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樂趣在哪裏

經常在知乎等經驗分享網站看到“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怎麼辦”“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又不有辭職怎麼辦”這樣的問題。解答多數從“正向反饋”“積極面對”等方面闡述。我給出的答案是:沒有到達工作的樂趣點要求的能力高度。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開始接觸新鮮事物時,人會抱着好奇心理積極探索,結果只有兩個:要麼堅持,要麼放棄。

樂趣是不會憑空產生的,看看周圍那些對生活和工作興趣盎然的人,在喜歡一件事之前,都從精神和能力上做了很多時間的準備。

可以自由選擇是最好的狀態,不能自由選擇是生活的常態。

進入一個行業時,先不要盲目給自己下“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定義,先做起來,等有了一定掌控能力,感覺工作態度有了一定氣場時,想不喜歡都難。

我轉行的跨度是比較大的,直接從施工轉到了新聞宣傳行業,而且不是自己主動做的選擇,是生活的大潮推過來的。原來的專業我很喜歡,後來的工作也很喜歡。應聘到報社工作時,對報紙畫版一竅不通,一位前輩告訴我一句“上下不能一分爲二,左右不能平分秋色”,我覺得很有意思,感激至今。後來又學到新聞寫作中“動詞如同鑽石越多越好,形容詞如同補丁越少越好”等有趣又精彩的總結,即是工作原則,又是工工作方法。

爲了儘快學會畫版,我分析了100個大報版面的搭配風格。而且充分體現了“功不唐捐”,製圖是我曾經刻苦學習過的專業課之一,很快發現畫版與畫圖紙異曲同工,差別不大,心裏有底,對新工作自然不再畏懼,就大刀闊斧地幹了起來。越幹越喜歡,後來就成了終身職業。

工作,不僅有趣,還要有情。

有情有趣,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就會變得有意思,就不會覺得累,覺得厭煩。

2

人際關係是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人不是不喜歡工作,是不喜歡工作環境。

在工作中不要壓抑自己,更不要勉強自己去迎合別人。“與自己和解”這句話我想了很久,怎樣才能做到“與自己和解”呢?答案是:“要允許自己有不喜歡人的人和事。”

感覺舒服的人我才交往,開始時是性格原因,後來是主動做出的選擇。學了心理學以後,我知道感覺不舒服是有原因的,文縐縐的說法是“價值觀不同”,最冠冕堂皇的說法是“能量場不同”,直白的說法就是“討厭”“不喜歡”。如果勉強自己迎合一個討厭的能量場不同的人,就會產生“精神內耗”,這就是爲什麼和不喜歡的人說幾話就感覺“累”的原因,太耗神。

把精力集中工作上,把事情做到極致,領導滿意,同事配合通暢溝通開心,人際關係自然會好起來,不需要刻意處理人際關係。同事同事,共同做事,不做事或者事情做不好,再怎麼會處理人際關係也長久不了。單憑“人緣好”以前還能在某些企業混一混,隨着一代一代人心智模式的變化,“人緣”變“人脈”,只有互助纔會產生鏈接。

3

喜歡不難,難的是一直喜歡。

心理學有一個自我決定理論,主要從能力感、關係感、自治感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做到命自我立,福自我求”。

馬丁·塞利格曼的幸福心理學模型PERMA的五個要素可以分別爲P=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s),E=投入(Engagement),R=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M=意義(Meaning),A=成就(Achievements)。

我費了老大勁讀了一遍後,總結的心得體會是:做事情,把事情做到喜歡的程度,就到達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一站,繼續前行,下一站就是“精通”。

無論是PERMA模型,還是自我決定理論,都說明個人能力是幸福感的重要前提。幸福就在那裏擺着,只需要具備了能力就可以去拿。

每一項工作都一定有樂趣和成長空間存在,不喜歡就是因爲沒有找到樂趣和成長點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