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於平淡是坦然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自己的城堡,身心疲憊時都希望能夠像魯迅“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般暫時從塵世中逃離,不是自我放棄,而是用短暫的寧靜撫慰不堪重負的心靈。——寫在開始

拎着簡單的運動工具徒步走向露天運動場的路上,大腦中突然閃出“歸於平淡是坦然”七個字,反覆默唸幾遍之後,內心有一種無以言說的感觸。當靜下心來,獨自在電腦旁時,自然就有了把感觸付諸文字的衝動。

作爲生命個體而言,幾近知天命之年,人生過半,人世間的生離死別都已目睹過、親歷過;人生的酸甜苦辣也都品嚐過,切身感受過。在人生最旺盛的年齡自己爲了改變命運也沒有放棄沉淪過,儘管沒有達到芥川先生所言的“盡吾力則無悔”的高度,但不滿足於現實、不甘於現狀的不服輸的思想還是逼促着自己不斷的往前行走。即使沿途有誘人的風景,儘管知道阿爾卑斯山腳下“慢慢走,欣賞啊”的警世意義,但現實的殘酷很難讓自己停滯不前、駐足欣賞。因爲識得文字,所以對封建的“君權神授”“命由天定”的愚民思想始終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識。從唯心主義的角度審視,如果真的是“人的命天註定”,那麼這個世界就很難實現“苟日新,日日新”,人類的文明更無法談及不斷的提升、不斷的進步。也許正是由於對傳統的正統思想的“叛逆”,所以不臣服於世俗、不苟且於現實,儘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生活和人生中所面對的各種被塵世化定義的事情(這些既定的事實中很多人的意識中的上蒼的安排,是命中註定,即使再怎麼樣抗爭也無濟於事)。據實而言,一份付出,自然就有一定的收穫。但是,付出的與達成的目標存在着巨大的悖反。

之所以出現這種反差,如果從唯心的角度看,歸根結底源於底子薄、基礎差。世代爲農,到自己這一代通過讀書僥倖完成了俗稱的跳龍門。不過,由於沒有殷實的家業,自然就很難打通各種關節;沒有可以依靠的大山,就失去了大樹下面好乘涼的先天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政治經濟學中的一條鐵律。把這條鐵律運用到社會世情中同樣適用。一沒有經濟後盾,二沒有權力依靠,這就意味着“善假於物也”的先天條件已經失去,要想憑藉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豔陽天真的是難於上青天。面對這種不爭的殘酷,儘管心知肚明,但是年輕氣盛的不服輸的心倒逼着自己不斷地嘗試去改變。可是,這麼多年一路走來,雖然艱辛的付出也獲得點滴的饋贈,但是總體來說是失望多於欣喜和快慰。

人生不止於苟且,也有詩與遠方。讀着這句包含人生哲理的句子,再“回首向來蕭瑟處”,對蘇子之語有了更多的感觸。這些年,爲了實現逃出生天的宏願,真正快樂而真實地生活的時光不多,真正不失自我的活出生命色彩的不甚了了。很多時候,爲了別人的眼光、爲了別人的評頭論足、爲了莫須有的“好口碑、好名聲”,戴着沉重而厚實的面具生活着,以不堪重負的生命狀態擺渡着人生,到頭來,真正得到自己內心所求的東西又有多少呢。“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作爲凡夫俗子,自己又何嘗沒有被這種世俗的價值綁架,戴着沉重的鐐銬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跳着跛腳舞。強作歡顏的迎來送往,虛與委蛇的惺惺作態,到頭來只能讓自己更加的沮喪,甚至更加厭惡自己。有人會說,身爲紅塵人,難逃紅塵事。既然品人間煙火味,就不可能逃出紅塵外。不錯,身爲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不可能做到“任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但是,大隱也好,中隱也罷,亦或是小隱,與生活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在紅塵與自我之間留足沉下身子,靜下心來的空間,在其間觀花開花謝、看雲捲雲舒,也不失爲一種人生的智慧與快樂。在塵世中摸爬滾打已經使得自己鼻青臉腫,如果還要執着地前行,頭破血流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即使天隨人願,但是遍體鱗傷後的撫慰真的能夠療救好傷痕累累的內心嗎,這似乎是一個值得每一個思考的問題。

如果用數學加減法來描述人生的話,加法運算——年輪的增加——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遏止的,直至運算到老之將至,化作一縷青煙爲止;至於能不能隨着年齡的增長對人生進行減法運算取決於個體生命的心胸、眼界和情懷。快節奏發展的時代,誘惑我們的東西太多,我們想得到的東西無以計數。如果不能用減法進行計算,很可能會被累死在“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路上。如果真的拋屍荒野,豈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人生短短几十年,不需要爲了莫須有的存在誤了卿卿性命!這應該成爲每個人擺渡人生的座右銘,當然包括我自己。

遵從生命本體存在的本然狀態,活出人生應該有的模樣,這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但是,作爲社會中的一份子,不可能獨善其身,因爲你在享受社會財富的同時,也應該爲社會盡應盡的義務。一個人對社會盡義務,最基本的就是要以職業人的身份從事一份社會職業。打工人行走在從業的路上,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和方式處理業內之事,我想靖節先生的“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是最好的訓誡。惟其如此,每一個職業人才有可能做到“縱浪大化中,不驚亦不懼”。而要真正達到這樣的境界,並非簡單的幾句言辭可以含括。遵從職業的操守與規律,按照職業應有的發展式樣參與各種活動,戒除急功近利的功利之思。只有做到這些,職業的發展纔不至於變質變味,面對職業稱謂時纔不會沒有底氣。誠然,在精緻的利己主義思潮氾濫的時代,在物慾橫流的社會生態下,要想做到心如止水般地在職業的園囿中精耕細作絕非易事。但是,爲了捍衛職業的神聖,以“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砥礪自己,也就不會迷失方向。做到不隨波逐流,保持一顆定力面對外在刺鼻的氣味,即使落得不合時宜的罪名,又何嘗不是職業人的一份快樂呢!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個口號一度成爲年度熱詞。靜言思之,如果不能遵循職業的本然特質,耐不住寂寞,即使到天涯海角也很難享受到職業的幸福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在從業過程中能夠自得其樂,也不失是職業人的一種大智慧。職業是實現自我存在價值的舞臺,不是揚名立萬、名垂青史的工具。如果能夠站在這樣的高度審視自己所操之業,也就不會被患得患失之思綁架,從業過程中也就多了幾分淡定和從容。

“我是我自己的,誰也干涉不了我。”小說中人物的一句話,表現出說話人的堅定和決絕。用這句話來觀照每一個生命體,如果都能夠用這樣的思想時時警醒自己,行走在從業之路上就少了些許的聒噪,擺渡生命之舟時就真的可以實現“也無風雨也無晴”了。生於平凡,做平凡的事;命定普通,就過着簡簡單單的生活,這樣一些無明的煩惱就不會不期而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