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圖式故事,掌控人生劇本

你有沒有一些童年經歷,讓你形成了某些鮮明的人格特點,成年後才意識到嚴重影響和制約你的人生髮展?

我就有。我出生在80年代的雙職工家庭。父母在讀書的年齡碰上了“十年動亂”,沒正經上過幾天初中就趕上招工進了縣城的工廠。身爲長子長女的他們組建家庭後,同時肩負着贍養父母,扶助弟妹,養活自己,經營家庭等各類重擔,加之從上一輩傳承下來的節儉,把緊巴的日子過成了“算計”。

在我的記憶中,開口要錢買小冰棍,小零食,文具,書,幾乎沒有成功過,過年的壓歲錢總會以“你收到的都是我們給出去的呀”爲由收走;讀小學,早餐配額一定是1元,中學午餐配額一定是2元,零花錢?不存在的;父母從不會和我交流家裏的經濟情況,甚至羞於談錢,唯一記得的關於錢的話就是:“我們起早貪黑節省一輩子,啥也捨不得買,沒錢給你”;進入21世紀,我上大學每個月生活費家裏的計算是:早餐2元,午餐4元,晚餐4元,一個月300元,從小沒支配過錢的我手上一拿到生活費就會迅速花光。小考時,父母答應我考上重點中學獎一輛自行車並去北京旅遊一趟,至今還記得六年級我學得有多拼命,晚上做夢都夢見天安門,可真考上了縣城最好的高中,父母一句:“沒錢,別去了!”,讓我把這件事記到現在。

這些童年經歷使我形成了兩個特別明顯的人格缺陷:一、毫無金錢觀念。手上有錢花得毫無節制,用現在的話說叫財商極低;二,說話做人不負責任,不守承諾,不守信用。

因爲這兩個性格缺陷,我大學畢業後,在社會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毒打,纔有意識去彌補,過程中全是艱辛和血淚。


在心理學入門鉅著《津巴多普通心理學》有這麼一段話解釋了我的這兩個人格缺陷的來歷:

我們可以把人格看作動機,情緒和感知模式的默認設置,以及我們在理解自己和世界的過程中習得的圖式。

圖式就是存在於記憶中的對外在事物的概括性認識,它影響人們對信息進行加工並指揮人們按照特定方式和程式去採取行動。例如我從小形成的前關於錢的圖式是:錢可以買東西,但我很缺,渴望花錢成了我的默認設置,所以一旦我有支配錢的機會,毫無規劃意識,想花就花,買東西只問想不想,能不能,從不問值不值;父母不兌現去北京的承諾,讓我習得的圖式是:承諾不需要遵守,可以隨意更改,使得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隨口答應卻不兌現成了一種常態,沒有責任的概念,完全是不靠譜的典型。

深植於大腦中的圖式,就像操作系統的後臺,當外界對系統輸入信息,這個後臺會自動給大腦講一個故事,並生成一個劇本,指揮系統按照劇本演出來。

有一個男孩,出生在政治世家,小時候家道中落,父親欠了這一輩子都還不完的債,經常被當地人嘲諷和唾棄,這段經歷讓他形成了鮮明的性格特徵,第一,非常害怕失敗,第二,渴望獲得認可和愛戴。

後來他不斷進取,拼命工作,當上了美國的副總統,並在時任總統遇刺後,臨危受命繼任總統。而實際上,正是因爲害怕失敗,本來他們黨派當選總統的本應該是他,他在決定競選時猶豫不決,一拖再拖,後來遇刺的總統約翰·肯尼迪才被他們黨派的大佬們指定爲總統候選人,這個男孩就是林登·約翰遜——美國曆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之一。


爲什麼呢?因爲他固化的圖式不斷講着“怕失敗”和“渴望愛戴”的故事,生成的劇本,使得他在當總統期間發動越南戰爭,從1965年派出3500名美軍到1968年,美軍在越南增加到55萬,又因爲戰爭一直無法獲勝,不得不欺騙媒體和民衆,甚至不惜通過借款來應付不斷飆升的軍事開支,最後發現連這場戰爭的導火索都是林登·約翰遜撒的彌天大謊,美國民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立起來的強大自信,經越戰一役蕩然無存,年輕一代對國家、對總統失去信任,反戰情緒非常高昂,這一切都源自於林登·約翰遜的圖式故事。

如果人們總是被不好的舊圖式控制,那都會像林登·約翰遜一樣慘淡收場,好在這些後臺設置可以更改、替換、升級。如何改寫自己的圖式故事,進而掌握自己的人生劇本呢?

