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課題分離,丟掉多餘的煩惱

既然阿德勒認爲一切煩惱源自於人際關係,

那麼也一定有改變它的方法。

這就不得不說到“課題分離”了。

人際關係的起點是“課題分離”,終點是“共同體感覺”。

我們就從人際關係的起點來講起。

我愛你,與你無關。

我始終記得初中老師講到的這一句。

當時認爲愛是兩個人的事情,怎麼可能無關呢?

再就是佩服張愛玲的灑脫,即使當時漢奸胡蘭成跟其他人約會。

但是從阿德勒的學說角度,張愛玲是做到了課題分離的。

張愛玲爲戀愛的結果承擔所有結果,也不在乎周圍人對她課題的干涉。

處在課題分離的狀態,她應該是十分“自由”的,

因爲沒有人際關係的煩惱。

同樣的,我信任你,這與你無關。

這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信任你,這是我的課題,我爲這個課題承擔後果;

而你可能會背叛,也可能會加深我們的信任,你對我信任的反應或者看法是你的課題,我無權干涉;

其實圖書到這裏,就能初窺門徑了:

我怎麼做是我的事情,你怎麼想是你的事情,你無權干涉我做事的方法和行爲,即使我做的事情你可能會討厭,但是我有被你討厭的勇氣。

回到主題,課題分離後,其實會發現煩惱會減少很多。

阿德勒將人生經歷過程中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爲3個目標:

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

我就舉三個例子來強化大家對於課題分離的理解。

01.

孩子成長

假如你不愛學習、不喜歡聽課也不喜歡寫作業、還有網癮,

那麼你的父母會怎麼做呢?

按照中國式家庭理念,

要麼是送去培訓班補課;

要麼直接上手混合雙打;

再過分一點找一下“電擊王者”楊永信;

站在孩子的角度,你會覺得你會喜歡上學習嗎?

這也恰恰像小時候父母經常對孩子“強調”的:

你學習是爲了你自己,不是爲我們學習。

而行動的事實卻截然相反。

肆意干涉孩子的學習最終反倒引起孩子的煩惱。

從“課題分離”的角度想問題:

當眼前有“學習”課題的時候,需要考慮“這是誰的課題”。

即誰爲這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承擔責任。

當然,並不是純放養,放着孩子自生自滅,

而是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加以守護。

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

在他想要學習的時候隨時準備給予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干涉,在孩子沒有向自己求助的時候不指手畫腳。

簡而言之:

把馬帶到水邊,但不強迫其喝水。

02.

高考填寫志願

當你辛辛苦苦從高中升入大學,面臨着填寫志願的問題。

“你一定要圓我們的夢啊,一定要填xx大學xx志願,不然我就跟你斷絕母子關係。”

你父母痛哭流涕地對你說這些,你會怎麼選擇?(電視劇劇情,皮一下)

順從父母的意思當然沒錯,但是這個真的是自己選擇嗎?

也無怪於很多省內成績優秀的學生,填寫志願都想往外地跑。

因爲不想被束縛,想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的人生。

從“課題分離”的角度想問題:

當眼前有“人生”課題的時候,考慮“這是誰的課題”。

父母會爲你的選擇承擔後果嗎?

你怎麼選擇你的人生是你的事情,

而父母怎麼實現他們的“遺憾”是他們的事情。

將自己的課題分離,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順從父母的意思可能會暫時讓父母滿意,但是隨之產生的煩惱會一直揮之不去。

父母的缺憾強扭了我的人生,那我人生的缺憾該向誰討回呢?

03.

職場厭煩工作

大學畢業後,你四處海投簡歷,終於面試了一家公司。

但是在工作中,領導對自己不管不顧,邊緣化處理你的事情,甚至也不好好聽取你的意見。

而因爲工作,你又好像不得不去迎合他。

日常工作卻因爲這件事鬱鬱寡歡,不想工作:

從弗洛伊德的角度可能是領導對自己不好所以不想工作,如果換個領導或者沒有這個領導,我就可以更好地工作;

阿德勒是將原因反向,因爲不想工作或者不想接受無能的自己,所以纔在內心製造一個無能的領導;

其實不管歸因如何,依舊從“課題分離”的角度想問題:

當眼前有“工作”這個課題的時候,考慮“這是誰的課題”。

領導會爲你選擇工作的態度承擔後果嗎?

領導不管不顧,邊緣化處理你是他的課題,沒必要委曲求全。

而自己該做的是坦然面對自己的人生,處理好自己的“工作”課題。

爲自己的工作負責。

認清了課題分離,就能很好解決一些由人際關係所產生的煩惱。

後面我們抽時間再聊聊“共同體感覺”,不過我感覺這塊有點難啃,可能會放大家鴿子hhhhhh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