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VS“是人”

“斯人”VS“是人”

一篇題爲《出大事了,我們這個時空的時間線似乎被人動了!》(僅從文章的標題看,它無形之中就激起民衆的好奇心,引發緊張感)的文章,把“故天將降大任與‘是人還是斯人’”的話題一下子讓“斯人”與“是人”的“VS”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位,10月27日當天閱讀量直逼四億。一個小小的話題,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完全被忽略的,因爲自《孟子二章》選入教材,成爲不同層級的學習者學習的文本以來,已經經歷了好多年的使用史,但是關於是“斯人”,還是“是人”的現象似乎沒有被洞若觀火的有心人重視。而隨着“問題教材”這個社會敏感話題成爲街談巷議的熱門噱頭以來,各方神聖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地對現行的各類教材從外在裝幀的形式,到教材中的插圖,再到具體的遣詞造語,都進行細如髮絲般地深挖。不可否認,正是有了這些有識之士殫精竭慮的付出,才把那些對祖國花朵毒害好多年的腐朽流毒揪出來,並及時割除,爲學習者提供“根固苗正、風清月明”的學習內容,以培養思想純真、人格健全、充滿正能量、三觀純正的國家和民族建設與振興的合格人才。從這一點說,專家學者圍繞淨化學習內容、純淨成長環境焚膏繼晷的付出是可敬的。畢竟,在一個多元發展的快節奏時代,因爲追求速度與激情成爲普羅大衆生活與人生的主體程式。急於求成心理的作祟,如果滋養心性、涵養靈魂的“軟實力給養”出問題,不僅貽害當下,還會危及子孫後代。

用“貽害”和“危及”描述並非言過其實。“殺人誅心”從一個層面揭示了“心”即思想、靈魂對生命個體存在與發展的意義;與此同理,“哀莫大於心死”也同樣說明了“心”——精神和靈魂的價值。基於此,從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角度看,我們在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千萬不可弱化,甚至漠視精神文明的建設。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說:“我們要兩手抓,而且兩手都要硬。”當然,時值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的當下,除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們也不能忽視生態文明的建設。

如果經濟建設是抓硬實力,那麼思想文化建設就是軟實力。就個體生命而言,人除了是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會性的存在,而且後者對人的存在與發展的意義更大。而社會性的表徵是思想文化對人的思想和精神的涵養。既然如此,淨化和純潔思想文化的載體是保證思想文化積極健康的基本條件。而教育作爲精耕思想文化的主陣地,教材內容的正確性、正向性、主旋律性和與時俱進性是基本要求。就接受教育的對象而言,不論處於什麼樣的年齡層次,既然是學習,就是對未知領域的瞭解。如果內容是錯誤的,以訛傳訛,後患無窮。儘管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不斷髮展,對真理的認識隨着科技的發展、文明程度的提升不斷地接近真理的本身,但是在現有情境下確保接觸和認知的文化知識的正確至關重要。惟其如此,接受教育的受教育者經過教化,才能在思想認識和文化覺解方面不會走偏。

不過,強調思想文化知識的重要性不是人爲地放大,也不是矯枉過正,而是保持在理性可控的範圍內。只有這樣,纔不會出現“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喧囂。關於“斯人”與“是人”之爭,不論是從考據派的角度,還是從索引派的層面,他們對是“斯”還是“是”的引經據典、舉例論證,從維護經典嚴肅性的層面看是十分必要的。不過,就孟夫子當初寫作的用字看,到底是“斯”,還是“是”,如果沒有孟子原始的手稿佐證,是根本無法得出非黑即白的結論的。一種古老的文化記錄符號,在時間長河的淘洗中,經過代代傳承、代代書寫,“斯”與“是”因爲讀音的相近性,發生混淆、出現替代在所難免。當然,其間語義學、傳播學、心理學等等方面的影響也不可避免。再說,從語義學的角度看,古漢語中“斯”和“是”都有“這”的意思。從這一點看,是“斯”還是“是”並沒有影響語言表情達意的功能。

從這件事被一篇文章披露出來以後所引發的社會輿情看,不論是草根族,還是專家學者,都表現出“欲窮其林”刨根揪底的執着。在現代科技手段強大威力的作用下,熱衷於追根溯源,“不探究竟不罷休”的有識之士從各種版本教材、讀本中尋找用以支撐自己觀點的論據,有的則從各種古典文獻裏尋找理論依據。俗話說:“道理越辯越明。”可是,自該問題被拋出,持續發酵以來,迄今還沒有真正得出鐵板釘釘的結論。誠如上文所言,到底哪個是孟子寫作時所用之字,如果沒有原始底稿,誰能夠篤定呢。但是,對於一個原本小的不能再小的懸而未決的文化問題,本應該屬於“專業人士做專業事”的,可經過各種媒體的造勢,加上各類文化人的推波助瀾之後,就演化成一種看似“相當嚴重”的文化誤導的大問題。不論是什麼樣的事情,一旦經過濃墨重彩的塗抹,再加上一批批嚴謹治學者的擂鼓助威,尤其可能被某些人進行上綱上線的加工,不想成爲一種社會文化熱點問題都難。誠然,從表意的準確性和正確性的角度看,兩個字在孟子的這句話中沒有多大的差異;而從原初的用字層面判定,現代人,不論是專業學者,還是非專業人士都不可能輕易下結論,就像“紅學公案”一樣。任何一個準確結論的得出,必須有確鑿詳實的論據支撐,否則是經不起時間檢驗的。

從教學用書到專業典籍、從初小教材到大學用書,“斯人”和“是人”都曾出現。對學習者來說,這僅僅是一個詞彙,沒有影響他們對作品內容和思想的理解。對他們來說,無須對該處用字進行追根溯源的深究;而對於公衆來說,各種媒體對這個問題的聲討和強制性地視聽植入,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不可能激發他們的興趣。據實而言,從維護學術的嚴肅性和治學的嚴謹性的角度看,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應該是“專業人的專業事”,所以更適合在專業圈子裏進行考據探究。把專業性的問題推向社會,讓全社會都參與到這種“文化狂歡”之中,似乎超出了該問題應有的意義。從某種程度上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和“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之爭只是一個撩撥大衆的話題點,其間透析出的文化心理和社會心理是什麼,只有“得失寸心知”了。(愛巧不巧,在敲擊鍵盤錄入“天將降大任於X人也”時,電腦跳出的是“斯”,而非“是”。)

最後聲明:知識學習和做學問,保持“原生態”的原汁原味是最理想的,確實存在爭議,需要不斷考證的,還是由專業人做專業事吧。不要借一個誘因引發“羣情激奮”的狂躁,因爲快節奏車輪的碾壓已經讓普羅大衆不堪重負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