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使人聪明,聪明让教育美好

——读《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的收获



非常感谢中国教育报组织的这次读书活动,让我有机会在郝老师的带领下阅读《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郝老师的第一次讲座,从如何理解思维?本书又是如何理解思维?如何提升我们的思维水平?等这些方面对本书做了解读,让我对本书充满了期待,认为本书能够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国家虽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中途辍学的孩子依然不少,孩子宁愿去社会上去摸爬滚打,也不愿在学习里接受学习?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一直不得其解。看到这本书时,我在读书本名字时,我家孩子就告诉我,这本书的名字起错了,我问为什么时,孩子告诉我: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上学呢?在学校里有那么多好朋友玩,大家真正不喜欢的是学习。因此我都是把本书称之为《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习?》。这样的标题有些奇怪,作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可是学生不喜欢学习,这是中国学生的现状。

本书作者威林厄姆用认知学原理分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和教师的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事项:


认知学原理1: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

人们的大脑不是完全为思考制造的,思考是缓慢的、需要精力的,并且是不确定的。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喜欢解决问题过后产生的愉悦感,但是人们不喜欢尝试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告诉我们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得成功思考好的愉悦感,以激励学生思考。

对课堂的启示:

为了让学生持续性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备课时设置挑战性问题时要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解决问题;2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制;3.教师备课时要考虑什么可?可能是这堂课的中心问题,并考虑如何提出这个问题,使得它既有吸引学生参与的一定难度,又顾及学生的认知限制。4.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课堂上什么时候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对答案好奇,非常关键。5.善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速度或“换挡”)。6.教师要能够成功控制问题难度。


认真知学原理2: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来说必不可少;背景知识是学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基础;是实现知识可以增强记忆。


对课堂的启示: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习背景知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在先,批判性思考在后。所以学生要储备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进行批判性思考。2即便学生具有的只是一些浅显的知识,但是也比没有知识强。3.学生的背景知识来自大量的阅读、和平时的积累。当然这样的积累要越早越好。4.学生头脑中所具有的知识,不是支持清单,而是要建立相关联的事实。


认知学原理3: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作业中让学生想到什么,是作业的意义之所在,因为那是他们可能会记住的事情。同时还有情感的事情可能会记得更好。


对于课堂的启示:思考意义对记忆有帮助。1.在准备教案时,要确定这堂课会让学生真正思考什么。2抢夺注意力的方法并不总是有效的。3.在确保学生思维能够预测时,可以使用探索性学习。不能预测思维的方向是慎用探索性学习。4当作业带着学生思考。5.大胆地使用助记术。5备课时要寻找到学生的认知冲突,围绕冲突备课。


认知学原理4: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大多数知识是具象的。理解,其实是记忆。

对于课堂的启示:理解事物不容易,即使理解了,也不易迁移到新的环境中。1.我们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提供实例,让学生进行比较。2.提一些够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促进学生对深层知识的理解。3.尽管生成知识不容易达到,但我们要带着学生训练,帮助他们获得真正的深层理解,控制好前进的步骤。


认知学原理5:没有充分的练习,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我们练习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学习,同时练习也能使记忆更长久,还能促进识地迁移。

对于课堂的启示:练习能够形成最基础的本领和达到精通。为我们需要选择那些过程,需要自动化地进行重复练习,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这样练习的.要关注练习的时间最,最好是在分散的时间段内练习,以集中练习更加有效。我尽可能多设计有创意的方法来练习,让学生在更高级的环境中学到基本技能。


认知学原理6:学生早期的认知能力和晚期的截然不同。专家之所以为专家,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练习了许多年,这样的练习导致他们的思考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对于课堂的启示:专家区别于普通人的本质是思考能力强。对于学生来说,学生能理解,但是不能创新知识。照葫芦画瓢是没有用的。学生可以参照的专家创新知识的方法,在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和经验。然后再经过大量的练习,也可以成为专家。


认知学原理7:儿童在思考和学习方面相似点比不同点更多。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着差异,有认知风格的差异和认知能力的差异。

对课堂的启示:风格和能力的差异并不是要求老师改变课堂方式,而是建议老师基于和每个学生相处的经验有区别的对待学生流行,观察哪些方法可以奏效。在区别对待学生这件事上实践优于理论。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做的是思考内容,而不是学生。同时通过改变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称赞孩子会更聪明而付出努力的过程。


认知学原理8:孩子智能上的差异可以通过持久努力来改变。智能是可以提高的。你对待智能的态度有多认真,那你的智能提高就有多快。

对课堂的启示:帮助孩子建立:相信自己能够进一步,智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这样的信念。

通过赞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向孩子传达:他拥有智能的决定权,这条信息。并在孩子失败时,像孩子营造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代表的你会学到事情,会发现以前不理解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事情,把这个态度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指导老师对他们是有信心的,相信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跟上班级的队伍。


认知学原理9:教学,和其他任何复杂的认知技能一样,必须通过练习得以提高。作为认知技能的教学也是需要练习的。在练习时要:1有意识地提高2为你的教学寻求反馈意见。3为了提高水平,完成没有直接联系的任务。

对于我的启示:为了提高我自己的教学能力,我采取书本上所说的与人合作。在本学期我就会实行,伙伴已经找到了。接着我计划:1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课堂录像。先自己观看,找到认为做得不到位的事情。2.与搭档一起看其他教师的录像。(观看基础教育平台上的部优课)。 3互相观看彼此的课堂录像,并要求对方作出评价。4用到班级里跟踪观察班级的情况。

将智慧传递给孩子,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使命。本书让我知道,我需要继续累积知识,提高自己的智能,才能做着更有益于教育的事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