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聽書筆記:怎樣給專業能力上槓杆?

在婦產科當醫生,最大的挑戰就是轉變患者的理念,很多患者和家屬都認爲懷孕了就該多喫,否則就虧待了肚子裏的孩子。但是這恰恰增加了生產風險,每次他在手術室搶救巨大兒孕婦出血的時候,他都在想,看來,孕期的宣教做的還是不夠啊。其實醫院都是有針對孕婦的學校開放的,但是後來因爲疫情就不方便讓孕婦扎堆來了,那怎麼辦呢,吳龍想,也不能就這樣不管,於是他把更多的科普知識做成了視頻,放在了抖音上,沒想到就爆了。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用畫面,講故事

做知識類視頻,最大的優勢就是可視化,可以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於是他拍了一系列教人生孩子的視頻。我在這裏呢很難用語言去把它精準的表達出來,你可以去翻一下他的短視頻,一個男醫生,在視頻裏是怎麼親自演示生孩子的,細節拉滿啊。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演示可以非常的專業,能真實地幫助孕婦提前瞭解生產所必備的常識。這些視頻一發,沒想到爆火了。有不少粉絲說:看完吳醫生的演示,生孩子這事兒全明白了,生的特別有勁兒,教的是真好!

但是很快他就發現,要想轉變理念,光有演示還不夠,還要講些故事。比如你說你一定要控制好體重,但是很多人還是聽不進去,後來他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曾經一個孕婦懷孕期間胖了60斤,導致嬰兒太大,生的時候孩子的頭出來了,但是肩膀卡住了,孩子的鎖骨和孕婦的恥骨懟在了一起,最後導致嬰兒鎖骨下面的神經損傷了,這個胳膊就擡不起來了,造成了孩子的終身殘疾。這條視頻的評論一下子炸開了。大家都在說,“這麼嚴重,我再也不敢胡喫海塞了”,“我一定要控制好體重,一定不能讓孩子受傷”,你看,這樣的內容就真實的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從量變發生質變

聽到這,很多人會認爲吳龍同學這麼有影響力,是因爲趕上了抖音短視頻的風口,一下子就火了。其實我想告訴你,吳龍的成功並不是個偶然,而是一個從量變到質量的好例子。他早在2014年,就開始寫微博,2016年開始寫自己的公衆號,2017年開始做自己的社羣。他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從未停歇,所以,當短視頻風口來的時候,他才成爲了趕上紅利的那撥人。如果說,助力他起飛的那個槓桿是成功打造了個人品牌,那麼深究他的心法,就是一個人的努力和勤奮,他不是先拍一個視頻試試火不火,然後決定再做,而是一口氣拍了2000多條臨產指南的短視頻,從量變完成了質變的過程,如今吳龍拍起短視頻來,可以說是信手拈來。

吳龍跟我說,過去他認爲所謂的名醫只有一種,就是獲得了諾貝爾獎的那些人,或者院士專家教授。但是在現實中,絕大部分醫生都是默默無聞的,包括他自己,但是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把握機會,利用好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機遇,去影響和服務更多的人,也能成爲像吳龍這樣,成爲這個時代的另一種“名醫”。

袁翔

接下來我要給你介紹的同學,是深圳校區12期的袁翔同學。袁翔同學現在在一家投資公司工作。但他跟我們分享了一段他在2014年的創業經歷,我聽完之後,特別受啓發,這裏也分享給你。

袁翔當時做了一個什麼創業項目呢?他當時和他的大學同學,在合肥做了一個農產品推廣的項目,就是賣一個產品,老母雞。因爲袁翔同學發現,很多人對於正宗老母雞的雞湯,有強烈的偏好。但在市場上,雞肉品質參差不齊,很多雞可能還會被注射激素等等。基於這一點,袁翔就決定,做一個安全的、高品質的母雞品牌。他們當時做了非常精心的產品設計,比如雞從哪來,通過什麼包裝來送貨,還會在賣雞的時候,同步配好煲雞湯的竹鹽、寧夏的枸杞,甚至,還會配送煲湯的純淨水。

但是,這麼精心設計的產品,在剛開始的時候,銷量並不好。其實我們可以想象的到,作爲一個初創品牌,一點用戶基礎都沒有,你說你賣的是正宗老母雞,但客戶憑什麼信你呢?

