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價值是什麼?

說一句可能政治不太正確的話——

“讀書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宋真宗趙恆寫過一首《勸學詩》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爲什麼在古代,讀書的價值這麼大?

第一,當時讀書的人少,讀書人是可以寫進族譜的;

第二,書是珍貴物品,書的多少甚至代表一個家庭的財富。

這說明在古代,讀書是一件具有稀缺性的事。

稀缺就是價值。

爲什麼現在“讀書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因爲讀書的門檻變低了。

門檻低的事,就沒有競爭力。

就像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和今天的大學生,是不一樣的。

那讀書還有用嗎?

當然有用!

但有用的,不是書中的“顯知識”,而是讀書人頭腦裏的“隱知識”。

隱知識具備兩個特點:

1.信息不對稱

你能讀出別人讀不出來的東西。

人和人之間爲什麼差別那麼大?

本質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

因爲信息不對稱,市場纔有了利潤空間;因爲信息不對稱,人與人之間纔有合作的需要。

2.知識無形化

大家都知道的東西,沒有信息不對稱,就沒有競爭力。

同樣讀一本書,普通人只能讀到“顯知識”,而高手讀到的更多是“隱知識”。

顯知識,大家都能看到,就是一個個知識點;隱知識是顯知識背後,看不見的一張知識網。

讀書的價值越來越低,怎麼辦?

唯有大量讀書,獲得更多的知識點,結成一張更大、更密的知識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