第一,學會改寫與情緒有關的圖式故事。

人的情緒幾乎都是一觸即發的,原因就是大腦後臺安裝了好多先天直覺和後天形成的圖式,他們就像槍的扳機一樣,外界對我們的刺激只要觸碰到這些扳機,大腦自動就會給我們生成一個故事,緊接着身體馬上就會分泌像腎上腺素一類的激素,於是產生的情緒並隨之按照該圖式指定的劇本行動起來。

比如你正開着車過一個路口,聽着音樂和同伴聊着天,突然一輛小電驢從視野外衝進你的行駛路線,你會非常迅速地切換成緊張模式,腳踩上剎車,車子減速,小電驢險險地從車頭擦過。你邊平復着砰砰跳的心臟,邊罵着那個不要命的小電驢,這個過程都是在全自動的情況下瞬間完成的。

即使面對同一件事情,人們後天形成的圖式也會因人而異,情緒也會有所不同,有些人覺得沒事有些人不喜歡,但也可能有些人會情緒反應非常激烈,爲了不被固有的圖式控制,尤其是那些會產生不良後果的情緒出發圖式,必須學會改寫圖式故事,

改寫圖式故事遵循“意識——識別——分析——探尋”的路徑,每當情緒來過以後,有意識的把它記錄下來,寫出情緒誘因,然後試着找出背後的圖式故事。

每次記錄情緒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這是什麼情緒?導致它產生的外部導火索是什麼?

2,我的圖式故事是什麼?

3,可以有哪些更好的圖式故事呢?

經常練習不斷堅持,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同類事情,舊的圖式故事不會那麼快的跳出來,甚至已經可以直接啓用新的故事來應對。

比如有一次我網購的貨物出了問題,於是我和客服溝通,他非常不講道理,而且愛理不理,我當時就很生氣,於是把情緒記錄下來,我寫道:今天我跟某某客服溝通,遇到了一件不開心的事......

第一,我生氣了,情緒誘因是客服不講道理,而且愛理不理。

第二,我的圖式故事是我花錢消費,但這個客服不尊重我。

正視情緒誘因後,我仔細思考:遇到同樣的事情,有些人可以一笑而過,爲什麼我會生氣呢?如果我和他爭吵,我生氣的時間會更長,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嗎?並不是,只會更糟。第三,嘗試改寫圖式故事,那個售後不講道理,是不是因爲他那天心情特別糟糕,可能發生的很倒黴的事,可能和家人吵架了,甚至家裏出了什麼事讓他無無心工作,或者他還沒有受到很好的培訓,只是做了他當前能做到的,和他尊不尊重我,沒有關係,爲什麼不改寫成爲“每次和不講道理的人打交道都是一次有效溝通的練習”,解決我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能幫助到他,這樣是否對我們都更好呢?

一直這樣刨根問底,積極尋找答案和解決方式,建立新的圖式故事,也就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等這種記錄越來越多,新的圖式故事積累成自動反應,再碰到不尊重自己的情形,我就會反應出“訓練有效溝通的機會來了”的圖式故事,就不會再生氣了,而是練習的欣喜。

第二,用“和而不同”取代“二元對立”

所有圖式中,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最爲常見,就是以簡單化的,絕對化的,極端化的方式給自己講個故事,不是對就是錯,不是好就是壞,不是愛就是恨,不是贏就是輸,不是天堂就是地獄,不是你的就是我的,沒有中間地帶,沒有折中。

《中庸》指出:萬物相遇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第三十章),意思是說世界萬事萬物是互相滋育的關係,是大家好,纔是真的好,不是非此此即彼,我贏你輸,更不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零和遊戲,世界萬物運行的規律也是同時存在,共生共榮共行的,不是相互對抗,相互抵制,相互衝突的關係。

因此,在現實中要允許不同的聲音、主張、觀點的存在,不能因爲對方沒有按自己的期待的圖式和劇本來表現,就啓動對抗模式。

怎麼做呢?孔子認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真正的君子在面臨不同的主張和看法時,能夠自覺的學習和吸納,從而在這種學習和吸納的中生成更合理的圖式,而小人則是主張簡單的追隨和模仿,喜歡黨同伐異,認可一方就排斥另一方,接受一個就不接受另一個,沒有成功就是失敗。

