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起亲人你竟然更愿意向陌生人倾吐心声?——李仑《忘忧十二夜》

为什么比起亲人你竟然更愿意向陌生人倾吐心声?——李仑《忘忧十二夜》

为什么我们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会比对自己的亲人更容易倾吐心声?

为什么明明是深恶痛绝的人,我们却会越来越像他?

为什么斯人已逝,我们还要苦苦等待一句道歉?

在没看过李仑的《忘忧十二夜》时,这些问题早就出现了,但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对它们视而不见。或许是没有深入思考的意识,或许是下意识地逃避。因为在这些问号的下面无一不隐藏着我们内心的痛。时间一长,它们就成了左右我们生活的沉疴,不知如何下手。

不知你有没有曾经在影视剧看到,并羡慕国外有类似“戒酒会”那样的组织。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毫无保留地直抒胸臆,释放忧虑?那么现在你就可以通过《忘忧十二夜》来经历这整个过程了。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存在主义团体小组的故事,它的形式就跟“戒酒会”类似。小组共8个成员,通过一周一次,共十二个夜晚,由带领者也就是作者的组织引导,完成一个逐渐认识自己、并期望能得到心理疗愈的过程。

为什么我们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会比对自己的亲人更容易倾吐心声

没想到,我们竟然更愿意向陌生人吐露心声,当然这是在有保密协议的基础上。这是本书第一个令我关注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会渴望有这样一个组织?

这是因为那些熟悉的人,都与你的生活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擡头不见低头见的人之间,过于真实的流露可能会显得尴尬,容易产生矛盾。

另一方面更重要,那就是书中董英才所说的:家人之间其实更难彼此肯定。因为亲密,我们的家人反而更容易对你有不合理的期待和成见。

都说家是我们可以卸下防备,全然放松的港湾。但书中的大部分人物蓝妈妈、韩教育、许不知、张孤单、董英才等,都是因为无法坦率通畅地与家人沟通产生了各种烦恼才来这里寻求陌生人的帮助的。

记得心理学家武志红有本书名就叫《为何家会伤人》。家人朋友之间,不但不容易彼此肯定,反而成了我们伤害的重要源头。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却是惨痛的现实。

在《忘忧十二夜》中提到了一个新名词:“人造的道歉”,让我眼前一亮。不光是道歉,还有感谢、赞美、悲伤等等诸多人类的情绪。这些本该是我们的天然形成和释放,是人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可为什么要自然地流露会变得那么困难呢?

因为社会常态、因为旁人的眼光,更因为各自的私欲,我们说一句真话都要左顾右盼,谨慎再谨慎。哪怕面对的是我们最不需要伪装的家人,这真是人类的悲哀。越过重重迷雾,心与心的交融如此不易。

如果能够更宽容更坦诚,像一个陌生人一样不带成见、客观地去彼此看待,不强加自己的期望行不行?

只是十二个夜晚,所有小组成员都得到了多年以来家庭所给与不了的心灵慰藉,不同程度地打开了心结。作为身边人,我们是否应该好好想一想,怎样给家人想要的环境,让所有人都愿意也敢于在亲人面前说真话呢?

为什么明明是深恶痛绝的人,我们却会越来越像他?

全组成员是经过带领者“面试”挑选的8个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职业,彼此素不相识,也各怀目的。比如蓝妈妈想解决与厌学孩子的关系问题;韩教育想排除自己的恐婚情绪;许不知是被母亲叫来的不知道要干什么…

虽然签订了保密协议,但最初的见面还是难免充满了戒备和试探。随着接触增多,大家慢慢开始在彼此的了解和冲突中暴露出内心的缺失。

在进程中可以发现,能令大家敞开心扉的并不是温情脉脉的爱,而是不能忘怀的“恨”和遗憾。

韩教育问,我们都会像我们的父母吗? 许不知说:你不会像你喜欢的那个人的,你会更像你恨的那个人。 “因为恨能生根,喜欢就是一阵风。“

如果这句话刺痛了我们,那是因为它真实。

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和谐喜悦,顺风顺水,并觉得那才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人对阻碍自己得到幸福的事物深恶痛绝、耿耿于怀。这并非是我们愿意忘记爱、记住恨,而是心理学中越是想忘就越忘不掉的“白熊效应“在作祟。

在不断的回忆和懊悔中,这种”恨“就像魔咒一样在我们脑海中一遍遍回放,直至深深扎根,缠绕并影响我们的一生。

更可怕的是,因为不断地在内心“覆盘、复习“,我们会不知不觉变得更像那个我们恨的人。如果不能及时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最终就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了。

