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否定法

各类系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都能有效地依赖反脆弱。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名称,无法直接描述,无法用人类的语言捕捉,或用我们狭隘的思想理念来理解,但我们知道它们。

几乎我们身边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事实上,越强大的事物,越是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表达某个事物,我们至少可以描述它不是什么——这是一种间接而非直接的表达。

“否定法”所关注的就是无法直接用语言描述的事物,该词源自希腊语apophasis(通过否定而得知)。

在神学领域,最初正是为了避免直接描述而衍生出了否定法,主要是为了遵从神学传统,尤其是东正教传统。否定法并不试图表达神是什么——这些都留给了具有科学主义思维的当代思想家和哲学家。它只是表明上帝不是什么,通过排除法来向目标推进。

这个想法主要与神秘神学家“亚略巴古的伪狄奥尼斯”有关,他是近东的一位隐士,名叫狄奥尼斯,他写的《神秘神学》论文博大精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却将他与雅典最高法官狄奥尼修斯相混淆,后者在听了使徒保罗的布道后皈依基督教。这也是那位神学家名字前被冠以“伪”的由来。

新柏拉图主义者都是柏拉图思想的追随者,他们关注的主要是柏拉图思想的形式,那种具有独特的自我存在的抽象事物。

伪狄奥尼修斯是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斯的学生,而普罗克洛斯则是西里阿努——另一个叙利亚柏拉图主义者——的学生。普罗克洛斯被人提及的最多的就是他反复重申的一个比喻,即雕像都是通过做减法一步步削减冗余而成型的。

教皇问及米开朗琪罗,他成为天才的奥秘在哪里,尤其是他如何雕刻出了大卫雕像,这个被视为所有杰作中的杰作的雕像。来开朗琪罗的回答是:“这很简单。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由此,可能认识到杠铃模式背后的逻辑。这个逻辑告诉我们,有必要先清除脆弱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