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听书笔记:↗纸张如何改变人类社会?

一个便宜、充分供应的书写介质,必定会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经济的方方面面,只是一开始慢一些而已。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记账。比方说你要记录每月的成本和销售,如果纸很贵,那你肯定不舍得按成本和销售、已付和未付,或者月份等参数做分类表。一张羊皮纸,密密麻麻做个流水账,顶多也就是这个了。纸便宜了,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才成为可能。

做账的时候加个时间参数这有多重要,今天的我们已经体会不到了。布尔斯廷就说:“钟表被发明出来之后,什么时候该吃饭,肚子说了就不算了。”在有钟表之前,大家都觉得,你把活干完了,结果我满意,那我才付钱。但是这样的雇佣关系只适合简单计件工作,时间长的、对结果造成影响的因子多的雇佣关系,凭结果付费就不适用了。

所以,只有老板在账本里加入了时间参数,他才会产生单纯购买劳动者时间的概念。而这,正是产生复杂雇佣关系的基础。

做生意如此,市政管理也是如此。比如布鲁日市政府做一个每月出生人口统计表,三月份整个城市只生了一个娃,那他也得占整整一页纸。

搁羊皮纸那会儿,英格兰国王看上一本写在小羊皮上的《宇宙志》,得用一个有八套犁具的大农场才换得回来,哪里舍得做什么登记表格呢?

闲话少叙,上一期结尾讲到,便宜的纸和印刷术一结合,在欧洲卷起了惊涛骇浪。其实在我看来,小说还是诗歌什么的,这倒是小事。纸要通过两种形态,才让这个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是纸币,另一个是报纸。

纸币的出现

咱们先说纸币。在几千年的货币史中,货币的信用一直来源于币财本身的稀缺性。金币为什么值钱?因为金子本身值钱,道理很简单。纸币可不可以有呢?当然可以有,因为纸币的实质是个借条,国家发行纸币,其实就是在向所有人借钱。

你把钱借给某人的时候,你当然要确保自己有能力收回自己的借款。现在国家发行纸币了,向民众借钱了。那么,民众能不能拒绝纸币?对不起,没有这个选项。

法国大革命期间,国民议会以没收的教产作为抵押,发行的纸币叫指券。虽然有真实的地产和房产作为抵押,但两年后,指券就失去了一半的票面价值。五年后,指券就变成了废纸,价值为零。

英国作家托马斯·卡莱尔当时就刻薄地说:

所以现在,只要破布还存在,就不会缺少通货。至于是否有商品在此基础上流通,则是另一个问题。

伊尼斯的观点

说完纸币我们再来说第二个:报纸。

要讲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介绍一下前面提到过的一位学者,哈罗德·伊尼斯,他是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和经济史学家。

伊尼斯有多牛呢?麦克卢汉曾经谦虚地说,他的著作不过是伊尼斯原创思想的一个注脚而已。

伊尼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认为,长时间使用某种特定的传播媒介,会以某种方式对被传播的知识的形态产生影响。”

你看,麦克卢汉最著名的洞见“媒介即信息”,不就是伊尼斯这句话的极简版表达嘛!“媒介即信息”朗朗上口这不假,但说到思想的原创性,这个荣誉要归于伊尼斯。

那么关于纸,伊尼斯又是个什么观点呢?他说:“传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同时决定经济史和政治史发展方向的历史常数。”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伊尼斯说,以前文字都是写在羊皮和泥板上,刻在石头和金属上,这些承载文字的媒介都很重。这里的“重”,不光是指沉重,也指贵重。沉重也好贵重也好,都不容易流动。

所以,由重媒介承载的文字,就帮助人们进行“历时性交流”,也就是与古人交流,信息的样式和功能,就偏向于存储而不是流通。

如果是把文字承载于轻媒介,比如纸,这个时候,信息就倾向于在同一个时间截面的空间中传播。信息的样式和功能,就偏向于流通而不是存储。

咱们不扯石头青铜这些,就拿纸来说事儿。伊尼斯说:

