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點理念,幫孩子提升英文書的閱讀能力

一直以來,陸續被朋友問及如何提高孩子的英文書籍閱讀能力。每次都是零零散散地回答,今天,我想系統分享一些理念,供朋友們參考。

一、提高能力在於多多行動

在回答如何提高孩子的英文書籍閱讀能力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項通用的能力是怎麼提高的?

一項能力,無論是寫字、跳舞,還是電腦打字,想要提高,就要反覆練習,比如,小學生想把字寫好,就要多寫一寫;我們剛學打字的時候,想要打字熟練,就要在鍵盤上多練一練。

總結起來,是這樣的: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提高一項能力,就要多進行一些與該能力相關的行動。因此,如果一個孩子想要提高自己英文書的閱讀能力,就要多讀英文書。

英文書讀得多了,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就會提高,能讀懂的英文書就越來越多,對內容的理解也會越來越透徹。

行動增加了,能力就會提高,能力提高了,相應的結果也會變好。整理起來是這樣的:


反之,行動越少,能力越低,結果也越差:


小結:想要提高能力,行動是關鍵。要想提高孩子英文書籍的閱讀能力,就要想辦法促進孩子去行動,多讀多看。

二、需求促進行動

現在我們知道了,如果想提高孩子英文書閱讀能力,就需要孩子多讀多看。

那麼,如何增加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回答另一個問題:行爲是怎麼產生的?

我們只有把底層邏輯搞清楚了,才能針對不同孩子不同特點,找到有效的方法。

對於行爲,心理學上是這樣定義的:人類行爲是個體爲適應環境與滿足需要所表現出的活動或反應,它是遺傳、生理、心理和社會過程等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理解一下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我們的行爲主要出於兩個原因,一是爲了適應環境,另一個是爲了滿足需要。比如,我們餓了喫東西,填飽肚子是需要,喫東西是由此產生的行爲。再比如,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爲了適應社會發展,我們需要持續學習,從而產生了學習這個行爲。

身爲人類,我們有很多很多需要,困了想睡覺,渴了想喝水,這是基本的生理需要。孤獨的時候希望有人陪伴,傷心的時候希望有人擁抱,這是愛的需要。除了生理需要和愛的需要,我們還有被人尊重、得到認可、滿足好奇心等需要。

以下是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類五大需要,我覺得涵蓋比較全面,放在這裏供大家參考:


回到英文閱讀這件事上,如果我們希望增加孩子的讀書行爲,我們就要先弄明白孩子是出於什麼目的讀書?他讀英文書是爲了滿足自己的哪些需求?因爲只有找到需求,纔有可能找到增加閱讀行爲的方法。

結論:行爲源於需求,想要增加孩子的閱讀頻次,要先知道,當孩子翻開一本書的時候是在滿足自己的哪些需要?

三、找到孩子的需要

現在我們明白了“行爲是需求驅動的”這個邏輯,我把它畫成圖:


知道了這個邏輯之後,當我們看到不同的孩子拿着同一本書在閱讀時,我們就會知道,相同的行爲,驅動他的需要是不一樣的。

在這裏,我分享我家姐妹倆的讀書故事,幫助更進一步理解這個概念。

我家姐姐從小很愛看書,三歲多的她,一個人能坐着看兩個多小時。在幼兒園學了自然拼讀之後,很自然地開啓了英文書的自主閱讀。她的閱讀量很大,閱讀能力提高很快,在過完八歲生日沒多久就把七本《哈利波特》的英文原著讀完了。

而妹妹呢,從小對書的熱情不像姐姐那麼高,從她能夠清楚地表達想法開始,她就宣稱自己不愛看書。但是,在妹妹完成小學一年級的學業之後,情況發生了改變,她不再揚言不愛看書,相反,她對書的熱情開始不斷提升。

妹妹發生這個重大轉變,主要有兩點。我先講第一點,第二點會在後面講。

妹妹在小學一年級時,語文和英語兩個科目的老師會要求孩子們每天都閱讀打卡,每堅持一個月,老師就會給孩子們發獎勵。最初,妹妹做不到每天都讀書。當時的她,因爲能完成必須要交的作業已經很不容易,我對她的閱讀打卡也沒有任何要求。

但妹妹很想得到老師的獎勵,在幾次都因沒獲得獎勵倍感失落之後,她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爲。逐漸,她做到了每天都閱讀。倘若哪一天忘記讀了,即便已經熄燈躺下,也要爬起來把閱讀打卡這個任務完成。在日復一日堅持了大半年之後,她的閱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從姐妹倆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兩個孩子最初讀書的動機是不同的。

姐姐是出於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她想要多多瞭解自己所在的世界,而書籍恰好滿足了她的這個需要。同時,姐姐喜歡每天有一段安靜獨處的時光,閱讀恰好符合她安靜的需要。

而妹妹呢,一方面是爲了適應環境,她所在的環境在獎勵那些每天都閱讀的孩子。另一方面,妹妹有得到外界認可的需要,爲了獲得認可和獎勵,她願意去讀書。

觀察孩子並看到他們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需要,來找到合適他們的激勵方法。

比如姐姐,她好奇心比較強,是好奇心驅動着她翻開一本又一本書,我們就可以想盡辦法滿足她好奇的需要。記得姐姐剛學會讀英文書籍時,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她只讀科普類書籍,我就努力給她找這類書,比如《I Wonder Why》系列、《Magic Tree House Fact Tracker》系列、《National Geographic Kids》系列、DK出版社的科普讀物等。

