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處理好損、耗、養三者關係,站樁會更有效。

和詮釋其它功法概念相比較而言,耗與養是不容易闡述清楚的議題之一,在衆多功法修煉的古籍文獻中論述此類的文章也並不多見。

但作爲傳統功法的傳承者,一方面需不斷溯源、力爭在最大程度上還原功法的本來面目;另一方面,對功法又不能僅僅侷限於挖掘,而是需要在以往功法體系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重新構建,並把一些繁雜的東西漸漸變爲常識性的東西。

如此,才能體現功法“能切實解決當下人們的實際問題和滿足當下人們不同的個性需求。”這一根本價值。

從傳統文化關於功法思想的闡述中去探究可以得知:耗與養,是基於傳統文化陰陽思想的一種理論概念,即,耗與養彼此間互爲陰陽、互爲表裏。

從人體機理的層面去理解:耗,是人體維持正常生命運轉的能量消耗;損,是能量消耗超過了人體生命負荷極限而給機體帶來的損傷;養,則是維繫正常生命運轉所需的能量儲備。

所以,養生的意義在於讓人體生命的能量消耗不突破機體承受的極限導致機體受損,使耗與養維持良性的動態平衡。

因此,傳統功法的修練不主張突破生命機體承受的極限,致使生命體受到難以恢復的損傷。而是把構建人體動態平衡放在首位,以調式、調息、調心爲主要修煉手段,有序地從構建人體骨架平衡到調和臟腑器官平衡直至機體內外、身心一體的平衡,從而使身心內外在整體、松沉、自然的狀態下達到陰陽自和的修練效果。

那麼,不在師父身邊如何判斷自己的日常修煉是否應合“平衡原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自我檢閱:

一,在進行功法練習時,無論是相對靜態的站樁還是動態的功法運行,能不能維繫並提升舒適得力的體感?

二,在收功後,是不是既有酣暢淋漓的通透又有意猶未盡的回味?

三,假如是早上練功,看在這一天裏是不是精力充沛?假如是晚上練功,看第二天醒來是不是神清氣爽?

假如發現自己有不符合以上體感和體相時,要結合練習情況及時、如實向師父反饋。

日常功法修煉務必時刻牢記以下三點:

一,要嚴格按照師父根據你實際情況開具的“修煉處方”遵道而行;

二,練習時間的積累能否成就效果的疊加,關鍵在於日常練習是否規範;

三,及時的解惑和糾偏是取得練習效果的根本保證。

同時需明確,功法存在的意義不是讓修煉者僅僅停留在祛病、養生階段,而是以此爲基礎在逐步趨於核心的功法內容和修煉方法的作用下,不斷打破機體原有的平衡朝着更高的目標螺旋上升,以建立新的平衡,持續增強人體“小宇宙”對自然界“大宇宙”能量的接受與調節的敏感度。

尤其是當人體處於病態的被動平衡時,身體往往不能完全服從於意識,這就更迫切需要以新的功法內容和修煉方法去構建生命體新的平衡,因爲:身體比大腦更誠實。

通過功法合道的持續修煉,能遵循規律處理好耗、損、養三者之間的關係,讓生命體達到精盛、氣充、神旺的狀態時,“後天返先天”目標的實現自然會不期而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