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生來翱翔天空,不是爲了躲槍子

3個月前寧波疫情反彈,我加入到社區志願者行列,從6點_10.點30社區喇叭公放24小時檢測。


其中有一位70_80歲的老者插隊,身旁人勸阻未果並開始罵罵咧咧,繼而保安下場維持秩序,從情緒發泄到人身攻擊吐唾沫並進一步言語惡劣產生互相之間的推搡。


我在一旁從觀察、勸阻、決定動手了消耗大約5分鐘,期間我和同爲志願者的女生表達了事態可能升級,我要把老人與保安隔離開的行動,並尋求她們的協助。


她們只要耐心聽老人的情緒,並攙扶老人往隊尾挪步,期間可以適當性的和老人一塊說保安的不是以讓其感受被理解加速老人的情緒緩和。


於是便各自纔去了行動,我負責把推搡中的老人和保安用力量分離並全程緊緊控制着1米8的保安的雙手並往測試點外圍拉扯。


其間勸說:“30_40的人了還跟老人一般見識點什麼?一會他身體但凡有點問題的出問題誰都不好過,你也上有老下有少的多點忍耐對自己家人負責”,期間保安和書記都下場拉人,並恢復平靜和現場測試的秩序。


從出問題到問題妥善解決總共耗時15分鐘。


即剋制了事態的進一步升級,老人也在看似不經意間遵守了秩序,所有排隊者的時間價值得到了尊重,醫護者也按時的完成了檢測工作。


很多時候值得思考的從來都不是該不該出手?而是爲什麼一定要出手?出手後怎樣全身而退?假設最不理想的後果呈現可否接受?(職場中同理可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