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孩子對話?

和孩子對話有技巧,下面告訴你:

第一、漢堡包談話法。

假如你想跟孩子說:

“你做題的時候老也不檢查,不驗算,現在計算老出錯誤,導致你理科的成績老上不去。我看到這個問題了,我希望你調整糾正。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說呢?

大家都喫過漢堡包吧,麪包兩片,中間夾一個雞蛋。

和孩子對話的時候,一上來應該說:

“我昨天問你的數學老師了,數學老師說,最近一段時間你在數學方面學習還是很認真很努力的,很認真地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不會的題,課下還跟其他的同學去交流,能看到你特別積極主動做這件事。

只是你現在做題的時候,因爲你不驗算,所以導致了總是會馬虎,出一些小的差錯,明明會的題最後沒有拿到滿分,就特別的可惜。

但是爸爸、媽媽相信你,你是一個很爲這件事情做出努力的人,只要你發現了問題,你是一定能夠有自己的辦法去調整,我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前邊是一個表揚,中間指出問題,然後接下來給一個鼓勵。

不要一上來就批評,也不要上來就表揚,表揚完了就批評,批評完了不管了。

這種表現,都是瞎扯的,都是虛的,目的是爲了批評孩子嗎?不是,最後鼓勵你,我只是指出你的問題。

第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不管孩子遇到什麼問題,也看到他的問題了,跟孩子討論,我希望孩子怎麼樣,我有一千、一萬個想法,不管聊什麼,所有東西都聊完了。最後一定要說:

“孩子,你想怎麼做啊?我跟你聊了這麼久了,你對這事兒你是怎麼看的,你有什麼想法,你想怎麼去做這件事?”

不要說:

“我跟你談完了,我告訴你,從今天開始你必須要怎麼怎麼樣,你就應該怎麼怎麼樣”

那是你的想法,不是他的想法。

有很多父母老說:

“我的孩子沒有內驅力,沒有主動性”

所有東西都被你搶走了,他哪有主動性啊?

你有主動性,他哪來的主動性啊?

你特別積極主動,想控制它,他反控制還來不及呢,他哪有什麼主動性呢?

不要替代孩子做決定,把決定權留給孩子。

他就覺得我的生活是我的,我父母還是尊重我的。

雖然有很多擔心,有很多建議,最後還是說:你來決定,你覺得應該怎麼做,你想怎麼做,我就支持你。

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要過的,不是你要把控的,你能把控多久啊?

最後把決定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覺得,我自己做這件事,我有成就感,是我自己願意做的。

否則你老是逼着孩子做,做成了,那也不是孩子,孩子也沒成就感。

都是我爸逼着我做的,做成了是我爸的功勞。

你跟孩子搶什麼功勞啊?

你把榮譽讓給孩子不行嗎?

在孩子面前裝什麼大頭蒜呢?

裝什麼聰明人呢?

這算什麼本事啊?

有很多父母特別喜歡在孩子面前裝先知先覺,裝自己很聰明,很智慧,跟孩子比聰明,這個啥意思啊?

你把這些東西讓給孩子不行嗎?

把決定權讓給他,把這件事情做成功的過程讓給他,把軍功章讓給人家,人家才能接着去打仗啊,你老搶這個東西幹什麼?

不管孩子多大,讓孩子做決定。

你前面可以跟他討論有多少種方法,利弊是什麼,做什麼事情,後果是什麼,講完之後你決定。

比如,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跟孩子說:

“明天降溫了”

把秋褲拿出來了,給孩子套上。

“我不穿,我就喜歡光腿,穿短裙”

你怎麼辦?

你跟他說:

“外面降溫了,會很冷的”

“不穿,我就要穿短裙”

“都給你講完了,好,接下來你決定,你是穿褲子還是穿裙子啊?”

“我就要穿裙子”

結果孩子在幼兒園凍得瑟瑟發抖,小朋友全部穿秋褲了,就你家一個人穿裙子。

小朋友都說:

“大冷天你穿這個,你有病嗎?”

第二天孩子就知道自己要要穿秋褲了。

讓他做決定了,他做了一個錯誤決定,錯誤決定又死不了人,錯誤決定要承擔決定的後果。

你做決定,你最後要承擔決定的後果。


第三、說話用我開頭,不要用你開頭。

不要用你開頭說話:

“你怎麼又不聽話

“你怎麼又這樣磨磨蹭?”

“你就是不聽我的”

親子之間溝通說話,因爲我還有我的感覺,不要說你怎麼怎麼,老是用你開頭,孩子聽到的就是指責,時間長了,關係就沒法處了。

第四、做50%的傾聽者。

和孩子對話,你不要老是搶話茬,讓孩子說。

在一段對話裏面,你說50%,剩下的50%讓孩子說,假如你超過了50%,和孩子的談話就叫不及格,因爲大部分時間都讓你給表達了,沒有孩子說話的地了。

第五、講一拖三,講一個觀點拖三個證據,說話纔有人信,只講道理沒有用。

比如你看到,孩子臭襪子到處亂扔,你說:

“從這周的第一天開始,我觀察了一下,你第五次把脫下來的襪子扔到了你妹妹的枕頭上,從明天開始,媽媽不希望看到你繼續這樣做”

然後,再讓孩子感同身受一下,這樣說勝過大道理千百句的講。


第六條、最後30秒決定成敗。

你跟孩子談話最後30秒的情緒是怎樣的?就是你談話的總體的結果。

一開始談的還很和藹,你說:

“孩子,老爸有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最後吵起來不歡而散。

最後30秒就是這一次談話的最終結果。

無論如何,要讓談話的最後30秒,在開心,愉快,幸福,溫情的狀態下結束,結束的狀態最重要。

心理學實驗做出來,前面做什麼都沒用,就是到最後這個時刻,“我是開心的”,我就認爲整個過程是開心的,最後這個時刻不開心,我就認爲“整個事情都不開心了”,不管前面經歷了什麼。

跟孩子聊天,不管聊什麼,一定要記住最後結束那段時光一定是充滿溫情,充滿愛的。

怎麼和孩子談話?

漢堡包談話法,先表揚提出問題,再鼓勵,打人一下,愛撫一下,再摸一下,打一下,給個甜棗喫。讓孩子做決定,不要你做決定、講一拖三,講一個觀點拖三個證據,你說話纔有人信,只講道理沒有用、做50%的傾聽者、說話用我開頭,不要用你開頭,最後30秒決定成敗,一定要讓談話最後結束的時候充滿溫情,充滿愛,充滿幸福和安全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