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像鸵鸟的刺猬


我变成了刺猬,不喜欢别人靠近,本能的开启自我保护,微笑面对示好,拒人于千里之外。


我表现的越客气,与周围人之间的疏离感就越甚。我不想融入那些话题,只想安静做好自己的本分,不想倾听也不需要倾诉,我不知道人的性格会判若两人。


我仿佛活出了两个人的人生,前半程热烈,后半程凄凉。


每次聚会我总能找到不参加的借口,恰巧我的身体在恰当的时候发生了问题,恰巧可以掩护我避免这种社交。


突然想到刺猬法则,可惜我没有找到同类,甚至丧失了敷衍的技能,那些视而不见的信息,想来已经足够展露心声了吧,偏偏有人视而不见,不气馁的隔三差五继续发来信息,倒也挺有毅力,可我隔绝周遭的心意更加坚定。


最近在加快看书的进度,买回家的书还有好几本待阅读,之前搁置了一段时间,庆幸的是找回了阅读的热情和速度。

读了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天堂旅行团》,读完了《荆棘鸟》,读完了马尔克斯的《爱情和其他魔鬼》,但没能读完他的《百年孤独》,总觉得自己肤浅,读不懂作者所描绘的世界。

说不清是年龄让人变得脆弱还是脆弱本身让年龄增加了悲伤底色,看《天堂旅行团》,哭的很难看,止住又哭泣,一浪一浪的悲伤和希望在身体里拉扯,纠缠不清,分不出胜负。

男主患有焦虑症、抑郁症和惊恐发作,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觉得一切都无望和黑暗。我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与之相似,生活好艰辛,奋力挣扎,最后依然陷在泥潭无法动弹。生活就是如此残酷,人生就是如此现实。

压垮一个人的,不是无止境的绝望,而是面对这种绝望的无力感,你知道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改变这种现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有期望中的结果。



停下来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匮乏,觉得内心非常空洞,这几年固执地坚持自己所谓的风格,实则毫无长进。

以前总是凭借着感觉和热情去写短篇、中篇、长篇和随笔,太过随性没有架构的结果就是,你自己陷入故事里无法走出,可观者无法通过这些个人情绪化的大量表述走入一个情境中。

感受这种事情,就像听一首歌,歌词再生动也未必能唤起共情,因为歌词太过隐晦,无法直接表达情绪,想要的共情自然就会打折。


人是不是很奇怪,一直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却固执的陷入这种怪圈,无法跳脱出来。

就好比我表达了真心,但由于表述太过隐秘而无法让阅读者产生共鸣,寻找同类是辛苦的。这个世界这么喧闹,有谁愿意耐心听完一个故事?那些多多少少带有自我经历投射的故事,你掏出了伤口,有人看到了,唏嘘一声,留下同情的眼神。有人看到了,带着疑惑转身离去。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分不清谁伤的更重,更需要同情和安慰。


投稿失败的打击已经慢慢消散了,确实写的不伦不类,各项构成不丰满。长篇需要人物性格鲜明,脉络清晰,环境描写写实,而我大篇的心理描写,就像是一个人的自怨自艾。所以第二个长篇的计划暂时搁浅,心里清楚自己的能力,人物形象太模糊,还未建立立体感,所以需要继续累积灵感。


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写几个短篇,增加篇幅,慢慢把丢失的激情找回来。


一个像驼鸟的刺猬,一个除了写文,其它都无法保持长期热爱的大龄伪文青轻度文字洁癖患者,人最难的是拥抱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所有行为都有动机,而我只是对自己太失望了。

所以做一回驼鸟,放自己好好沉淀,关闭那些喧闹声音,静下来,走下去,好好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