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庵堂

      回老家走進半山庵,庵堂正在修建中。沿着石階往上爬,赫然看到橘紅色的幾個大字:“南無阿彌陀佛”。恍然間,天地渺邈,佛祖心中過。

      修復中的佛殿森然古樸,夾峙於半山之間,像是在靜謐的山谷中突兀而立。庵堂裏仍有男女在祈福。他說,一望見這半山腰中的庵堂,風水與信仰,在煙雨江南小鎮的雲霧繚繞中飄忽而來。

      “苔痕上階綠”。挨山而砌的石牆上,爬滿蒼鬱的藤蔓。山間的風徐徐吹過,佛殿兩旁聳立雲端的古樟,發出“簌簌”的聲響。繁枝密葉間,清香的氣息,亙古的殘夢撲面而來。

      想起年少時,我們常常穿越而過佛殿下的洞溪,裏面漆黑如夜幕,山泉清冷如冰雪。在夢境中,我無數次與之相遇,那山,那庵堂,那洞溪。執念年少時無邪之時光。


      庵堂前面是洞溪出口處。佛祖之地,一潭碧水,清澈如玉。記得那時的我,跟隨母親,時來浣衣。搗衣之中,歡聲笑語,猶在耳畔。

      山腳下的古村有着七百多年的歷史。據村裏的《旗山馮氏宗譜》記載,馮氏之祖馮撫,曾任職南宋河南彰德府尹,於元武宗四年(1311)領兵駐於寧海,“見此地有漁鹽之利,自臨海湧泉遷於此”,自此在這裏結廬定居。

      如今的古村安然恬靜,炊煙裊裊,似與人世隔絕。村前兀自流淌的河流,白練般地延向大海,隔開廣袤無垠的那片曠野。遠遠望去,稱砣似的珠山矗立在蒼茫的天地間,神靈般地存在。天地萬物,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悠悠歲月裏,飄蕩的日子,漂泊的身影,恆久的記憶,越過時空而來。這夢,沉沉浮浮,一晃已是半生。

      殿前遇見穿黃袍的中年道士,本是村裏人,歷經紅塵風雨,如今孤自修道於此。一身談吐,判若兩人。果然,在這森殿中,與佛祖日夜相伴,心靜,修煉,氣度定然不凡。

      想起多年前,這裏也曾有過一老道士,身邊還有個紅粉知己相伴。這道士熟讀詩書,滿腹經綸,曾爲來此庇佑的男男女女解答過無數俗世紛擾。童年,少年,至如今中年,我一直迷惑不解:廟堂中的道士也能有女人?是塵根未了,還是前世姻緣?虧得沒有子女後代,若有,豈不更讓我迷惑?只是如今,他與她早已作古山間的松林深處……


      碧水東流,青山依舊。坐石階上,聽身後梵音繚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