所謂“和”,就是中和,不偏不倚,從容中道,平衡而和諧,不絕對,不極端。

《道德經》指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有對立的兩面,同時存在,偏向任何一方都是不合適的。

比如我3-6月,用了100天,從170斤減肥到140斤,沒有狂運動,也沒有節食,而是調整飲食結構,每頓三大營養素都要有,每頓都要喫,不捱餓,減少碳水攝入,適當運動,保證睡眠,綜合各種飲食法的底層規律,制定自己的飲食計劃和食譜,整合各種健身方法和自己實際情況相結合,制定符合適應自己的居家健身規劃。即使到了七八月份,由於工作原因,我沒辦法健身和每天自己做飯,我已經調好了飲食習慣,學會了營養平衡,因此這兩個月沒有出現體重反彈的現象,我用的方法就是和而不同,不採取任何一種極端的方法,而是綜合考慮和吸收各種方法的精髓爲我所用,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飲食和鍛鍊路徑。

第三,修煉自己的道心。

《尚書·大禹謨》有一句話: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被南宋思想家朱熹視爲儒家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的十六字心傳。

我只講一下對“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淺見。《尚書》是一本古代政治家語錄,“謨”用現代的話講就是領導人講話,大禹謨就是大禹講的話,他說人性分兩種“人心”和“道心”,所謂“人心”就是指追求自己私慾和妄念、貪得無厭的心,那種看見利益就起心動念,就想據爲己有的心;所謂道心就是,人性中本來就有那種純淨的心,良知的心。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是想告訴人們,人性中的慾望之心,大部分是危險的,是讓人墮落的,可是呢,人性中的良知之心又是那麼的微小。坦率地講,我看到這句話,無比的認同,我童年經歷形成的兩個性格缺陷,只是我“人心”中挑出了講的兩個,紅塵之人,誰不是在“人心”和“道心”的共同驅使下,滾滾向前。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中,有關“道心之微弱”不能戰勝“人心之危險”的事例,可謂比比皆是。

我曾經聽一個學者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炎炎夏日的傍晚,在風景非常秀美的小山谷度假的幾個大學老師們,發現民宿前清澈見底的小河中有一羣20幾歲的小年輕,在河裏戲水,於是也紛紛下水游泳,這個學者遊累了坐在河邊樹下休息,不一會,另一位50多歲的教授也從河中上岸,閒聊之下,問道:我不是學中國思想史的,每次看書看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危就很費解,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名學者在那個當下抓住了教授的一個細節,說到:“老兄,你看哈,你和我在聊天,但是眼睛一直不自覺地瞟向河中的小年輕,就是你的人心,而你想看又不敢看,就是你的道心在起作用。”那位教授一下子就明白了什麼叫人心,什麼叫道心。


一個人在能改寫引起情緒的圖式故事,也能用“和而不同”的圖式去理解這個世界,還需要不斷地修煉自己的道心,孟子曾經講:“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就是想告訴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惻隱之心,都有一份良知和浩然正氣,可問題的關鍵,面對人生種種考驗和誘惑,怎麼樣才能永遠不丟掉自己的赤子之心。

個人的觀點是:多讀書,讀好書,讀經典的書,讀那些經過時間的篩選還存在於世的書,用和而不同的智慧去讀,在現實中去實踐,修煉自己的道心,把微弱的道心煉強大,形成可以抗衡“人心”的圖式。

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我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籍,慢慢認識到,西方建立的心理學體系就是想用科學和量化的方式去度量“人心”;當我看了很多歷史類的書籍,慢慢發現,世上的事情,沒有新鮮事,除了表現形式不一樣,裏面的規律是一樣的;當我讀了很多思維類的工具,慢慢去感受自己思考的方式,纔會感知圖式的運行方式;當我讀了很多中國傳統經典之後,慢慢發現,中國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需要在人生閱歷中不斷覺悟,在實踐中不斷錘鍊,才能讓道心做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圖式,每天講着故事,編着劇本,和自己和世界互動,講好你的圖式故事,生成掌控人生的好劇本,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