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甜 來點鹽

【1】緣起

那天看電視劇,劇情中的小孫子說菜不好喫,沒有味道。奶奶一邊哄、一邊問,怎麼不好喫?這不是你喜歡喫的?爺爺問奶奶是不是忘記放鹽了?正起身要去拿鹽。

奶奶看了爺爺一眼:醫生的話你都忘了,還老說養生養生的,少喫鹽不知道嗎?爺爺反應過來了:哦,哦,想起來了,少喫鹽、少喫鹽,健康、健康。

說着話,爺爺夾了一片菜,放在嘴裏慢慢體會:哦,哦,放鹽了,淡淡的,味道剛好,剛剛好。

小孫子看着兩個人問:放鹽了菜就好喫?爲什麼要喫鹽呀?動物園裏的老虎是不是也要喫鹽?飼養員叔叔阿姨給它們放鹽嗎?放了鹽是不是老虎的食物味道也就好吃了?

小孩子的問題就是多,總是異想天開的,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

不過想想,小孩子問的也對,也是這回事。我們捋一捋,比如山上的老虎、草原上的獅子有鹽喫嗎?它們需要補鹽嗎?還有森林樹上跳躍的猴子,它們需要弄鹽喫嗎?如果它們需要,在哪裏去獲得加點鹽的渠道呢?

用我們進化了上千年的大腦仔細一想,動物應該和我們一樣,它們也是需要鹽的,不能缺了鹽的。

當然動物自然有自己的辦法,大自然是神奇的,給了世間萬物延續生命的密碼和魔法,即使一個小蟲子也有自己的辦法。

鹽是地球上萬類不可缺的,就像這空氣、陽光。只是鹽比這空氣陽光還要可貴,因爲鹽需要我們去生產、去尋找,很少有天然而在鹽礦,鹽大多是融化在滷水裏,需要人們去提煉,而空氣、陽光不需要。

空氣陽光自然而來,而鹽跨越了幾千年,融入我們的歷史、文化、經濟,邊關風雲、民族融合。

一本老的很的古書,別人讀過,我沒見過,更沒有讀過,人家說這本書名爲《漢志》,就這個書上寫着:鹽爲命根,萬物之靈,通宇宙之物寶。

這本書我是沒有看過,也沒有見過,即使見過,也可能是看不明白。反正拿來就行,相信就行,重要的是相信書上就是這麼寫的。

我也不知道那裏來的精神,決定順着電視劇裏小孩子的提問,追尋一下這“鹽”的歷史、故事,以及我、我們與鹽的那些曾經往事。

【2】傳說

傳說一:喫鹽是因爲生命誕生於海洋

天下大雨,廣袤荒野的一處窪地積滿了水,後來也許連通了的地下泉水,這汪水存在了好久好久。風吹日曬,鳥兒飛過,蟲而爬過,有人走過,竟然發現裏面有魚兒在遊動。

廚房裏的食材放久了,竟然神奇的生長出了麥牛、蛾子等小昆蟲,沒有人專門放蟲卵啥的,這些小蟲子是怎麼產生的?想想很有意思的,感覺像是神話傳說。

世界的事情就是這麼神奇,似乎充滿了傳說,比如:地球。聽說,地球誕生在40多億年前,地球最開始的狀態是個火球,到處噴發岩漿、到處是火山,傳說這個火球狀態、岩漿噴發狀態持續了數百萬年、數千萬年、上億年。

再後來地球又開始下暴雨,斷斷續續,歇一陣、下一陣,這一下就下了上萬年、幾十萬年、上百萬年的。

再後來地球變成一個冰疙瘩,成了一個藍色大冰球,地球冷凍期聽說上百萬年、幾千萬年。

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好久,才消停下來,纔給生物出現創造了和平條件。只是出現一次生物大爆發後,地球就開始變得有些暴躁,或者和外星球相互聯手,摧毀一次,到目前爲止,地球上共發生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我們屬於地球上的第六次生物大爆發,既然前面五次滅絕都是真的,會不會有第六次呀!好嚇人呀!不過我們也就聽聽就行,因爲明天不可能發生,還是操心明天給老闆的作業寫好了沒有。

總之地球總是水深火熱的,地球的脾氣總是不太好,心情好、性格溫順、慈眉善目的時候不多。

目前,大概我們正處於地球心情好的時段,不知道這個時段會有多少萬年。

以上知識來自閱讀記憶,記憶有可能不準確,但大致內容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人類和地球上的萬物是地球上存在的第六代、第六次的生物,也是地球上生物最繁榮發展的高文明階段,但是不管那一階段,生命都誕生於海洋。

爲啥我們人類、小貓小狗等等都需要鹽,因爲我們都來自海洋,喫鹽是我們保留海洋記憶的一種方式,或者說盡管我們脫離了海洋,但曾經最原始的海里生存的基因寫進了生命密碼中了。

以上這些故事,真的就是想傳說一樣,好奇幻、好神話,全憑相像,怎麼說,怎麼信就完了,就像我們看《西遊記》時,覺得這好像是真實存在一樣。

傳說二: 鹽的祖師爺、鹽宗名爲夙沙

通過一番雲裏霧裏,我也沒太整明白的神話一樣的故事,大致描述了爲啥地球萬物爲啥需要鹽。當然,從科學角度解釋,到處都是權威觀點,我不敢狗尾巴插草了,我主要是薰染烘托氣氛的。

既然人要喫鹽,怎麼採鹽呢?

