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

和老公去超市買菜,他推車,我選菜。

在我的意識裏,有個預期,就是我走到哪,老公要跟到哪,方便我把選好的蔬菜放進筐子裏,這樣才叫配合。

選好菜想放進推車的時候,看到老公遠遠的站在那裏,入迷的看着旁邊的一個人在那裏選菜,於是我有些生氣,內心責怪老公沒有配合我。

買好菜,來到收銀臺,排隊等了一段時間才輪到我交款,一轉身看到老公不但沒有緊緊的跟着我,又在那裏東張西望,我的情緒一下子爆發了,瞪了他一眼,使勁把他手裏的推車拽到收銀臺跟前。

老公嚇了一跳,有些莫名其妙,莫不着頭腦。

我責怪他動作太慢,聲音裏帶着呵斥。

“怎麼回事啊?”

老公感受到了我的憤怒,扔下車筐,頭也不回的走掉了,留下一句話:

“什麼態度,像訓孩子一樣”。

付完款,把菜裝進帶來的拉桿車裏面,一擡頭,看見旁邊的收銀員正看着我們倆。

拉着盛滿蔬菜的車子,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裏氣呼呼的,想着兩個人又爲了雞毛蒜皮的事在生氣。

手裏的車子越來越重,心想,憑什麼讓我一個人拉回家,拿起手機給老公打電話,接通了電話,故意問他:

“上哪裏去啦?”

他說:

“我回家了”

我說:“車子這麼重,讓我一個人拉?”

老公說:

“我不管,你愛找誰找誰,這會兒,我剛消下氣”

我說:

“菜是兩個人喫,不找你找誰?”

對話僵在了那裏。

我掛斷了電話,帶着無助和氣憤,開始反思自己,剛纔爲什麼對老公發那麼大的火?

第一、內心有個預期,我走到哪裏,老公就應該跟到哪裏,結果看到老公不但沒有跟着我,還呆呆的站在那裏,沒有按照我想象的樣子去做,於是對他有了憤怒情緒。

第二、內心還有一個想法,平時買菜做飯,都是我一個人,時間長了對他有埋怨。

第三、想着兒子選擇自己創業,沒有按照我想的路走,都是老公在背後的支持,老公是罪魁禍首。

第四、老公憤怒的樣子也讓我很受傷,他不該丟下我,一個人走掉,至少要陪着我。

遇到問題,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想就通,在對方身上越找越瘋,總結了以上四個原因,內心憤怒稍微緩和了一點。

快到家的時候,感覺憤怒情緒還沒有完全釋放完,於是沒有立刻回家,在樓下的辦公室裏聽了一會兒音樂,一邊聽,一邊想着,今天買的蔬菜有些多,自己一個人一次拿不了,還需要再回來拿一次,想到這裏,有些責怪老公,又有些後悔,剛纔沒有控制好情緒。

正想着,遠遠的看到老公走過來,他是下樓拿快遞的。

我眼前一亮,忘記了剛纔的生氣,站在那裏笑眯眯的看着他:

“小樣,還能跑了你,快幫幫我,一個人拿不動,”

老公看到我,本來想緊繃着臉色給我看,一看到我笑眯眯的,也沒有了情緒。

想着一人一半分開拿,老公說,太麻煩,不如把車子一起拿回家。

我說:

“那好吧”

等我回家了有一會,老公還沒有到家,我心裏竊喜:

“就是要累累你,誰讓你剛纔生我的氣”

在和老公相處的過程中,我經常有一個你應該思維,做事情,事先頭腦中對他有個標準,想讓他達到我頭腦中應該有的樣子,而不是接受他本來的樣子,當他的表現沒有達到我想象的樣子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深深的失控感和無力感,覺得老公不是按照我的意思做事情,內心就會生氣和憤怒,互動中,態度惡劣,被老公感知到了,必然會帶來衝突。

這就是我們經常爲了雞毛蒜皮的事吵架的主要原因。

生氣和憤怒的背後常常有個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時候要學會把自己的需求找出來,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綁架對方,把他推到接受審判的位置上。

你認定他應該做的事情,而他沒有做。每一個應該的背後,都充滿了指責和抱怨。

關係雙方,不管誰說你應該的時候,對方一聽到這句話就會立刻展開攻擊,因爲他要爲自己辯護:

“我憑什麼應該”

於是雙方的關係立刻就會劍拔弩張。

明白了你應該背後的原因,進一步反思整個過程。

第一、我有一個你應該的思維。

第二、對老公有抱怨情緒沒有及時表達。

第三、站在道德制高點,把老公推向了一個被審判的位置。

如世界所是,而不是如你所願,這句話說的是,我們要學會接受世界本來的樣子,接受他人本來的樣子,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改變不了規律,也改變不了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一個人。

當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以後,就要學會接納世界真實的樣子,如世界所是的樣子,而不是如我期待的樣子,更不是“你應該”的樣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