小组中的许不知就是因为痛恨父亲的出轨成性,自己也开始变得对感情玩世不恭,不敢接受长久的感情,不断地换女友。要不是来到了小组他一直意识不到原来自己正一步步走向那个痛恨的人,却辜负了那些给他爱的人。

董英才则是一个反向的例子。她从小目睹父母之间的冷漠,就竭力将自己各方面都做到最好,不依靠别人的评价而活。

董英才: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人和人之间首先要有一个独立的前提,如果不独立,就容易被别人的思想控制,失去自己把握命运的能力。 就像我之前说的,我爸爸一辈子都在等我妈的肯定,为此痛苦了一辈子,这就是太依靠别人评价的结果。

过于想摆脱的逆向思维,让她用力过猛,浑身包了一层坚硬的壳,理性得像个不近人情、僵硬的机器人。忘记了自己内心也是个需要鼓励和温情的普通人。

他们都想远远地逃避恨,恐怕重蹈覆辙。没有解开的心结令他们最终被反噬和辖制,变成了自己并不愿意成为的形象还不自知,真令人唏嘘!人啊,就是这么聪明又愚笨,光用自己的眼睛可能永远都看不清自己。

为什么斯人已去,我们还在这里苦苦等待一句道歉?

全职太太兼钢琴老师张孤单原本是为了协调和两个孩子的关系来到小组的。在深入交流后张孤单说出了小时候被性侵却被奶奶搪塞的痛苦经历。

原来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在等姥姥的一句道歉,说当初欺骗了自己。但直等到奶奶去世了她也没有得到。这让她在婚姻中始终没有最够的安全感,把正常的接触都视为洪水猛兽,对孩子也不自觉地亲疏有别。

这一幕我觉得会触动到很多人,有些人有些关系有些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离我们远去多时了,为什么我们还在苦苦等待一个解释一个道歉,这真的像一句“芝麻开门”的咒语那么灵吗?

其实人生和命运是可以改写的,大家七嘴八舌地帮助张孤单分析她关于姥姥的梦境,用各自的视角提出了积极正面的寓意。这让张孤单感动之余也开始豁然开朗,她终于明白姥姥还是爱自己、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坚强自信的。同样的梦不同的诠释,转折似乎就在这么轻松的一次聊天之中发生了。

我们要的真的是那一句话的咒语吗,其实我们苦苦在等待的是一次重获爱的勇气的机会。我们常常画地为牢,把自己囚禁在过往的时空中,以为自己还是那个脆弱渺小的自己。忘记了人是可以长大的,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证明和改变自己人生的。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即使被所有人误解、歧视,你还是你自己,是按照神的形象来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你。不要活在过去也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中。所谓勇气和机会不都需要别人来施舍,相信自己有能力、也有资格让自己生活得更洒脱更自由,不卑不亢。

别忘了人是社会性动物,这是我们的优势

来到小组的成员并不都有自己明显的问题要处理,像高热诚、权灵感、董英才、曹人类等最初都是抱着观察学习的目的而来的,其中几个自己还是老师,是替人解答释疑解惑的。

然而俗话说医者不自医,他们能宽慰别人却没能好好整理自己。在小组中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从他人的眼中他们发现并开始着手去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了。

别忘了人是社会性动物,孤家寡人容易偏狭。依靠团体依靠社会的力量与智慧来帮助每个人,这是我们身处这个集体的优势。这能让我们更客观也更全面地看清自己、看清前路,不至于偏执地一意孤行。

同时接受帮助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吝惜对别人伸出真诚的援手,这才是一个集体的力量体现。

后记

我们的人生不可避免的有快乐幸福,也会有忧虑、愤怒、恐惧,是不是一定要排除所有负面的东西才是圆满呢?带领者也就是作者李仑说并不是,因为这所有的集合才是完整的人生。负面的事物同样有它们积极的意义。

美国作家黛比·福特也曾说:“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的礼物……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用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而从我的体会来说,反之所谓的善良与温暖也并不都是表面看来的那么有价值和营养。因为事物都有丰富的层次的多面,只不过我们还没看到。

其实只有不圆满,才让我们更有动力和希望去争取圆满,始终走在路上寻找缺失的那一部分。

《忘忧十二夜》的旅程是短暂也是被集中放大了的,它也不可能真的让所有人“忘忧”。提示我们始终坚持信念、怀抱不懈的激情,用更宽阔的胸怀去面对自己的生活,才是它的真正价值所在,你看懂了吗?#忘忧十二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