所以,當時袁翔同學在很多高端小區門口發傳單,8、9月的天氣,驕陽似火,每天有的時候只能成交一兩單,而且還是那種好奇,買來隨便嚐嚐的客戶,根本沒法形成復購。20多天下來,袁翔的生意沒有一點起色。

那怎麼辦呢?袁翔想到了他曾經聽過的一節課,說客戶買東西啊,當然有很多種動機,但有一個動機是非常強的:就是他要看看和他差不多的人,買的是什麼東西,他就買什麼東西。所以,要能把轉推薦做起來,銷售難題不就有解了?

但是要做好轉推薦,就得跟用戶建立實打實的關係。於是,袁翔申請了一個微信公衆號,取名就叫做,洋蔥小胖。爲什麼起這個名字?因爲袁翔覺得,他得把個人和產品結合在一起,通過建立個人品牌,來帶動產品品牌。他給自己打造的人設就是,一個靠譜的,胖乎乎的農村小夥。希望通過自己這個形象,來讓客戶對產品也建立信任。

當然這可不容易,具體怎麼實現呢?接下來第二步,袁翔同學就在微信公衆號裏,編輯了一篇圖文,還拍了一個短視頻。在這篇文章裏,詳細介紹了自己是誰,爲什麼做這件事,這些雞是怎麼養的,經歷了哪些生產流程,爲什麼選擇透明的包裝,怎麼判斷母雞的品質等等等等。把自己的產品細節,進行了非常詳細的闡釋。但問題來了,一篇好文章,用戶看了,但他爲什麼願意轉發呢?袁翔做了一件事,告訴所有購買的客戶,只要幫忙轉發,就再送一盒土雞蛋。這也沒有什麼稀奇是不是?關鍵一步在這,袁翔同學會告訴客戶,你在轉發的時候,不用刻意說我們好話,你對我們的產品、服務有任何的意見,好的,壞的,包括批評,你都按真實的想法來發。

哎你看,就這樣一句話,效果馬上不一樣了。很多客戶覺得袁翔這個小夥子是認真做產品的,所以好多客戶覺得,不要那盒土雞蛋,也願意幫袁翔轉發。就這樣,他建立起了第一批穩定的客羣。

那接下來,就是經營這些客羣,提升復購率。

具體怎麼做呢?爲了讓用戶覺得自己是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隻顧着每天推銷的那種營銷號。他給自己立了規矩,朋友圈,只能有10%-20%的比例用來推廣產品,剩下80%都用來穩固自己的人設。怎麼穩固呢?他構建了三個方向,叫三個可。可憐、可信和可愛。可憐,就是要發一些自己生活中的糗事,比如摔倒啦,丟東西啦之類的。因爲完美的人設會讓人有距離感,經常有點小挫折倒一點小黴,會讓大家對這個人有親近感和憐惜感。可信就是讓客戶覺得這個人靠譜,怎麼體現這一點呢?在跟客戶接觸的每個細節,他都會展現自己的靠譜。舉個簡單的例子,他給自己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客戶發的消息,保證5分鐘內必須回覆。爲了做到這一點,他專門買了一個跟手機聯通的手錶,保證有消息震動的時候,自己能感知到。你可能也能知道,做到這一點,一點也不容易,反正對我這種有時候忙到要用意念回覆微信的人來說,聽到這個規矩,對袁翔同學立馬產生了敬意。好,最後一個關鍵詞,是可愛。這個不難理解,就是爲了讓客戶把對人的喜歡,遷移到對產品上。袁翔的客羣更多是女孩或者媽媽,於是他就養了一隻貓,平時經常發發養貓的生活,來打造自己的人設。

通過這些動作,很快,他和同學兩個人的創業小項目,就有了起色,後來,他每拿下一個客戶,平均就會轉推薦3個客戶,而復購率也高達60%。不過,聽到這,你會不會覺得,袁翔確實做得挺好的,但這不就是最近大火的私域運營嘛。確實是,但是請各位注意,這件事發生在2014年。你回憶一下,那個時候,微信公衆號裏,連微商還沒有興起,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還可以通過朋友圈來賺錢。但袁翔同學,已經通過打造個人品牌,來助力自己的產品了。

