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栓:學習單元的迭代邏輯


如何將教案設計爲學案,研究者的觀點是高度統一的,但實施者卻難以做到。最近,讀了崔允漷先生的一篇文章,題目是《什麼是單元學歷案,如何科學設計一份單元學歷案?》,值得學習。

首先,瞭解什麼是單元學歷案?簡單說就是學生學習單元的語文實踐活動方案。崔先生指出:單元學歷案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推進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案。它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現實產品,也是課程教學領域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理論創新,有助於破解課程改革預期目標與實施現狀之間落差的問題。

單元學歷案是新教案嗎?他強調說,新課標落實急需新教案。再簡單說,新教案可以認爲是學歷案。


其次,怎樣設計學歷案?他說,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單元學歷案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素養導向的新課程標準呼喚“大單元”教學。新的教學設計文本不能以“課時+知識點”爲教學設計單位,而是要高位着眼、大處上手,以“大單元”爲設計單位,讓核心素養落地。二是育人導向的教學專業實踐需要重建教學方案。教師教學需要有專業方案,教學方案作爲教學的核心載體,其關注點也必將從“教師如何教”轉向“學生何以學會”。教師只設計“怎麼教”是無法變革育人方式的,只有爲學生提供“何以學會”的方案或“處方”,其教學才能稱得上是專業的。三是高質量發展下的因材施教需要有新突破。班級授課製作爲學校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雖然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但“千校一面,萬人同書”“同進度,齊步走”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課堂教學活力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長期以來,爲什麼按照固定的課時開展閱讀教學?那是一種思維定式。往往備課時就這樣規定,教案上還明明寫着用幾個課時把本單元教完。這樣受時間的限制,是很難實現大量閱讀的。再有,憑着所謂的教學經驗,慣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沒有考慮整個學生到底處在哪些最近發展區,也很難讓學生參與真正的語文實踐活動。


其三,學歷案具備的功能是什麼?

如果研究單元學歷案的可行性,從學歷案自身的功能定位來看,具備以下五大功能。崔教授如是說。

第一,學歷案是教師爲幫助學生學好教材而編制的助學方案,而不是教師的施教方案,類似醫師給病人寫的病歷或處方。第二,學歷案爲學生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和達成目標學習路徑的認知地圖,類似導遊給遊客定製的旅遊計劃。第三,學歷案便於建立記錄完整學習過程的學習檔案,體現了學習的主體性、建構性與累積性。同時,也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喚起或喚醒學習過程的回憶。第四,學歷案是師與師、師與生、生與生的互動文本載體,既體現教學的專業性,又能落實深度學習。第五,學歷案是教師日常監測學業質量的直接依據,既能體現教學評的一致性,又能真正實現“過程性評價信息的第一用戶是學生”。

  最後,從教案到學案,需要研究什麼?

迭代是指利用已知的變量值,不斷用變量的舊值遞推新值,直到到達結束狀態。從教案到學案需要一個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迭代的過程。從教案到學案,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實現兩次“迭代”:一是以課時學歷案“迭代”以前的課時教案,二是以單元學歷案“迭代”課時學歷案。運用迭代邏輯需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

1、閱讀單篇-→閱讀單元-→學習單元。

2、教學內容-→閱讀內容-→學習內容。

3、教學目標-→閱讀目標-→學習目標。

4、教學流程-→閱讀流程-→學習流程。

5、教學模塊-→閱讀模塊-→學習模塊。

6、教學策略-→閱讀策略-→學習策略。

7、教學指向-→閱讀指向-→學習指向。

8、教學價值-→閱讀價值-→學習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