而妹妹喜歡獲得認可、獲得獎勵,那麼就表揚和獎勵她的閱讀行爲,當然,是學校幫我完成了這個認可和獎勵的過程。

想要找到孩子的需要,唯一的方法就是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爲模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打開孩子這個的那把“鑰匙”就藏在孩子身上,前提是我們先要了解孩子這把“鎖”,把孩子的需求摸清楚,然後選擇合適的激勵方法。

一般來說,低年級的孩子都比較喜歡得到外界的認可,此時,可以用行爲訓練法幫助養成閱讀的習慣,像我家妹妹每天閱讀打卡就是屬於這一類。而對於大一點的孩子,行爲訓練法的效果會降低,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他們的興趣點,利用興趣來培養能力。

結論:細心觀察孩子,發現不同孩子不同的需求,尋找合適的激勵方式,增強驅動力,驅使他們去翻開一本又一本英文書。

四、興趣是最好的發動機

不過,通過外在的刺激,對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有限的。比如閱讀打卡這種方式,倘若孩子是抱着完成任務的心態,一天也就讀個一本兩本,章節書的話,一天可能讀個一章兩章。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閱讀量是很有限的。而且時間久了,外界激勵會逐漸失效。我們一定要趁着外界激勵對孩子還有用的時候,把讀書行爲變成自動自發的長期行爲。

怎麼把讀書行爲變成自動自發的長期行爲呢?在此,我想分享妹妹發生重大轉變的第二點因素,就是培養孩子對英文書的興趣。

民國著名教育家楊衛玉先生在他的《讀書與興趣》一文裏說到:興趣是人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條件,所謂“努力”“向上”“進取”“奮鬥”“勤勉”等等的美德,都需要興趣做基礎。據心理學家言,興趣是一種情感作用,人們從事一種工作,雖耗精力而能感覺快樂與安慰,願爲而不怨爲,這就叫作對於這件工作有興趣。古人所謂“讀書最樂”,又有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似玉”等,都是形容讀書的樂趣,假如沒有培養讀書的興趣,就領會不到這樣的樂處,這是淺而易見的事實。

是的,沒有興趣做基礎,讀書是讀不長久的,更談不上能力的積累和提高。人性都是趨利避害,孩子也是一樣,總是希望做那些令自己快樂的事情。感興趣的事情總是能夠給人帶來超級多的快樂體驗,孩子們會樂此不疲。

在興趣驅動下,需求已經不再重要,做某件事情的快樂體驗纔是最重要的:


結論:長期的能力提高靠什麼?靠興趣。興趣就像一臺永久牌發動機,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內驅力,驅動着孩子們走得更遠、更廣。

五、培養孩子對英文書的興趣

找到了孩子的需要,找到了合適的激勵方法之後,剩下的,就是好好利用這個過程培養孩子對英文書的興趣。

怎麼做?

我的答案是:認真觀察孩子的閱讀興趣,緊緊跟隨孩子,做一個資源提供者,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

我在上文提到過,我家姐姐剛學會讀書的時候,只對與真實世界有關的讀物感興趣,我就跟隨她的興趣,找了很多書供她翻閱。

後來,因爲讀《Magic Tree House Fact Tracker》,她翻開了《Magic Tree House》系列的故事書,從此便開始對故事書感興趣。但是故事書也分很多種,有魔幻類、科幻類、偵探類、幽默搞笑類等,我就用“試錯法”來觀察她對哪類故事感興趣。

所謂試錯法,是一種笨方法,就是買來各種各樣類型的故事書放在家裏,看她會拿起哪類書來讀,讀完之後有多喜歡?這樣觀察一段時間後,基本就能知道她的興趣點,再源源不斷地爲她提供這一類書籍。

在我家妹妹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爲,堅持每天讀書時,我也開始觀察她。通過觀察她對每一本書的反應,我逐漸清楚她的閱讀愛好,比如,搞笑無厘頭的書總會讓她哈哈大笑,輕鬆溫馨的書總會讓她倍感溫暖,嚴肅的書籍則會讓她覺得無聊。我就找有趣好玩的書籍供她閱讀,比如輕鬆有趣的牛津閱讀樹系列、搞怪的Junie b. Jones、讓人笑破肚皮的Captain Underpants等。

除了用“試錯法”,我還會帶姐妹倆去逛書店,讓她們自己挑書,看到喜歡的書鼓勵她們買下來。

當孩子在學習讀書的過程中,倘若讀到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書,他很難不愛上書籍,英文書也是相同的道理。

結論:在孩子學習讀英文書的過程中,抓住孩子們最初熱情,多爲他們提供感興趣的書籍,最好是源源不斷地供應,他們一定會愛上英文書!只要熱愛,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因爲,興趣是最好的驅動力!

六、總結

爲了方便全面理解,我把整個過程整理到一張圖裏:

希望我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也請大家積極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本文的部分圖片爲網絡無版權聲明圖片,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刪除。文中的流程圖由我自己所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