最初的原始人憑藉這生命直覺去補充鹽分,到了部落時代,聚集時代,再憑藉生命直覺人類是不能繁衍生息的,必須有一個偉大人物肩負起歷史使命,給大家造出鹽來。

傳說,后稷爲農耕始祖,五穀之神,他教萬民稼穡,開創了華夏文明農耕的起源。喫茶的大致能道出陸羽,陸羽開創了中國人喝茶的新的時代。

那麼是誰,解決了人類喫鹽的大問題,從此可以穩定的獲得鹽的來源。

山東省公佈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中,“鹽宗夙沙氏煮海成鹽”在列。這是官方的發佈的消息,具有權威性,也表明這一說法是有依據的。

就像電影紅高粱裏的爺爺撒尿在酒缸裏,一次惡作劇竟然釀出了好酒一樣。夙沙氏煮水成鹽是源自一次失誤,一不小心,鍋燒乾了(那個時候應該是土陶器),然後留下一層白色的粉末。

富有科學精神的夙沙氏小心翼翼地用指頭蘸了一下,味道不錯。這給了夙沙氏動力,使他勇敢地往前,再大膽邁進了一步,用肉蘸了這個白色粉末,哇!太好喫咧!好喫的想哭!於是,華夏神州開始會煮鹽了。當然這個時候還沒有鹽這個字,先有東西,後起名字。

傳說三:河東地區曾經有一場諸神大戰

山西運城位於黃河東面,歷史上常常稱呼這裏爲河東地區。今天走在運城大街小巷,我們也能發現當地的文化元素裏少不了“河東”二字,而且河東經常會成爲運城的代稱。

運城這地方有個鹽湖,鹽湖當然產鹽,如今不光產鹽,而且更是旅遊景點,運城鹽湖爲4A級景區,被譽爲中國死海。在運城市還有一條仿造大唐不夜城建造的盬(gu)街,盬就是鹽池的意思。

穿越幾千年歷史煙雲,時光向公元前的前面倒流,那個時候中華文明的最燦爛的地方就在河東地區,夏、商均在此建都,只是到了周朝,文化中心開始西遷。

河東是一片神奇的地方,寫個小插曲,我也是查詢資料時偶然看到。

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這就是河東聞喜縣的裴氏家族。這一家族從秦嬴政時起,瓜瓞綿綿、人才輩出,跨越千年,將相接武,代有偉人,確實是中外歷史上的一大奇觀。毛主席一生讀書頗多,他老人家也知道裴氏家族的事情,他用“千年榮顯”四個字對裴氏家族做了肯定。以後,咱們有機會一定要去天下裴氏之宗族所居——裴柏村,去看看,看看人家咋個薰陶、教育娃娃的,怎麼就出了那麼多能人、名人呢。

傳說我們的先祖、神仙級一樣的人物,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在河東大地上開創過事業,雄赳赳地走在隊伍的前面,帶領部落的人們向前、向前。

黃帝、炎帝、蚩尤這三個神仙是同一個時期的。這三個神仙之間經常鬧矛盾,動不動因爲地盤、打獵、放牧等等問題大大出手。誰也不聽誰的,黃帝和炎帝兩個也經常是苦戰、大戰。

歷史傳說中的炎黃上古之戰——阪泉之戰,描述地非常慘烈,死傷無數,血流成河,血河上面漂滿了兵器。這場戰爭打了三年,後來黃帝把炎帝活捉了,黃帝問炎帝,服不服,聽不聽話。炎帝說,我服了,不打了,我挺你,咱倆合村並竈。於是黃帝和炎帝成了一個戰壕裏的,但是蚩尤很不服氣,論資源、論影響力,黃帝都不如他。

後來,黃帝又和蚩尤進行大戰,史稱逐鹿大戰。這場大戰也是昏天黑地的,足足大戰了八九七十二減去一場次,風雲雨各路神仙都參戰了,連天上的星宿都動用了,最後黃帝贏了,把蚩尤殺了。

我們是炎黃子孫,如果蚩尤贏了,我們是不是該稱呼爲炎蚩子孫了。當然這是開玩笑的,歷史怎麼能假設呢。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一篇文章說,黃帝和炎帝及蚩尤大戰就是爲了搶佔運城鹽湖的鹽資源,黃帝通過兩場大戰,牢牢把戰略資源——鹽,控制在自己手裏。

也有另外一個傳說,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時候,運城的湖水青綠綠的,天然飲用水。蚩尤把殺後,他的血化成滷,流進了湖水,將這個地方變成了鹽池。今天在山西鹽湖附近,有個村子名字就叫蚩尤村,似乎也佐證這裏曾經是蚩尤的地盤。

哎呀!資料太多,看到人眼花繚亂的,這遠古神話故事有點複雜。就像那個誰說的,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這上古神話,我也憑着不靠譜的資料,加上自己的加鹽添醋,美美裝扮了一番,說的我自己都不相信。

【3】鹽的小故事

鹽的不可或缺性,造就了鹽本身的不同。

自誕生國家以來,歷朝歷代因鹽發生的故事,大致就如同今天的煤炭、石油一樣,想想曾經的小煤窯、黑煤礦等等事件,想想陝北油井亂採,國際石油風起雲湧,然後再聯想一下,追溯一下歷史上關於鹽資源的爭奪。

如果懂得了今天世界的能源形勢,今天的石油、天然氣都被牢牢的把控在國家或者大集團手裏,看懂這些大致就理解了過去的鹽鐵官家管控措施,就理解鹽對過去國家的重要性。幾千年來鹽一直屬於國家戰略物資,販賣私鹽,是要掉腦袋的。即使到了今天,鹽也沒有放開,全部是政府經營,基本沒有私營的,而且鹽的價格受到嚴格管控(現在的管控主要是爲了穩定價格,保護上游產業)。

在唐代全國僅僅鹽業一項的財政收入就能佔到一半,這還不算通過黑市交易的、民間走私獲利金額。即使到了清末,鹽稅一度也佔到了國家收入的四分之一。康熙、乾隆下江南的費用,除了冠冕堂皇的官方支付,大量的接待費用來自於鹽商贊助 。

無利不起早,既然有利可圖,必然有資本進入、必然有人盯着,必然有財來財往的故事。

——鹽幫是歷史上的三大黑幫最久遠的一支

在中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後誕生了三大幫派:鹽幫、洪門、漕幫,其中鹽幫的歷史大致最爲久遠。另外兩派洪門、漕幫也是開門掛匾,光明正大的做生意。舉個例子,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是洪門的三把手,受封“洪棍”,後來革命成功,孫中山與洪門分道揚鑣了。但是洪門沒有消散,後來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致公黨。洪門是世界十大幫派組織之一,洪門成員衆多,巔峯時在全球範圍內曾一度超過90萬,當前在東南亞一帶還存在洪門組織。

鹽幫在漢朝時就存在,至於具體是漢武帝時代、漢景帝時代興起發達的,還是西漢時期崛起呢,這個沒有專門論證。也許在短暫的秦朝也有鹽幫,只是秦始皇太生猛,法度森嚴,鹽幫未成氣候。

