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座暖暖的城

文/贾小亮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或华丽璀璨、温婉烂漫,或气势宏伟、霓虹炫目,或可望山览川,或可观海听涛。而我的心中也藏着一座城,一座默默无闻其貌不扬的小城。每当想起它,我的心里便暖暖的,那就是西峰——一座古老而厚重的城市。

        我与西峰结缘源于我的伯父。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西峰工作,后来官至地委统战部副部长,住的地委家属院与原庆阳师专(现庆阳一中)仅隔一条马路。然而,在最初的记忆里,西峰这座城市,对我这个乡下黄毛丫头并不十分“友好”。第一次去西峰具体是哪一年,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大约是八十年代末,我上小学时候的某个寒假,父亲带我到西峰伯父家。我很兴奋,也很忐忑。早晨天不亮就出发了,我坐在自行车的横梁上,父亲气喘吁吁地骑行,几个小时才到县城,将自行车寄放在小姑姑教书的东街小学,再乘上汽车前往。对于当时路途的风景我现在已经描述不出了,只依稀记得车子行驶到董志塬时,我惊奇地看到了大片枯绿泛黄的麦田,一直延伸到眼睛望不到的远方。家家户户门口卧着好几头大牛,在我的记忆里,那牛可真够大的,像小土堆似的,却又威风凛凛的。到达西峰时已经将近黄昏。我拉着父亲的衣服后襟,一边移动脚步,一边东张西望。对于一个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的小丫头来讲,西峰简直是个“大都市”。我觉得处处都是新奇,眼睛都忙不过来了。快走到伯父家楼下时,一个不留神,只听“咣”的一声,我的脑袋撞在了一个三角状的铁柱子上,额头顿时肿起一个大包,疼痛钻心。我低声啜泣着跟随父亲上了楼,伯母看见了,急忙用冷毛巾敷住了,还翻找出姐姐穿小了的一套红色小西装,换下了我屁股处打着布丁的旧衣裤,我的心里顿时觉得暖暖的,终于破涕为笑了。

      上初中之后,去西峰的机会渐渐多起来了。为了帮我提高学习成绩,每年放了寒假,伯父就回家接我,我坐上他单位那辆浅绿色吉普车,内心好不得意。伯父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姐姐只比我大两岁,他们品学兼优,后来均毕业于名牌大学,其中任何一位都足够充当我的“补习老师”。

      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莫过于美食。伯母为人贤惠,又烧得一手好菜,接近年关,她忙出忙进,厨房烟火弥漫,油饼、鸡肉、鱼肉、丸子、汤圆、饺子、虾片、火锅、各色青菜等源源不断地端上餐桌,对于吃了一个学期开水泡馒头就咸菜的我来说,样样都是珍馐美馔,垂涎欲滴,顿顿吃的肚子滚圆。有时候姐姐们还带我出去玩,走到南亚商场附近,冰糖葫芦、粘牙的糖果、烤地瓜等各式各样诱人的特色小吃摆在街面上,从门口一直延伸成一条长龙,商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我便直勾勾地盯着,馋得迈不开步。那时候伯父家经济并不宽裕,但姐姐们对我从不吝啬,总会抹出口袋里的角币买上一两样让我解馋。我们常常光顾的是门口那刚进去那家凉皮店,坐下来每人点一份口味不同的小吃,或擀面皮,或黑米皮,或酿皮,相互夹着吃。有时候还会买几只鸡爪子带回家里啃。在阔绰的时候,我们还去吃过“三味”麻辣烫和师专门口的那家飞天牛肉面,那滋味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口水直流。

      在西峰过年,除吃到许多美食之外,我还会得到和哥哥姐姐们同样可观的压岁钱。伯母当时在银行上班,她提前换好崭新的票子,在大年三十晚上发给我们。在西峰生活的还有我的七爷爷和两个叔叔家,过年相互走访,免不了给小孩压岁钱。有一年我的压岁钱竟多达二百多元,交过学费还有剩余,令伙伴们羡慕不已。

        这座城市还给予过我精神的营养,为我今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寒假里,哥哥姐姐们都会认真检查我的作业,出现错误及时纠正,使我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升。我的伯父六十年代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写得一手好文章,家里拥有许多藏书,对我来说更是一座知识宝库,每天作业之余便废寝忘食地“啃”着书本。有一年寒假正在热播《三国演义》,我先读了书再看电视剧情,居然把那本书读了个一知半解。后来还读了《西游记》及一些外国名著等。中学时代,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无疑是因为在那个课外读物极其匮乏的年代里,我比其他同学汲取到了更多宝贵的“精神食粮”。

        伯父伯母对孩子们绝对是“放养”态度,从不强迫我们去学习,因而在西峰的日子里,我们也常常自由地外出逛街,足迹遍布哥哥姐姐们认为好玩的地方:在庆阳师专的院子里散步、打羽毛球、骑自行车,也去过东湖公园和少年宫,甚至打算去飞机场看飞机,只因哥哥骑自行车带我被交警拦了下来而作罢。阴雪天呆在家时,也可以看电视、玩纸牌。记得有一回哥哥、姐姐还有表姐几人玩纸牌麻将,并立下规矩,输一次上缴一毛钱。我不会玩,充当管帐的角色。玩了半个下午,最终筹到六元多钱,我们约定晚上去百货大楼上新开那家叫“黑森林”的歌舞厅玩。那时歌舞厅在西峰刚刚兴起,很受年轻人的青睐。临出门前,不知是谁突然提议:“亮亮是未成年人,舞厅怕是不让进去。”看着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出了门,我顿时觉得失落极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伯母帮我理了理毛乱的头发说:“歌舞厅没啥好玩的,听名字‘黑森林’就知道里面黑洞洞的,一点也不好玩。”到现在我也没去过歌舞厅,不知道里面了是否当真“黑洞洞”的。

……

      后来我去兰州了读完中专,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每次到西峰学习或者参加自学考试,我都心安理得的住在伯父家里,享受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温暖,从来没有想到这一切会戛然而止。2003年,我的伯父突然去世,伯母搬到西安和哥哥生活在一起。之后每次去西峰,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躺在宾馆冰冷的床上,我懊恼地想,这座城市再也不属于我了。 几年后,表弟毕业后在西峰工作,小姑姑和姑父退休后搬了过去,侄子也在西峰安了家。每次去西峰都会受到更加热情的款待。渐渐地,西峰这座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温情,在我心中又暖起来了。

        如今的西峰城,一路向南延伸,已经和董志镇相接攘,繁华的歧黄大道两旁,高楼林立,彩虹桥横跨于南湖之上,变成了地标性建筑。和谐广场、东方丽晶茂、千旺广场,地下商业街、高铁站、飞机场、海绵公园……,西峰在努力追赶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处处洋溢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车水马龙,灯火阑珊,徜徉街头,便置身于在一片国泰民安的祥和之中了。

        如果有可能,就在这暖暖的城市里安个家顺度晚年吧!我暗暗下了这样的决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