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栓‖結合小說單元例談“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羣(三)


三、創編小說

課標指出:文閱讀與創意表達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瞭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提高審美品味;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已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作文學作品。

第三學段(5~6年級)的學習內容:(3)閱讀表現人與社會的優秀文學作品,走進廣闊的文學藝術世界,學習品味作品語言、欣賞藝術形象,複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節,積累多樣的情感體驗,學習聯想與想象,嘗試富有創意地表達。

從文學閱讀到創意表達,這個“語文實踐活動”是較長的過程。從初識到初讀,我們需要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把握文學作品的特點,然後再抓住這些特點去閱讀、理解、感悟同類特點的小說。從短篇到中篇,再到長篇,這是一個“潤”的過程,這是一個“悟”的過程。最後,纔有可能會創意表達,寫出文學作品——小說。

(一)回顧小說特點

“交流平臺”總結了閱讀小說的方法,抓住了小說的三個要素。“交流平臺”安排在《語文園地》裏,實際上,我們需要進行前置性學習,分別安排在三篇課文裏。

“交流平臺”說:這個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是小說。小說一般有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橋》中的老支書、《窮人》中的桑娜。怎樣理解小說的人物形象呢?我們以《窮人》爲例談一談。

留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可以幫助我們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如,關注寫桑娜語言、動作、心理的內容,可以感受到她對丈夫的擔憂、體貼,以及對鄰居的關心。

我們還可以通過小說的情節感受人物形象。從桑娜把兩個孤兒抱回家的情節中,可以體會到她寧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顧孤兒的善良。

小說還會借環境描寫來突顯人物形象。《窮人》把故事安排在一個風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於表現窮人生活的艱難,反襯桑娜夫婦的善良以及他們內心世界的富有。關注小說的環境描寫,也有利於我們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二)走向整本書閱讀

1、整本書閱讀“教學提示”

課標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提示”中指出:整本書閱讀教學,應以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爲主。引導學生了解閱讀的多種策略,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閱讀方法;通讀整本書,瞭解主要內容,關注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係;重視序言、目錄等在整本書閱讀中的作用。設計、組織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師生共讀、同伴共讀,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建立讀書共同體,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經驗。

2、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

“快樂讀書吧”是對整本書的導讀,是落實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羣學段的要求:第三學段(5、6年級)“梳理、反思小學階段的閱讀生活,運用口頭或書面方式,與同學分享自己整本書閱讀的經歷、體會和閱讀方法。”

    “快樂讀書吧”從閱讀故事主人公與自己是同齡的孩子導入,激發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興趣。

笑與淚,經歷與成長

我們從出生起,就踏上了成長之旅。很多作家的作品講述了成長的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和我們同齡的孩子。他們的生活,有歡笑和喜悅,也有磨難和痛苦。這些或甜或苦的經歷,教他們一步步向前,勇敢地面對未來。

你讀過嗎?

《童年》是蘇聯作家高爾基的小說。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病逝後,隨母親投棄外祖父。外祖父粗野自私,經常毒打孩子們,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如覺。除了脾氣暴躁的外祖父,這個家庭裏還有兩個爲爭奪財產整日爭吵、打架的舅舅。阿廖沙經常驚懼不安,還好有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安慰他、保護他。

《童年》以孩子的視角來講述故事,給這個充滿傷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層天真爛漫的色彩。

文章片段

那時我病得很重,剛能勉強起身。我清楚地記得,我病着的時候,開始是父親開開心心地照顧着我,後來他突然不見了,照顧我的人換成了外祖母,一個很奇怪的人。

“你從哪兒過來啊?”我問她。

她回答:“從上面來,從下城來,不是過來,是坐船來!人怎麼能自己從水上過來呢,真是個小迷糊!”

這真可笑,又是上又是下的,讓人糊塗。上面,樓上住的是幾個染了大胡的波斯人,而地下室住了一個賣羊皮的黃皮膚卡爾梅克老頭。下樓梯可以從扶手上滑下去,要是摔倒的話就滾下去,這我一清二楚。可是這關水什麼事?簡直都亂套了。

“我怎麼就迷糊呢?”