當時敢於加入鹽幫的,都是敢於挑戰傳統勢利、敢於鋌而走險的猛人,就像民國時期的杜月笙,水滸中的梁山好漢等等,這些人腦子靈活、膽大,敢想敢做。

那裏有利,那裏就有團伙,就像前些年出現的沙霸、土霸、路霸各種霸一樣,如果石油早早發現,估計也許會有油幫。

鹽幫就是在與民爭利、與國家拉鋸中慢慢做大,最終形成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成爲合法組織,官方予以發放鹽卷或者同行證之類的。大致到了清末,隨着產鹽地的增多,鹽產量的增加,再加上流通環節的升級,鹽幫這個中間商利潤越來越小,漸漸,隨着時代推移,鹽幫漸漸就隱入煙塵了。

——鹽曾分三六九等

封建王朝將鹽大致分爲三類,飴鹽、形鹽、散鹽。當然現在鹽的分類多的很,沒有具體統計,國外的鹽,咱沒見過。

周朝時,天子用的鹽和大夥的不一樣,記載說是飴鹽,天子、以及國家重大活動的時候才能用。咱沒喫過,飴大致的意思是甜的意思,飴鹽是不是就是有點甜的鹽。古代大致是製糖技術還沒有出現,我也沒考證麥芽糖這個時候是否出現,對所謂的飴鹽,真是充滿了好奇的。

形鹽的地位也很高的,招待賓館、舉辦宴席等等較爲重要的活動、撐場面時,纔敢用形鹽。平常做飯炒菜啥的,就用散鹽了。一直到清朝,形鹽一直是國家禮儀的象徵,並且排名在祭祀用品的第一位。

想想,幾千年來,我們祭祀祖先時,要供奉食鹽的,多麼有趣,有多麼有意思,要把重要的東西給先祖。現在祭拜時,要燒跑車、手機、電視的,傳統文化也是與時俱進的。

古代對鹽的分類,大致是基於當時的工藝技術,只是飴鹽、形鹽、散鹽製作工藝咱不是很清楚,因爲化學工業纔是本世紀初誕生並蓬勃發展的,之前鹽的冶取工藝一直都比較原始。

現在人喫精了,喫個啥都要看成分、含量、保質期。小時候我們去合作社買鹽,那個時候沒有一包、一包的,用個碗、盆去稱散鹽。鹽放在一個敞口的大木盒子裏,大多時候鹽都結成硬硬的石頭塊,售貨員用鐵舀子,甚至秤砣砸開了,舀上一些,按需稱重。

現在鹽里加了抗凝結劑,一直保持細細的粉質狀態。老早以前,有一種名爲大脖子的病,給鹽里加上些碘就解決了。現在聽說喫碘偏多,甲狀腺各種指標有些飄忽,於是無碘鹽、海藻碘鹽等等鹽成了高端鹽,鹽也分成了三六九等咧。

現在的鹽等級很分明,要是挑選鹽,真真整的你眼花繚亂的,比如有號稱松木鹽的,用老山深處的無公害柱子裝入滷水,然後用松木煅燒煉制,說鹽裏融入了竹子的清香、松木的幽香,我用我不太聰明的大腦想了想,這怕是概念炒作吧!

咱是學過化學的,工科畢業,也學過化學工藝技術,略懂一些。鹽分子就是氯化鈉,結構非常穩定,而且製鹽過程中,需要高濃度的滷水,所謂製鹽工藝加入竹子,只怕是滷水池子扔進了幾根竹子而已。後期的蒸餾用到所謂松木,純粹屬於胡編亂造了。

至於天然海鹽、天然湖鹽、深井鹽,其實沒有什麼區別,海鹽也是湖水帶過去的,深井鹽,就是地下的滷水提煉,最終氯化鈉的純度都一樣。

化學產品不像地裏中莊稼,上天然肥和化肥,生長環境不一樣,最終果實味道不一樣,化學產品只要分子結構一樣,純度一致,不會有大的差別的。

——鹽與千里馬

韓愈估計覺得自己是千里馬,他日思夜想,終於想明白了,明白了他爲啥被貶潮州路八千,秦嶺山裏白雲蕩胸,並且前幾天山裏的雪下得大,導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韓愈除了他的詩歌外,還有一篇名作《馬說》,這裏面有兩句千古名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核心意思是: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翻譯成我能讀懂的話就是,能人多得很,而善於發現、善於使用能人的不多。

這句話造成的負面情況時,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千里馬,都覺得組織識人不深,沒有發現和使用自己這匹千里馬,自己好屈才、好委屈。

其實想想,時代就是這樣,大浪淘沙,風雲滾滾,人事紛紛,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運氣和機遇,相信自己的內心平和、平靜最重要。

千里馬的故事是這樣的——

首先伯樂是個人名,這個人喜歡馬,對馬研究的理論功底紮實,實踐經驗豐富,在學術界、輿論界,社會各個階層很有知名度。

伯樂發現千里馬的地點,資料記載是在太行山的古道上,當時千里馬正在奮力的向前拉着鹽車。

鹽就是石頭裏面脫出來的,重量跟石頭差不多。由於長時間拉鹽車,而且正在上坡,千里馬的狀態相當悲慘,嘴裏流着哈喇子,正向前伸蹄用力,一打滑,馬膝折斷了,而且尾巴上馬糞馬尿飛濺,渾身冒虛汗。

想想當時的情景,趕車的車伕想必是極其生氣的,這匹不頂事的衰馬,關鍵時刻頂不上力,揚起鞭子抽它,狠勁抽它,已解心態之不滿。

關鍵時刻,伯樂出現了,他看見了這匹拉鹽車拖後腿、拖累車隊的馬,眼睛立馬放出金光,哇!這是一匹千里馬呀!

