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善待諮詢室裏假裝變好的孩子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爲青少年做諮詢的心理諮詢師通常不會在諮詢之外的時間聯繫家長(因爲諮詢的保密原則和諮詢師的中立位置),但這並不妨礙家長主動聯繫,因爲他們有太多擔心想說,比如孩子在諮詢室裏“裝好人”:

“期中考試成績很差,但他只告訴了你最好的那門功課的分數。”

“孩子沒有跟你說和爸爸吵架吧,其實這一星期都不消停!”

……

作爲社會人,大家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未成年人更是如此。在所有人都認爲應該以真實面目出現的心理諮詢中做假,也許他們有自己的原因。


這纔是我想要的樣子,但確實不習慣

首先請相信,無論道路多曲折,願意參與心理諮詢的人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換句話說,他內心有理想的樣貌(至少知道現在很多地方不對頭),只是還不清楚怎麼才能長久保持。

很多人都願意以某個嘗試爲起點重新開始,心理諮詢恰恰提供了機會:人是陌生的,關係是嶄新的。此時這種更接近內心理想的表現,能讓來訪者增加自我肯定,提高進一步改變的信心。


我害怕你像他們一樣離開我

雖然合格的諮詢師會在整個過程中都努力建立和維護良好的諮訪關係,但並不能立刻改變來訪者內心固有的思維習慣。比如,犯錯誤就會被懲罰,一件事搞砸就沒人喜歡我了,等等。

而且,正因爲很多人非常珍惜這種溫暖真誠的關係,更怕表現不好而失去諮詢師的關注,這時,“假裝變好”就成爲避免被拋棄的常用方法之一。


在陌生人面前,只能好好表現吧?

還有些人,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候任性難纏,對關係稍遠一些的人則相反,他們會努力壓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儘量展示好的一面,甚至討好他人,藉此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在諮詢室裏的“假裝變好”,不過是日常生活的再現。


每個表裏不一的人都有很多過往經歷和內心活動值得探索,專業工作要靠心理諮詢師的職業素養,而家人們只需要做到三點:努力減少道德評判,保有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心態開放接納現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