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love?|《只是孩子》by Patti Smith

幾年前看《波西米亞狂想曲》時,電影裏有一處情節讓我困惑了很久,也記了很久。

男主Freddie和前妻Mary出櫃後各自有了新的伴侶,但Freddie仍稱Mary爲“love of my life”,皇后樂隊那首經典的《Love of my life》也是爲Mary而寫。只看電影,能感受到兩人前期的親密和後期親人般的情感,但從電影的視聽語言裏我即讀不到Freddie的心路歷程也看不到Mary的視角,這兩種情感都十分臉譜化,很難與“一生摯愛”的深厚聯繫起來,所以我不明白。

單從情感上來看,Patti和Robert的故事與Freddie和Mary如出一轍,Patti和Freddie甚至是同一年出生的。Patti和Robert是兩個偏離“正經而正確”的人生軌道、全身心投入藝術與創作的藝術家。兩人一開始是愛人也是夥伴,互爲彼此的繆斯、夥伴、觀衆、評論家。但幾年後,Robert的取向發生了改變,愛情經歷過分、合、開放式、多人行、開小差,最後以休止符結束,但親密從未終止,直到Robert生命的盡頭。臨終前,Robert拜託Patti寫出他們倆的故事,於是有了《只是孩子》。(這個譯名太不好聽了啊,沒有just kids的靈動感)

Patti的文筆靈動、誠實,把全部的真實交給語言編譯,兩個藝術家的靈魂不加裝飾已經足夠動人。幸好有Patti這樣的講述者,在她筆下,我們看到兩個藝術家是如何成長的,看到那個屬於嬉皮士運文化的“午夜巴黎”,而最重要的,是發生在她和Robert之間的一切。愛情、友情、親情、知己,這些已有的感情框架似乎都不足以容納他們兩人的愛。但毋庸置疑,她愛他,他愛她,一生的時間而已。

如果兩個人親密、有數不清的共同點的聊不完的話題,老愛黏在一起,而他們剛好是異性。那麼旁人甚至他們自己都會自然而然地判定這是愛情。因爲這是理解發生在異性之間親密情感最簡單的途徑。但事實上,他們兩的關係更像是《戲夢巴黎》裏的龍鳳胎,不需要用現成的情感去定義,信任、理解、相似、欣賞、共振、愛。Patti的丈夫說Robert爲Patti拍攝的照片看起來都驚人地像他自己(Robert), Patti說當她看到照片,她看見的是“我們”。Robert拍攝的照片裏,有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詮釋。Patti認爲他們倆之間的愛不需要什麼來做證明,所以她纔在Robert臨終時遺憾他們倆沒有孩子時說作品就是我們的孩子。

而這類不規範的愛,真是給大衆出難題。一部分人簡單地把它歸類爲某種奇觀——“藝術家的感情普通人弄不明白”,另一些人拒絕承認這種愛,還有一些人認爲它是愛情、親情、友情的成比例調和劑。

我們人好喜歡把愛也規範化處理。理論發明之初是爲了解釋存在的現象並幫助人們理解現象之後的規律。但理論用的多了,就變成一種規範,於是看現象不是現象,而是理論先行,若不能用理論把現象框定,人就會焦慮。對於愛,我們總是先把它分類,然後再思考這一種愛的等級。愛情勝過親情,親情勝過友情,友情勝過......我們永遠在苦惱哪種愛更好更珍貴,哪種愛更深刻有更長的保質期,哪種愛是無法超越,哪種愛永遠蓋不過另一種。我們在愛上也想要求得一個物理公式一樣的定論,哪怕承認愛的等級和重要性因人而異,也大致還在這套規範內。

但人們越來越不滿足這種愛的規範標準。主流聲音中,至高無上的愛從對集體和思想的大愛轉變到納入小我視角的愛,從愛情轉變到親情的愛、到自愛。人們開始越來越排斥超越xx情這種表述,因爲這種敘述粗暴地把某種愛變成情感裏的珠穆朗瑪峯,其他愛非得要攀爬它超越它才能證明些什麼。我不認爲愛情有多麼特殊多麼難以解釋多麼一騎絕塵多麼珍貴到要全世界的情感都爲它讓步,也不認爲血緣能夠帶來百分百確定性的愛,通常來說,血緣能百分百確定的一一般都是遺傳病。而這幾年流行的“嗑CP”也是人們對現有愛理論的厭倦和不滿足。嗑CP是對愛的三綱五常的突破,是對愛粗暴劃分的不滿。人們想要拋開粗糙理論的定義去追尋人與人之間的愛、關聯、親密,想要通過想象、創造“CP”們的關係去理解愛的無限種可能性。

陪伴之愛

共鳴之愛

理想之愛

文學之愛

激情之愛

愉悅之愛

對抗之愛

救贖之愛

支撐之愛

同行之愛

危險之愛

夥伴之愛

宿敵之愛

愛源自發生而不是設計,愛是一個過程的副產品。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裏,一個人想要把生命分享給另外一人。愛的名稱幫助你瞭解愛的方式所以不符合標準也沒關係,愛不能被本末倒置,它先被生產再被定義。愛不應該被劃分種類然後按照配給制供應,愛不應該在類型裏掙扎,不應該被等級制舒服。我們不需要隔着理論去間接地愛一個人,也許愛也只需要孩子氣的直抒胸臆,只需要你愛我而我也愛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