於是顧不上乾淨不乾淨、衛生不衛生,也不講究了,流着眼淚,抱着馬,脫下自己的真皮大衣,名牌衣服,裹在馬背上。千里馬似乎懂得了自己遇到了知我的人,發出一聲長嘯。

千里馬的嘶鳴聲穿破山谷,直達雲霄,響徹在湛藍湛藍的天空上,其音質若敲擊金子、銀子的聲音,原文說的是若金石之聲。後來,千里馬的命運徹底改變了,伯樂從鹽販子那裏買下它,這匹馬終究迴歸了自己千里馬的地位。

這件事的啓示是,千里馬還的拉鹽,要不拉這麼重的鹽車,也不至於摔跤,沒有摔倒估計也引不起伯樂的重視。

更重要的是,能在太行山的峽谷中、古道上遇見伯樂,這真真要靠運氣的。

——鹽與明鎮、名酒

茅臺鎮茅臺酒家喻戶曉,歷史上茅臺鎮原名叫茅臺村、馬桑灣、益商鎮,而且茅臺酒也沒有現在這樣有名、好喝。所謂茅臺村,因爲茅草長在高臺上。

茅臺鎮的繁華也得益於鹽運,由於茅臺鎮僅靠赤水河,從川蜀地區過來的運鹽船隊,沿河而下,在茅臺鎮聚集四散,在清朝初期,僅僅茅臺鎮一年週轉的鹽就達到650萬噸。對於這個數字,我也是不確定的,怎麼推算的,但也說明了當時茅臺鎮的繁華與重要。

聽說以及傳說,茅臺鎮的人家那是:家唯儲酒賣,船隻載鹽多。但當時,茅臺鎮的酒,酒質不怎麼樣,難喝,喝多了第二天頭疼。

有教授研究表明,茅臺酒用的是西鳳酒的酒麴及工藝技術,在清朝的時候,由陝西鹽商著名鹽商陝商高紹棠一手策劃研製而成。

高紹棠長期漂泊在外,偶爾喝酒已解鄉愁,只是茅臺鎮無美酒可喝,於是從今天的陝西鳳翔柳林鎮挖了一名姓田的釀酒師,攜帶西風酒的酒麴、謄抄西風酒的配方,祕密來到茅臺鎮,開創新的釀酒事業,經過九九八一次實踐,釀造出佳釀“茅臺燒鍋”。

但是,茅臺酒廠的人沒有認可這個說法,但承認茅臺鎮本沒有茅臺酒的,也是外來戶給整出來的。1973年,茅臺酒廠代表在全國名白酒技術協作會上所作的題爲‘發揚固有風格,提高產品質量’的發言中說:茅臺酒相傳始創於1700年左右。有陝西鳳翔府岐山縣高姓鹽商請了山西技師,仿汾酒與西鳳酒的操作方法操作生產。

茅臺酒廠這個代表有水平,一下子把茅臺酒的製造和兩個省扯上了關係,陝西省岐山縣的鹽商請了個山西師傅,這個山西師傅估計在岐山縣釀酒呢,只不過今天的岐山縣不釀酒,而是釀醋。

所以喝不起茅臺,就和茅臺的近親,陝西的鳳酒或者山西的汾酒,再不行,就喝岐山的陳醋。

關於鹽的故事很多,例如關於因鹽而曾經繁華過的古鎮,千年古鎮一搜一大堆,還有鹽道,如西藏阿里地區的”鹽羊古道”。鹽道是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三條道上,歷史最悠久,最艱難的道,因爲它是生存、生活之道。

【4】身邊產鹽地惠安堡、花馬池

從西安出發,往西北方向行進,大約行駛400多公里,一路穿過彬州、慶陽、慶城、環縣,出了邊關,過了萌城,就到了惠安堡了。

惠安堡是寧縣回族自治區鹽池縣下面的一個鎮,原先我只知道惠安堡的爆炒羊羔肉好喫,要喫到正宗可口的爆炒羊羔肉,那必須到惠安堡來,即使在銀川、在鹽池縣,也吃不出惠安堡獨有的味道。

隨着對鹽歷史過往的瞭解,我對惠安堡多了一份敬意,也多了一份關注和親切,歷史上的惠安堡曾經承載了那麼多的重要過往。

花馬池在惠安堡的相聚較遠的東北方向,這兩個地方都有鹽池,惠安堡鹽池和花馬池,是過去重要的產鹽地。

如今鹽池縣不僅產鹽,還有更著名的寧夏灘羊。2008年奧運會期間,經過專家優選,百裏挑一,從衆多羊肉產地中選中寧夏灘羊作爲奧運會羊肉唯一還是唯二的專供。

在惠安堡不遠的地方,有個名字特別有意思的鎮子——大水坑鎮。我之前對大水坑鎮這個地名特別不理解,有這樣的地名嗎?“大水坑”,真有很大的水坑嗎?

現在大致理解了,以前這裏水草豐美,也有一汪深水,稱作湖有些小、稱作池又和惠安堡池、花馬池不一樣,乾脆叫大的水坑吧!在大水坑這裏,還流出了一條河,名叫苦水河。

歷朝歷代惠安堡都是西北邊關重要的交通樞紐,更是鹽運往四面八方的中心和關鍵,在清朝後期,惠安堡一帶鹽產量達到巔峯,年產食鹽700多萬斤。

歷史上惠安堡維繫着朝廷財政、邊關安全,國家大事。

秦朝時,秦始皇這個猛人,派大將蒙恬長期在外出差,駐守邊關,驅逐匈奴,並且修築萬里長城。按照歷史推演,當時蒙恬北擊匈奴,卻七百餘里,悉收河南地,大致這個時候惠安堡已經劃入秦地了。有資料表明,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就修建了一條惠安堡通過都城咸陽的南道,漢朝這條道路得到了延續和加固,今天的211國道幾乎和漢朝延續下來的路走向一致。

漢武帝時候對匈奴持續用兵,惠安堡屬於北地郡。尤其是漢武帝實行鹽鐵國營後,對惠安堡通往都城的道路安全尤其重視。

在今天通往惠安堡的國道上有亭口、驛馬這樣的地名,這些地名默默述說着這段路上曾經的車水馬龍,鹽車吱吱扭扭的響動。

自漢以後,惠安堡基本上一直處於中原王朝的管轄範圍內,因爲這裏有鹽,貿易繁華,一批批少數民族遷徙到這裏,最後在這裏完成了民族的融合。考古學家在惠安堡西南方向的同心縣發現了層層疊疊、異常豐富的文物。

