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判斷力是如何形成的

記得我第一次意識到判斷力的重要性,還是身處第一份工作中的時候。那時我遇到了一個判斷力優秀的同事,經常搭他的順風車回家。在路上閒聊的過程中,聽他分析那些我們共同在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我很受啓發。從那時起,我就非常清楚,判斷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良好的判斷力必不可少。

這個月正好在做與提升判斷力相關的主題閱讀。結合近期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來寫寫這個話題。

首先,什麼是判斷力?它指我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分析,對事物的發展和他人的行爲作出準確判斷的能力。一個人的判斷力越卓越,就越能準確且快速地做出與實際結果吻合的判斷。這個能力不容小覷。畢竟很多機會就出現在實際結果明朗之前。

判斷力會隨着閱歷的豐富、思維的升級和格局的提高而增長。因爲判斷本身就是根據已知來推出未知,經驗是重要的參考。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就像我們經歷同樣的事,遇到同一個人,看到同樣的現象,每個人依然會獲取不同的信息,有的還甚至會截然相反。因爲我們無法避免地會根據自己的偏好和習慣放大一些東西,又縮小甚至忽略另一些東西,從而事物在每個人心裏就形成各種各樣的印象。而這經過加載了我們自己認知的信息,其實是我們進行判斷的基本依據。

說到這裏舉一個挺有趣的例子。前幾天我和我媽一起看《玫瑰之戰》,劇中袁泉飾演的律師終於能夠在律所留下來了,當她得知了這個消息,來到了公司樓頂的天台上。我當時說,她一定會沖天大吼,發泄一下。話音剛落,袁泉就“啊~~~”。我媽說,你是導演啊!我就樂了。其實我就是覺得情緒到了,這裏就該吼一吼纔對。

這源於什麼呢?源於我的共情,更源於我意識到自己和這個角色有相對類似的行事風格和性格特點。而如果我是這個角色,經歷了這樣的事情,終於拿到了留下的資格,我也會大叫吼出心中積蓄了許久的情緒。但如果換一個人,比如我媽,經歷了同樣的事情,她也不會這樣做。

那麼如果我們要判斷一個與自己不同類型的人面對已知的情況將會如何處理某件事情,除了讓自己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還得刻意考慮那個人本身的特點和習慣才能做出更接近實際情況的判斷。

因此,判斷準確的前提之一是儘可能多地收集信息並瞭解情況,然後通過全面地分析來進行判斷。如果不具備這一點,一切判斷就成了臆想般的猜測。結果不準不說,還會給自己徒增很多根本不存在的煩惱。

而且,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在進行思考和判斷的時候,會忽然間對自己產生質疑。就我自己的經歷來看,很多時候這樣的質疑都多慮了。我覺得在儘可能全面的分析後,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結論有信心。可以事後再去用結果不斷修正認知和覆盤細節來提升判斷力,但不要在判斷的過程中因爲心態的不穩而反覆搖擺,自我干擾。

昨天看到樊登老師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感受到了自己的負面情緒,就告訴自己,不要瞎猜。我覺得特別對。比如當一個我們在意的人一時沒有回信息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產生過多的內心波動,胡思亂想,給自己加戲。其實真沒必要,因爲幾乎所有的猜測都是錯的,並且一點用都沒有。

所以,別讓情緒干擾判斷也是一個重要的前提。當我們無法做到“置身事外”來看全局的時候,又如何能夠不失偏頗地判斷呢?這樣的時候,不瞎猜就是最明智的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