你看,我們說個人影響力,其實不是說你得是一個名人,或者你得是大公司大老闆才需要影響力。像袁翔這樣,做一個自己的創業小項目,影響力這根槓桿,都可以幫你撬動更大的回報。袁翔告訴我們,這根槓桿其實伴隨着他整個職業發展的歷程。在創業之前,他曾經做過中國移動投訴部的負責人,學到了怎麼跟人打交道的能力,後來創業,他把個人品牌和用戶運營結合起來,建立了自己的影響力。於是,當地有了很多企業瞭解到他,主動邀請他去操盤更大的品牌,服務了1億量級以上的客戶運營。這些經歷又被一家投資機構知道,主動邀請他成爲助理副總裁。你看,我們總說35歲焦慮,但從袁翔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個人影響力這根槓桿,幫助他從一個臺階躍升到下一個臺階,這個躍升反過來又壯大了他的影響力。就這樣一個臺階一個臺階,這就像是一個三級火箭一樣,幫着他的職業發展道路走得更遠。

常亮

今天我要給你介紹的第三位同學,是來自北京校區的常亮同學。他既是高研院2期的同學,同時也是11期的同學。

常亮同學,是一名從業二十多年的專業律師,現在是北京嘉善律師事務所的創始人。但在創業初期,他最大的挑戰,就是客戶來源問題。你想,一個初創的律師事務所,沒什麼知名度,本身客源就不多,即便有客戶,大多也是一錘子買賣。

因爲這類客戶大都是熟人推薦,一般都是企業遇到了棘手問題,需要律師“滅火”。但這就存在一個問題,企業有麻煩了纔想起你,沒問題的時候,就不會聯繫你。這就導致,這些客戶你就是把他服務得再好,也未必有下一次合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作爲律師幫企業防範風險,用常亮的話來說,就是做企業的“剎車片”,但是風險,往往都要發生在未來,那律師事務所的價值,對企業來說,感知就沒有那麼深。

怎麼擺脫這種被動局面呢?常亮想,滅火器和剎車片,都沒法直接給企業創造價值,企業當然就不夠重視。那自己有沒有可能變成一個發動機,成爲一個推動企業增長的角色呢?

於是,常亮梳理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律所定位爲公司股權律師,專注於股權結構設計、股權糾紛解決。你看,有了這個定位,對於企業來說,這家律所能創造的價值就完全不一樣了。

但問題就來了,定位是很明確,問題是怎麼讓客戶感知到呢?

常亮找到的方法,是做知識輸出。通過知識輸出的方式,建立客戶對自己的認知。

說起來,這事跟得到高研院還息息相關。2019年的時候,常亮當時還是一家公司的法務人員。他在老闆的推薦下,報名了得到高研院。在高研院,有一個固定環節,就是打磨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產品,並且分享給全班60多個外行同學聽。

這對常亮來說,其實是破天荒頭一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那個時候其實比較內向,沒什麼太多表達機會,甚至當時連正裝都不常穿。

但在得到高研院,打磨教練幫他打磨了一份演講,叫做《怎樣做好一份人生清單》,講的是,一個非常重要但有些敏感的話題,人生總有一些突如其來的意外,你怎麼通過立遺囑來做好風險防範。這個話題在當時引起了很多同學的共鳴。他的演講,也被推選上了畢業典禮演講。後來還上了北京校友精品分享會、上海畢業典禮活動分享等等。在不同場合分享這個演講之後,很多人就主動來跟常亮諮詢,怎麼立遺囑,怎麼做好自己人生清單。

從這件事以後,常亮突然意識到,知識輸出這件事非常重要性,非常有價值。它其實是在幫你清晰你在用戶心智中的定位。從此,常亮開始了自己的輸出之旅。他在得到App上知識城邦不定期更新筆記,現在已經發布了三千多條知識筆記,二十多條得到錦囊。他在高研院不同的校區和社團做演講分享,後來被中石油、中糧、中海油等央企邀請去講課,他從一個不善言辭的人,變成了一個業內有知名度的講師。再後來,他開始寫書,他的新書《動態股權》,也被得到電子書收錄。截止到現在,他已經出版了四本書。後來,還被邀請到《今日說法》《北京青年報》做普法分享。

有了這些知識產品之後,常亮同學被更多人看到,更多人開始知道,有個叫常亮的律師,在企業股權法律服務這個領域非常專業。那常亮他們律所,就不需要再去辛辛苦苦拉客戶,而是有了越來越多主動找上門的客戶。最近常亮就跟我分享喜訊,有一個得到高研院的同學主動找到他,他剛剛幫這個同學處理完一個案件,也拿到了百萬級的律師費。

你看,常亮同學的成長之旅,給我們充分展示了什麼叫做給自己的專業能力上槓杆。通過知識輸出,建立個人影響力,常亮完成了從一個公司法務,到一家律所創始人的跨越,他的律所的業務也突破了常規企業法律服務,變成了一個幫企業創造價值的發動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