北宋“重文輕武”,崇尚文化至上,士大夫階層風生水起,武將的地位不高,結果是邊關不穩,惠安堡就換了主人,成了西夏王朝的搖錢樹。

當時北宋對惠安堡一帶的鹽實施禁運,意圖斷了西夏王朝的財政來源,結果是走私猖獗,鹽價飛漲,邊關雞飛狗跳,原先歸順宋朝了,又紛紛做了亂,惠安堡成了販鹽、走私、武鬥、武裝割據的三角地帶,持槍帶刀、劫持鹽貨,每天都發生許多驚心動魄的事情。

結果是西夏王朝勢力越來大,從鹽中獲利竟然比禁運之前翻了幾番,反觀北宋禁運下來財政補貼喫不消,民衆怨聲載道,最終禁令成了一張廢紙。

看來,動不動不做生意,不來往,實施禁運、斷絕關係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臉可以撕破,貿易該進行還得繼續,生意該做還繼續往大的做。總是要關心民間疾苦,關注衣食住行最根本的問題。

到了明朝時期,老朱家倡導天子守邊關,仿照秦朝修建長城,將惠安堡包圍在長城裏面。明朝時期惠安堡一帶一直牢牢掌握在中原王朝手裏,惠安堡鹽池、花馬池穩固的爲國家提供這財政支持,邊關穩定,惠安堡繁華,鹽路繁華熱鬧,長城巍巍聳立。

今天在寧夏一帶戰國長城、秦長城、明長城混雜,許多長城都成了一截、一堆的黃土臺,有些地方被攔腰截斷,來往車輛穿越而過。

惠安堡、花馬池一帶的鹽曾爲當時的陝甘寧邊區政府提供了25%到30%左右的財政支持

如今惠安堡成爲一個普通的小鎮,花馬池還繼續生產着食鹽,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花馬池呢?

如果不是工作原因,不是石油開發區域跨過了惠安堡,我也不知道惠安堡的。至於花馬池,像是傳說一樣,花馬池多麼美麗的名字,一個讓人充滿美好聯想的名字。

花馬池的名字是換馬池演化過來的,很久的以前,歷朝歷代這裏是中原王朝與草原遊牧部落交織的地方,一邊相互戰爭、一邊又相互進行貿易,搞好貿易再繼續戰爭。古代在鹽池這裏換馬、換鹽,中原的人用糧食布匹等等換回邊關的鹽、草原的馬。

現實中的花馬池在陝北,在陝北的定邊縣。一個地方帶邊字,多是邊關、邊塞、偏遠的地方,加上一個定字,寓意邊塞安定、平定、穩定。

歷史上的花馬池成爲烏池,產量穩定,並且其產的鹽泛青色,粒大、色青,味道醇正,人稱青鹽。

這汪鹽池,千百年來,默默奉獻、付出着,就像今天的石油、天然氣一樣,從遙遠的邊塞而來,踏着無數辛苦勞作人的足跡,不辭萬里,走入這繁華都市,走入尋常百姓家,走入無聲無息的日子裏。

鹽給了我們富庶,給了我們依靠,給了我們內心的穩定和未來的支撐。曾經在最艱難的日子裏,陝甘邊區就是靠着這汪鹽池,獲得了發展生機和壯大的力量。

唱出“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歌詞,我們來到南泥灣,想起了三五九旅這支部隊。

三五九旅的編號來自於陝西富平莊裏鎮的一次改編,這支部隊在南泥灣的開荒造田,爲邊區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

在南泥灣進行大生產的同時,1940年三五九旅的戰士奉命進駐花馬池,築壩、修水道,開始了食鹽生產工作。

花馬池的鹽通過邊區封鎖,運往四面八方,爲邊區換來了布匹、醫藥、緊缺日用品,買回來消滅敵人急用的槍支彈藥,有力支撐了邊區的財政,個別年份來自花馬池的食鹽收入,佔到邊區財政收入的40%以上。

以後,如果有機會到花馬池去,打量它的目光是不一樣的,內心的憧憬感情是不一樣的,腦海裏迴盪的是戰士們打鹽的火熱場面,一車車手推的鹽車,排着長隊,走向遠方。

【5】身上的雲痂、與鹽相關的往事

鹽曾經給了我們一整個冬天香脆的支撐

每年秋天晴好的日子裏,紅的蘿蔔、白的蘿蔔、綠的辣椒、紅的辣椒洗淨,晾曬掉上面的水分。

三兩個半米高的青黑色瓷缸也在太陽下斜斜地向着太陽,暖暖的陽光曬進了缸底,將整個缸子曬得熱烘烘,將細菌呀啥的,在陽光下曬的飄散了。

鍋裏的水燒開了,白花花的鹽加了進去,放涼,醃菜的鹽水就準備好了。

蘿蔔一缸、辣椒一缸,慢慢等着,一切要靠時間,不能着急,時間醞釀着日子裏的味道。經過時間的醞釀,蘿蔔、辣椒的味道就變了。

除了缸裏的蘿蔔、辣椒,土地裏也要儲藏一些。挖個菜坑,放入蘿蔔、白菜,蓋上玉米杆、穀草杆,用乾淨的黃土埋了,過年的時候、想喫的時候,撥開土層、掀開草簾子,清脆的蘿蔔、白菜一溜一溜靜靜等待着。

日常日子裏就喫醃的鹹菜,紅蘿蔔、白蘿蔔,紅辣椒、綠辣椒的,幾乎每天都是這些。有時候,從鹹菜缸裏撈一塊蘿蔔,用水洗洗,切上一塊,再拿一個饅頭。一小塊鹹蘿蔔,就解決了一頓溫飽。

鄉下都是喫兩頓飯,冬天的早上多是一碗小米粥或者玉米榛子,熱鍋裏舀出來盛到碗裏,粥上面抄上幾筷頭熗了油的鹹菜蘿蔔絲。

端着這碗熱粥,在陽光暖和的日子裏,走出大門,擠在門口,曬在太陽裏。過去,鄉下的飯差不多的時間點,一到飯點,多是聚集在陽光好的人家門口,熱熱鬧鬧聊着天,一碗飯就見了底。回到屋子裏,在從竈火裏掏出一個炕的焦黃的饅頭,掰開了,熱氣騰騰的,夾上鹹菜,抹上的點油潑辣子,饅頭就夾好了。邊走邊出門,該上學的上學,該外出的外出,忙乎的日子有開始運轉了。

