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學習人際交往從認識“三我”狀態開始——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有感》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的作者——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用經典童話《柳林風聲》的動物主角來做本書的主角,用蛤蟆先生做諮詢的前因後果來做本書的主線,讓我們普通讀者深入淺出的瞭解了一些心理學理論和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

       通過本書我瞭解到一個人的人格是由三種自我狀態組成: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和兒童自我狀態。書中提到:“成功的人生中,這三種狀態都是必需的。他們已經演化了千百年,所以每種都對生存有價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人們各自的“三我”之間的交往,如果需要了解自己和他人就需要了解這“三我”狀態。

        一、“兒童自我狀態”

      1.什麼是“兒童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包括自然型兒童和適應型兒童。兒童自我狀態是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所體驗過的所有情感。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基本情感都差不多,包括:快樂和深情,憤怒、悲傷、恐懼,構成了自然型兒童;隨着我們不斷長大,需要不斷調整自己來適應和父母的關係,如:蛤蟆的父母就很嚴厲,因此年幼的蛤蟆就出現了順從、道歉、依賴和取悅等行爲,這種行爲一直帶到成年。自然型兒童和適應型兒童也就構成了我們所說的兒童自我狀態。

         2.“適應型兒童”有什麼表現?

       (1)“責怪”是人處於“兒童自我狀態”裏做的事情。

       (2)退縮、厭煩、拖延、鬱悶、任性、慪氣、撒潑、叛逆這些都是處於兒童自我狀態下的表現,內心常常充滿自責、擔心、焦慮和自罪。

        (3)慪氣是最能說明怎樣用時間來稀釋憤怒的例子;通常這是孩子在權威之下無法隨心所欲才做出的反應。慪氣是輸家在對強大的贏家作出反應。

       但是,在一個成年人身上如果有“適應型兒童“的狀態,會導致2個後果:被人嘲笑、這類行爲告訴別人這人是個失敗者。

        二、“父母自我狀態”

        父母自我狀態一般都是我們從長輩身上學來的行爲模式和思考方式,整合到自己人格的部分。從功能性上分析,父母自我狀態又可以分爲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和照顧型父母自我狀態。

        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與人交往時常常表現出教育、批評、教訓和控制的一面;

        照顧型父母自我狀態:與人交往時常常表現出溫暖、關懷、安慰和鼓勵的一面;

       三、“成人自我狀態”

        “成人自我狀態”是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能計劃、考慮、決定、行動,我們能理性而合理的行事。只有在“成人狀態自我狀態”裏,才能學到關於自我的新知識。

         如果瞭解了“三我”,我們對於在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各種狀態就會很明晰,如:爲什麼有的人生氣不會大發脾氣,而是會慪氣很長時間?原來這樣的人處於“適應型兒童狀態”,小時候的經歷讓他有氣不會發,只能通過慪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與這樣的人相處就要經常和他溝通,約定一些發怒時表達憤怒的方法來疏解他的憤怒;譬如有的領導爲什麼總是動不動就出現批評或者控制的狀態,她的生長環境中一定有一個這樣的家長。與這樣的人相處,就要避免正面的衝突,採取迂迴的方式解決問題,因爲這也是她自己的功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