻,是因爲“還有時間,以後再說”,於是就沒了以後。今日事今日畢,當場去做,不往以後安排,因爲”以後“靠不住。

拖延是種習慣,優秀也是種習慣,大腦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但當我們明白爲什麼拖延,如何對抗拖延,養成這些避免拖延的微習慣,相信你會越來越優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