缸裏的鹹菜與土裏埋的蘿蔔、白菜搭配着,能喫到來年開春,新鮮蔬菜長出來的時候。

遠離家鄉上學的學生,每週從學校回一趟家裏,背上一週的饃饃,裝上一罐子鹹菜,就是在學校裏一週的食糧了。日子稍好一些的人家,能在學校的竈上,偶爾改善一下伙食。看過《平凡的世界》的,大致能想起這樣的畫面,在一個下雪的日子裏,孫少平在大家都走後,拿起屬於他自己的非洲黑饃饃。

那時候日子苦,我身邊許多同齡人,上學的日子裏都有過開水泡饅頭,就鹹菜的經歷。

鹹菜給了我們那些日子裏最溫暖的安慰,給了嘴裏、胃裏最妥帖的滋潤,在平淡的粥、饅頭裏,還尋找出了甜絲絲的香味和長久的回味。

我們對鹽曾經粗獷的喫法

上小學、初中的時候,我是沒有喫過早飯的。確切的說,幾乎沒有早上8點前喫東西的記憶和經歷。

學校上學的時間是配合着農時的,太陽出來,農民要去田裏勞作,孩子的事情先放在一邊。

到了冬天,孩子們都是摸黑上學的,早上東方沒有一絲亮光,還是一片黑漆漆的時候,我們這些學生就要去上學。

爲了壯膽,都是好朋友這個早上起來了,然後敲另外一個好朋友家的大門,約定好了時間,在大門口等着,一個串一個,約上三兩個的,早上一起去上學。沒有手電筒打亮,就這樣穿越在黑漆漆的黎明前,憑着熟悉的路,往前走着。

有時候值日時,就要早走,一個人穿越黑漆漆的夜,其實心裏還是好害怕的。你想想沉靜的黑夜裏,一個瘦小的身影無聲地、急匆匆走在黑夜裏,是不是有些孤單和寂寞呢。樹上猛然一聲鳥叫,孩子是不是心裏也是猛然一嚇呢。

到了學校,嘰哩哇啦先朗讀一陣書,然後就到了跑早操的時間了,有時候跑早操時天也剛麻麻亮,跑着跑着,我們迎來了黎明。

一大早孩子都是急匆匆地,那有喫飯的功夫,再說誰給娃們做飯呢,大人們都歇着呢。如果覺得早上學習肚子餓的熬不住,最多走時給書包裏塞上一個冷饅頭。

課間休息時,除了在教室外曬太陽、擠暖暖外,偶爾會擠在一起喫冷饅頭。(擠暖暖最熱鬧,孩子們靠着牆角一個挨着一個使勁擠,喊着叫着,渾身就暖和起來了,天冷就孩子們自覺發明瞭取暖方式;還有一個取暖方式是跺腳,雙腳一起跺,也很快會暖和起來)

班裏總有熱心的同學,經常會帶着喫饅頭的蘸料,我們喫的非常開心。所謂蘸料,就是幹辣椒麪和了鹽巴,鹽味要稍微重一些,這樣喫起來纔夠味。掰一塊饅頭,狠狠地照着辣椒麪用力一壓,饅頭上就沾滿了美滋滋的鹽辣子面。一幫男同學喫的非常開心,最後剩下的辣椒麪,也捨不得扔掉,如果剩下的多,包起來,下次再喫;如果剩的少,有同學打掃戰場,直接倒進口裏,幹喫起來,味道非常之過癮。

這是喫幹辣椒麪的情形。

辣椒青的、紅的時候,我們也喫,喫法也很豪爽的。

青辣椒長的翠綠的時候或者渾身紅彤彤還帶着翠勁,左手心裏放點鹽巴、握着饅頭,右手捏着幾個辣椒,喫一口饅頭,用辣椒蘸一下手心裏鹽,狠狠咬一口,簡單粗暴,卻過癮。喫完一個辣椒,辣到頭上冒汗,身上卻喫的舒服。

小孩子身上的雲痂

那時候,似乎自己裏啥都缺,只不過不怎麼缺鹽。

夏天的時候,小孩子要麼光着上身,要麼穿個背心。小孩子哪管日子的苦,傷心時哭一鼻子就過去了。不管天有多熱,太陽多曬,小孩子總是跑着的、笑着的,尋摸着好玩的、新奇的東西,捉知了。也不管太陽熱、太陽曬的,光着腳板,踩在滾燙的黃土上,不怕瓦礫、碎石子,小孩子的腳都是結結實實的,光腳跑一個夏天哩!

日子裏貧乏了,就不太講究衛生了,累了困了就睡,睡起來就忙。小孩子沒有被大人指使、安排的時候,就自由了,四處跑着。

雲痂,好詩意的名字。

雲痂長在小孩子的前心後背,長在小孩子的背心上,像雲、像山峯起伏,又像大海白花花的波浪,我們那時都稱做雲痂。

雲痂是小孩子的熱汗凝結的,跑得流汗了,汗被風吹乾了,汗裏面的鹽漬就結出了白白的花,連成一片一片的,大人說是雲,結到小孩子的前心後背,結到背心上了。大人們看到後,就逗着小孩子說:你要騰雲駕霧了!

雲痂現在大致是沒有了,見不到了,生活好了,我們都講衛生了!

——八百里秦川也有產鹽地,來自滷陽湖

我的老家,往南十多里路,就有一大片荒草灘,我們這裏的人管這裏叫滷泊灘,我小姨家的村子就在滷泊灘旁邊,村裏往南人家的井水是苦水,隔着一條馬路往北人家的井水是甜的,甜的很。

5、6十年代的時候,滷泊灘的水波還是比較大的,聽老人說 ,從富平縣劉集鎮往東整個一大片,一直到蒲城縣境內,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水。

這裏水草豐美,遠處的人都來這裏給豬呀、羊呀、牛呀割草,成了許多不明的小動物、小鳥的樂園。

歷史上的滷泊灘實際是一片湖海,叫做滷陽湖。

在陝西蒲城一直到陝西富平沿着滷泊灘一帶,民間一直傳說一個故事,有人說是寇準拜水(因爲寇準的老家也在滷泊灘的岸邊),官方記載是楊爵拜水。

大致意思是一樣的,宋朝時,這個滷陽湖還是一片汪洋,水波盪漾,佑護湖岸兩旁的百姓,後來因爲種種原因。我聽到的故事是,滷陽湖發洪水,久久不能退去,宰相寇準對着湖水是三叩頭,湖水隨即漸漸退出。

