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堅強不再是一種僞裝

中午的時候我聽說了她的不幸遭遇。晚上的不期而遇讓我有些意外。我像往常一樣和她打招呼,然後寒暄到, “I haven’t seen you for a while.”(這段時間沒見到你。)她一臉的疲態,告知我她的不幸消息的時候沒有絲毫掩飾,像在訴說與己無關的事一樣。她的坦率讓我感覺窘迫,像是窺探了他人隱私後的做賊心虛。

我們只是相識,所以我斟酌着界線。我說,“If you want to talk, you know, I’m here.”(如果你想找人傾訴的話…)她頓了一秒,答到,“Thanks. I can handle it. I still have my life.”(謝謝。我可以應對。生活還得繼續。)

她轉身要走的時候,我說,“Hang on in there.”(加油。)她看了我一眼,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說到,“See you later.”(回見。)我知道自己踩了界線,所以最後那一句“加油”,聲音小到只有前兩個單詞依稀可聞。

之後再見面,我們回到了簡單寒暄的關係。

今天遇到她,她臉上化着精緻的妝容,手邊擱着旅行手袋。我和她打招呼,她說準備遠行一段時間。我由衷欣喜,“That’s great! Enjoy your trip!”她回答,“Thank you.”臉上帶着一絲笑意。

我和她的關係或許會一直停留在點頭之交,雖然我知道了她的不幸遭遇,知道她一生或許都無法抹平那道傷痕。但我也知道她能夠面對,這已讓人安心。成年人之間的交集,源於不期而遇,但很多時候,唯一的相交也只有那一個點,之後又各自繼續自己的軌跡。

人開始獨立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學會判斷適合與否,不論是朋友還是戀人。

我們第一次遇見的時候,她匆匆忙忙。數月後,在朋友的聚會上再見,她已記不得我。第三次見面時,她趕着出門,從她的表情裏,我知道我依然是一個陌生人。再後來,我們成了朋友。

相識後,她和我聊了很多,關於感情,關於未來,關於選擇,關於自己。她的坦誠和周到,是我之前幾次和她相遇時未曾察覺到的。相反,我記住她是因爲她看起來隨意的個性裏有一種距離感。

這種距離感,很多時候是一種潛意識裏被動建立起的自我保護。我潛意識裏也有,所以更容易注意到同類人。

她的人生經歷和我基本雷同,至少在人生選擇方面。不同的是,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她身上留下了更深的烙印。所以她需要權衡和取捨的東西比我多。剛開始我總是鼓勵她“掙脫枷鎖,隨心而動”。後來,我才意識到,是我多慮了。

比如,她和我聊起自己暗戀的男孩,因爲覺得男孩太過優秀,遲遲沒有表白。(P.S.之前我對她印象深刻,除了個性外,還有她的外表,巴黎女性慵懶而淡漠的美;還有她所學的專業,絕對超高智商人才。)我和她聊起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表白被拒絕的窘迫和搞笑,以此鼓勵她,最糟不過如此。然後,她給我看男孩照片,彙集了歐美男性的很多優點,我說,“He’s cute, but trust me, you’re good enough for him.”(很不錯的男孩,但你配得過他。)這句話並非出於安慰,陳述事實而已。

多番討論之後,她說,“I really like him. But the thing is, whenever I’m in front of him, I feel like an innocent girl. I don’t like that.”(我很喜歡他,但在他面前,我感覺自己像無知少女。我不喜歡這種感覺。)我恍然領悟,“Oh, I see. As you said it’s better to keep him in your heart. You’ll meet someone who makes you feel comfortable to be yourself.”(明白了。你說得對,把他放在心裏比較合適。反正你會遇到讓你做真實的自己的那個人。)

以前認爲,成年人的堅強是咬牙硬撐。這種堅強的背後是不想被人看扁的倔強,和不願讓在乎的人擔心的僞裝。可是,堅強原來還有其它的樣子,比如面對人生的不幸,不假裝堅強,但也不在困境中沉淪;比如,面對人生取捨,因爲了解自己,能理性選擇並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可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