如果纸贵,那么人们就倾向于和古代人说话,信息沿着时间轴传递。这个时候,媒介表现出时间偏向。

如果纸便宜,那么人们就倾向于和同时代的人说话,信息在空间中弥散。这个时候,媒介表现出空间偏向。

伊尼斯进一步说,古代文明,宗教和王权总是纠缠在一起,分不开。宗教总是与重媒介联盟,修个庙啊,修个金字塔什么的。而帝国却总是与轻媒介联盟,比如莎草纸和纸。古代帝国兴衰的奥秘,就在于媒介在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二者之间保持平衡。

用伊尼斯的这个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古埃及帝国的不成功和中华帝国的成功。

埃及帝国不成功,是因为虽然他们最早发明并广泛使用了莎草纸,但是莎草纸却并没有被法老用于行政管理,而是被祭司垄断,弄成《亡灵书》骗钱去了,把埃及弄得还不如没有纸呢!

而中华帝国之所以成功,不仅仅因为浆纸比莎草纸便宜,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纸是为帝王,不是为宗教服务的。

这个理论还可以拿来解释,为什么古罗马历任皇帝怎么都剿不灭基督教。罗马帝国行政系统用卷纸,单面写字,基督教传教用册书,两面写字,便宜一半。

你看,以前我们聊基督教为什么成功,说它只立文字不立偶像,从而保证了一神教特征的延续。现在用伊尼斯的理论,又得到了一个新解释。哪一个解释更靠谱呢?用单一变量解释复杂问题,有很大的风险,错的可能非常大。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用这个办法呢?这个问题我们在《好书榜》介绍戴蒙德的《剧变》里讨论过,忘了的同学可以回去复习一下。

扯远了,这说的是伊尼斯关于媒介的两个偏向。简单说,媒介越贵,就越偏向时间;媒介越便宜,就越偏向空间。那么,伊尼斯这个解释对不对呢?你问我的话,我不完全同意。

报纸带来的问题

伊尼斯其实说的是,承载于便宜媒介上的文化最终会获得传播的胜利,基督教用纸便宜一半,就成功了,麦克卢汉不也是这个意思吗?

那你说,报纸够便宜了吧?问题反而出在这里。昨天的报纸简直就像昨天的剩饭,这就造成了信息与时间的割裂。读报纸的人和读书的人就像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前者丝毫没有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关于报纸,卡莱尔也说过同样精彩的话,他说:“纸来源于破布,并重新沉入破布的王国。报纸读一遍之后,就像破布一样被扔掉了。”

报纸太便宜,导致的结果就是媒体人对底层民众毫无原则的迎合和煽动。还记得凯撒的那个《每日纪事》吗?随着报纸的出现,西方精英阶层失去了影响力,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悲剧。比如一战以前的法国、俄国和德国,无良媒体为了多卖几张几分钱的报纸,毫无底线毫无顾忌地煽动好战情绪,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死伤上千万人的灾难性后果。

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这本书里就说,传播技术普及了以后,人们反而沉迷于这碗“迷魂汤”,在平庸和麻木中不能自拔。在我看来,相比于麦克卢汉和伊尼斯,还是波兹曼靠谱些。在媒介便宜到免费的今天,我们似乎更应该珍视传统,更需要牢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诲。

那么,既然我不完全同意伊尼斯,为什么我还要费这么大的篇幅介绍他呢?有这么三个理由:

第一,选一个对立的观点对照着看,对于你理解事情的内在逻辑反而有更大的帮助。伊尼斯能不能帮助你深刻理解纸的文化史,这个很重要,他对不对,这个一点儿都不重要;

第二,就好比吃饭。穷人讲究营养,富人营养都过剩了,吃饭就只图个口味。读书如果只为知道个结论,这个就像穷人吃饭,读书为了领略思辨之美,这个就像富人吃饭。伊尼斯的思想充满了思辨之美,这是我推荐他的原因;

第三,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万一我是错的,人家伊尼斯是对的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