官方公佈楊爵拜水也是拯救黎明百姓,怕朝廷發現這個富饒之地,橫徵暴斂,實在沒有好的辦法,就對着湖水進行祭拜。原文是這樣的:楊爵流下淚來,心中一急,提袍跪地,面對滷陽湖神情地說:“龍王在上,蒲城縣令楊爵爲救滷陽湖畔一方百姓,寧願棄官受罰,不忍百姓受害。望龍王能上奏天廷,在皇帝到來之前暫息湖水三天,讓百姓和楊爵躲過此難。後來湖水就漸漸退去了。

當然這是美好的傳說。滷陽湖變成滷泊灘也是自然環境、大地、雲雨,宇宙運轉自然而然形成的。

這片滷泊灘在唐朝以前就產鹽了,這裏的鹽與歷史風雲一起,起起伏伏,朝廷、地方、私鹽業主等等糾葛在一起,這期中也浮現着關中刀客的身影。

滷泊灘因爲地域廣闊,沿途沒有重鎮相連,治理難度極大。歷史上官方往往採取禁的辦法,導致私鹽橫飛。朝廷、地方官員與民間長期進行拉鋸戰、博弈戰,各種黑道白道穿梭期間,滷泊灘這一帶經常是刀客廝殺,故事頗爲兇殘。

在最艱難的戰爭日子裏,在山西鹽池、沿海、南方鹽運不進來的時候,滷泊灘的鹽給了關中川道一直到甘肅天水往西一帶最安心的保障,還有這裏能產鹽,保障陝西關中一帶人有鹽喫。

7、8十年代,整個滷泊灘是熱鬧的,這裏星落分佈着許多的許多的小作坊,小作坊有的是生產隊的、有的是鄉鎮的。這些作坊爲集體服務,掙着工分呢。在這裏的主要工作就是用滷泊灘的滷水煉製芒硝(製造炸藥、化肥),副產品就是食鹽。那個時候,這裏產的鹽叫鍋板鹽,鹽結晶行成後,像一塊硬硬的鍋板,拿個小錘錘,敲成碎塊。

滷泊灘至今還有一個大的農場。這個農場大致是五六十年代就有了,這個農場裏面關的都是犯人,我們都稱呼他們爲勞改犯。

農場進行大片大片的造田,附近的村莊經常到農場的裏偷東西,喫不飽麼,家裏缺麼,缸裏都見底了。

農場有時候派人出來攆,往空裏放搶,有時候放出話來,說是放出重刑犯出來,抓住偷盜的立功裏。大家想想,這些犯人見着偷東西的,那是兩眼放光,拼了死命往前追。更多的時候,農場像是普度衆生的善者,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嚇唬嚇唬大家,沒有真的派人往死裏追。

前五六年,陝西關中降了一場大雨,神奇的是,這場雨後,在蒲城縣南面出現了一整片綠汪汪的水。後來風吹日曬,這汪水也不散去。後來,蒲城縣在這裏修建了滷陽湖國家溼地公園,我們又多了一個可以休息閒散的地方了。

網上是這麼說的:滷陽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西南五公里處滷陽湖開發區境內,屬陝西關中平原典型的天然兼人工型湖泊溼地,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1.5-7公里,海拔372-400米,總面積1470公頃,是具有內陸型湖泊溼地水域、沼澤、草甸和森林等原生態顯著特徵的溼地。

希望滷陽湖的湖水能碧波盪漾,像曾經過往一樣,滋養兩岸的人民。

【6】鹽池是個寶,過去是現在以及將來更是

過去我對鹽的知識瞭解很少,只知道鹽是百味之首,炒菜做飯要放鹽,要不然淡之無味。

隨着多讀了幾頁資料,感覺知識立馬豐富了許多,立馬覺得自己收穫什麼寶貝,很是開心。

這鹽真是個寶。以前開玩笑說,你家裏有礦呀!

自古以來,要是真有礦,那必是大富大有之家。

古時候,誰家有鹽礦、壟斷了鹽的生意,那必須是一方鉅富。

到近代,誰家有煤礦,誰家的掌櫃的是煤老闆,那必須財大氣粗。

如果石油天然氣放開,誰家要是有油礦,你想想迪拜,想想那些產油產氣國家的富豪,就能明白,你該是要多奢華就能多奢華。只是,現在國家對原油開採實行嚴格的管控,不允許個人進入。

如果政策允許,你家裏現在有鹽礦,我、我們必須對你高看一眼,因爲現在的鹽礦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鹽礦咧!

除了海鹽,內陸產的鹽都是來自井水、或者湖水,這些水統稱爲滷水,因爲把石頭化在裏面了,滷水都是高礦化度。過去,受制於技術、認識及社會發展限制,人們從鹽滷裏獲得的物質很有限,除了工業用硝外、食鹽外,幾乎沒有其他物質。

當今社會,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優質原生的保健品、原生的魚羊海鮮受到熱烈追捧。同事加上國家之間利益不同,對於緊缺、稀有、關鍵資源的爭奪,歷來都是明爭暗鬥,可以說誰家擁有鹽湖多,誰家在下一個賽道可能就搶佔了先機。

滷水裏孕育着高質量的天然保健品——螺旋藻

以後沒事,有錢,沒出花時,買點螺旋藻嚐嚐。

螺旋藻來自宇宙洪荒時代,是非常非常有歷史,見過地球上發生的各種大事,歷經歲月洗禮,是一種古老的不掉牙的生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35億年之久,掰起指頭算算,似乎算不明白35億究竟有多長。

在你喫過的魷魚海蔘、東北人蔘、鹿茸、靈芝等等食物和螺旋藻比,那都是甘拜下風。

經過科學家嚴謹的證明,目前沒有一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能超過螺旋藻。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醫生診斷說你缺乏這個、缺乏那個的,你要喫不同的藥片時,可能單一的螺旋藻就能替代這衆多的藥片。

螺旋藻是人類迄今爲止所發現的含營養素成分最多的食物,僅僅只需1克,其營養含量就與你喫1公斤瓜果蔬菜肉片片相當。

螺旋藻與鹽湖、與鹽滷有啥關係?