“因爲你吵得人迷糊啊。”她說完也笑了起來。

——選自高爾基的《童年》,黃玫譯

外祖母的愛,彷彿黑暗中的明燈,照亮了阿廖沙的心。除了外祖母,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忠厚老實的老工人格里高利,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兒”,以及阿廖沙遇到的其他許許多多好人,都讓他感受到了人世

間的溫暖和美好,讓他面對苦難依然保持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解析與提示

很多小說中人物衆多,理清人物關係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故事。如,《童年》中出現了數十個人物,不容易分清楚,但他們都是圍繞着主人公阿廖沙塑造的,弄明白他們和阿廖沙之間的關係,就不難分清了。

小說生動的故事情節會給我們留下較深的印象,這些情節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個性格各異的人物。

相信你可以讀更多

成長的故事各不相同,卻同樣帶給我們感動。

我們知道小英雄雨來的故事,雨來爲掩護交通員被鬼子抓住後機智逃脫了。《小英雄雨來》這本書還寫了雨來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和小夥伴們製造假地雷迷惑敵人、爲八路軍站崗放哨……在抗日戰爭中,雨來不斷成長,完成了多項重要任務,最終如願參加了游擊隊。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原名《心》。作者在序言中說:“這部書是特地奉獻給九歲到十三歲的小學生的。”書中以小學生的口吻,講述了一個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學生、老師以及學生父母等平凡的人。小說寫出了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父母和兄弟姐妹、老師和同學深厚而真摯的愛。

精彩的成長故事還有很多,讓我們找來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你的收穫。


(三)詞句段運用

因爲是“文學閱讀”,“詞句段運用”是“創意表達”的前提,這裏依然圍繞小說的關鍵要素進行的語文實踐活動,先對故事經典情節的閱讀,再對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的閱讀理解,接着進行“創意表達”活動。

1、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塑造了諸多鮮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許多情節,對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長坂橋張飛退曹軍”就是一個經典情節。朗讀下面的片段,讀出張飛的神勇。

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徳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

2、讀一讀,體會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試着寫一寫你忐忑不安或猶豫不決時的心理活動

£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着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我的心緊縮着,我擔心這個年輕的戰士會實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來,或者突然叫出聲來。我幾次回過頭來,不敢朝他那兒看,不忍看着我的戰友被活活燒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裏像刀絞一般,眼淚模糊了我的眼睛。


(四)創意表達

“創意表達”是“文學閱讀”的一個結果,呈現的是“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任務驅動的一個過程。要求抓住小說三要素“創意表達”。創作情境如下:

1、創意表達

習作

筆尖流出的故事

本單元學習的幾篇課文都是虛構的故事,讀起來卻像在生活中發生過一樣,因爲這些故事都能從生活中找到影子。

虛構的故事往往情節曲折,有較鮮明的人物形象,讀來比較吸引人。下面提供了三組環境和人物,從中選擇一組或自己創設一組,展開豐富的想象,創編故事。

環境:開滿丁香花的校因

人物:淘氣包張明

雷厲風行的班長王寒冰

完滿活力的年輕班主任李軍

環境:冬日黃昏時車來人往的街頭

人物:充滿愛心的少年陸天

志願者徐明

環境:月光下的村莊

人物:鐵蛋

鐵蛋遠道而來的表哥

寫的時候注意:

⊙故事要圍繞主要人物展開。

⊙把故事寫完整,情節儘可能吸引人。

⊙試着寫出故事發生的環境,還可以寫一寫人物的心理活動。

寫完後,在班裏開一個故事會,說說你最喜歡的故事。

2、表達與交流

根據習作要求修改習作。通過評改,引導學生根據小說的要素,進一步設計好故事情節,寫好環境和人物理活動等。

表達與交流過程如下:

(一)出示習作要求,總結作文情況

1.出示習作要求

(1)故事要圍繞主要人物展開,寫好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

(2)故事要寫完整,注意情節曲折,結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寫好環境,渲染特定氣氛。

2.根據寫作要求,總評寫作情況。

總結問題。(環境描寫,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具體描寫,突出人物形象。

(二)出示例文,學習修改

出示教帥下水文,指名學生朗讀,視頻展示,集體評議。

(1)學生自主評議習作,談自己的收穫。

(2)根據所學,學生嘗試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閱讀片段,突破重點

1.學生閱讀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

(1)出示描寫張飛的片段,學生談談哪些描寫能反映出張飛的特點。

(2)集體交流。

(3)出示《窮人》中描寫桑娜的心理活動的句子,讀一讀,再談談自己的感受。

2.對照片段,學生閱讀自己的習作,談談需要修改的部分。

3.出示優秀的習作片段,集體評議。

4.出示需要升格的片段,集體修改提升。

(四)學生修改,提升作文

1.學生根據所學,修改自己的習作。

2.集體交流,談談自己修改的部分,集體評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