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B系統巴揚指法編配」

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寫寫這個主題。雖然這對於不演奏巴揚(鍵鈕手風琴)的朋友們完全無用,可這確實是我這一兩個月以來愈發重視並努力學習的事情。

在此之前我僅僅通過相對隨意的自學,即使也藉助了帶有指法標註的正經譜子或成熟演奏者的視頻來學習,還是有點不得要領,所以形成一些認知誤區並走了一些彎路。直到最近我有了專業老師可以一對一請教具體問題,才真正從觀念上重視起指法這個看起來很基礎的技術。

指法是巴揚演奏技術的核心問題之一,也是巴揚教學的重要科目,甚至一直貫穿至博士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指法,不僅可以減輕不必要的技術負擔、提高練習質量,還可以幫助背譜,並更準確、清晰的表達音樂,從而實現較高的音樂表現力。

相比鍵盤手風琴,也就是右手與鋼琴鍵盤排列一致的手風琴,巴揚的指法要靈活和複雜很多。主要原因如下:

常見的鍵鈕式手風琴右手鍵盤有五排鍵,自外而內依次爲第一、二、三、四、五排。第一、二、三排爲基礎音鍵鈕,第四、五排爲輔助音鍵鈕。即第四、五排鍵分別是第一、二排鍵的重複。這就使鍵鈕式手風琴在指法的組合選擇上更具有多樣性。

不得不說,雖然指法很重要,也不乏有一些規律可循。但真的沒有一本書能夠說清所有的細節,讓學習者讀了就可以無師自通。所以,尤其對於缺乏經驗的巴揚初學者,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在實現指法自由以前絕對至關重要。

下面彙總一些我親身遇到的典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

1. 琶音的指法

我是在正式出版的口碑還不錯的B系統巴揚教程上查到的我最初使用的這套淺綠色指法。當時還疑惑過缺少了拇指的幫助,這個234指接234指的跳動還挺難。後來被老師糾正才知道,只要換成紅色的指法,用上靠裏面的輔助鍵,一切迎刃而解。根本不存在失誤率的問題,順手得很。

這個例子也一樣,都屬於琶音的指法。我意外發現,調整到拇指開始的琶音指法後,銜接前面的樂句也更順了。這還是一個通過優化指法,大幅度降低失誤率的典型例子。

2. 三度雙音指法

圖中淺綠色的指法,是我第一次選用的方案。其實這個指法本身沒問題,也是三度雙音基本練習裏面給出的指法。但放在曲目中,它未必最優。因爲根據這個曲目的特點,速度不是特別快,雙音之間也不是特別連。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巴揚右手鍵盤本身的特徵優勢,用“下臺階”的方式,不同雙音用同樣的指法,從裏排滑到外排是更省事、更方便的做法。這也是三度雙音在鍵鈕琴和鍵盤琴上的一大區別。

3. 讓我一度懷疑人生的《小酸梅果》變奏段

我記得特別清楚,自學巴揚四個月的時候,我第一次練《小酸梅果》。彈過鋼琴的朋友一定不陌生,這個小曲子特別簡單。而在巴揚上,我卻覺得難於上青天。我當時很清楚問題出在指法上,還一度認爲這個曲子根本不適合巴揚來彈。

後來我有幸找到了另一版譜子和專業人士演奏的視頻,於是我按照譜子和示例視頻的指法,在學習巴揚整一年的時候又努力練過一遍。雖然小有進步,但我依然覺得挺困難。因爲只要連續彈兩遍以上,右手手背就會酸得不行。於是我又把它放下了,視它爲天敵。

直到我開始上課,第一次就想到了這個困擾我許久的例子,拿出來問老師。然後我才知道,這是一個巴揚指法設計的典型案例。不同的指法設計,竟會讓演奏難度有很大的差別,甚至連演奏的極限速度都會相差甚遠。

而且在此之前,我總覺得鍵盤手風琴和鍵鈕手風琴的右手有點互相影響,負遷移的地方很多。而從這個例子開始,我才愈發發現,其實它們之間能借力的地方更多。比如這一段基本按照鍵盤琴上的指法來設計,竟然也說得通。當時我真的有點驚訝,感覺自己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4. 今天新出爐的例子

這是我最近剛剛開始練習的一首小作品《意大利波爾卡》。在編排這一段指法的時候我又覺得有點抓狂。凡是這種基於音階的段落,其實在巴揚上演奏都多多少少都會比較麻煩,也格外需要費點心思去好好設計指法。於是我折騰了兩天(排了一天又驗證了一天),不乏那種好幾套指法反覆比較的小片段,才最終確定下來一套(除了個別地方外)整體還算順手的指法。

爲了避免練熟以後再大篇幅去改指法,我還是決定在這個節點和老師確認一下。結果他看過後給我打了20分鐘電話,帶着我整體過了一遍,然後我就發現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指法都被顛覆了。關鍵是顛覆以後真的更順了,嗷~

指法設計的學習急不得。隨着每次練習新曲目踩一些坑就能積累一些經驗。未來實現指法自由不是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