最原始的螺旋藻就生長在鹽湖中,與天然湖水相互依存,是自然生長在鹽湖中的原始藻。螺旋藻是原始的,35億年的風雨雷電不改初心,保持最初的本真。

電視上、網絡上,過一段時間,廣告上就會出現鋪天蓋地、轟炸式的宣傳,某一種保健品橫空出世,任爾東西南北風,你只記住一條,我只相信螺旋藻。

現在利用天然鹽湖養殖螺旋藻已經成爲共識,是最經濟,最穩妥的養殖方式。相信,在我們全民長跑,重視自身健康的當下,螺旋藻大有可爲,鹽湖大有可爲。

另外,現在鹽湖養殖已經開闢了一個新的藍海。鹽湖裏生長一種滷蟲,是優質魚蝦的絕佳飼料。你說說這名貴的東西就是矯情,喫就要喫特別的。滷蟲現在是供不應求,這個咱能理解,到了飯店,請人喫飯,往往得來點硬菜,高檔魚、名貴鱉啥的硬要點一兩斤。這些東西都愛喫滷蟲,現在往往是一蟲難求。

新能源的賽道上,我們還得靠鹽湖

我們的手機電池,全是鋰電池,目前似乎別無它樣。電動自行車現在也是鋰電池大行其道。至於,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合汽車,所用的電池全是鋰電池,不管三元鋰電、磷酸鐵鋰,都離不開鋰。

這個鋰礦不是炸山採石,或者挖深坑從地下挖出來,我們用的鋰多是從碳酸鋰中提煉而出。而碳酸鋰幾乎全部來自鹽湖。

中國的鋰電約佔全世界儲量的三分之一。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唯一天然原生的鋰鹽礦——碳酸鋰,在西藏日喀則的仲巴縣。

仲巴縣有一個鹽湖——扎布耶鹽湖,這個湖是個金湖,各種稀有資源含量異常豐富,舀一碗湖水,相當於舀了一滿碗的金子。扎布耶鹽湖是目前世界上已開發的3個超百萬噸級鋰資源鹽湖之一。

有個國家名叫玻利維亞,也是個土地大國,國土面積有113萬平方公里,在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中排名二十多位。這個國家屬於高海拔國家,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比青海西寧市的海拔還高,由於在南美洲氣候應該比西寧溫和一些)。

玻利維亞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被稱爲“坐在金礦上的驢”,這個比喻好奇怪,怎麼得來的?爲啥不是馬,不是牛,不是駱駝呢?我們喜歡的羊駝,大概率都來自於玻利維亞,全世界90%的羊駝都來自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有一條湖,這條湖名叫烏尤尼鹽湖,被譽爲天空之境(茶卡鹽湖也有這樣的美稱),只不過烏尤尼鹽湖知名度更高,烏尤尼被譽爲上帝的鏡子。

扯遠了。爲啥提到玻利維亞,因爲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鹽湖,僅僅鹽的儲量,就夠全世界人喫上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

烏尤尼鹽湖蘊藏的鋰資源,幾乎佔全世界鋰資源的一半。隨着新能源進入快車道,也許這個南美洲的窮國家,未來將變成富得流油的豪橫國家。

查詢資料,發現特別有意思的一件事,玻利維亞有一座世界上最奇怪的監獄:SanPedro (聖佩德羅)監獄。犯人就像租客,要爲所住的牢房交房租,而監獄就像一個勞務市場,犯人都有工作。同時監獄是對觀光者開放的,但參觀時必須由一個犯人充當安全向導。另一個怪現象是,監獄中的囚犯可將家屬帶進來,孩子們可以成羣結隊地隨意遊蕩。許多囚犯的孩子與伴侶在監獄內比在外面貧困城市街頭更安全。

沒想到,鹽的世界這麼豐富。

一個鹽湖,現在就是一座金礦。

鹽湖裏不只有鋰,還有鉀,還有更多已知和未知的。例如,在中國的天空之境——茶卡鹽湖,食鹽已經堆積成山了,成了鹽湖的負擔了,茶卡鹽湖需要更多的農業化肥氯化鉀,植物不要食鹽、要鉀,食鹽是生產氯化鉀的副產品。

鹽——氯化鈉今天在鹽湖,已經扮演了另外一個角色,成爲景點、景色。

再普及一點我剛知道的健康知識: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每人每日攝入5g 以下食鹽,可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我國規定成人每日攝入6g食鹽即可滿足機體對鈉的需要。

5克鹽究竟有多少,有沒有參照物?有好心人、熱心人給我們計算出來了,5克鹽大概有60粒米,因爲12粒米大概是一克,所以5克大概就是60粒米。

以後,每天喫鹽時,旁邊數60粒米比劃一下,只是米輕鹽重,這個標準參照意義不大。有個更簡單的辦法:5克鹽大概也就是啤酒蓋的一平蓋多一點點。以後,給廚房裏多放幾個啤酒瓶蓋子。

最後再回答一下前面的問題,獅子、老虎是怎麼補鹽的?

老虎、獅子喫生肉,連肉帶動物的血全吃了,這些血裏面基本滿足了老虎對鹽的需求。

猴子的鹽從哪裏來?從舔鹽石,喫岩土而來。猴子之間,喜歡相互捉蝨子,相互梳毛。猴子身上的汗珠蒸發後,會留下鹽顆粒粘在毛髮上。猴子們相互梳毛,順便挑揀鹽粒放在自己嘴裏,美得很,一舉兩得。

有“食鐵獸”之稱的大熊貓,它並不是真的喫鐵,有時會跑到山民的家中舔鐵鍋中殘留的鹽分,人們誤解了它的行爲才一度用“食鐵獸”稱呼它。

以前的原始人類,以狩獵爲主,並不需要刻意補充鹽分。因爲動物血液,肉類這些食物完全可以提供充分的鹽分需求。

但人類開始進入文明後,由原始狩獵進入農耕文明。以穀物爲主糧,就再也沒有辦法補充鹽分。因爲穀物中是沒有鹽分的。就需要尋找自然界中的礦物質氯化鈉,額外去補充鹽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