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能力差、独断专行,这样的领导该何去何从?

最近一个同学和我分享了他在单位遇到的一件奇葩事情,有一次他与一个研究生讨论二极管和三极管在设备中的作用,这时领导突然进了他们办公室,并询问了他们讨论的内容。随后领导提出了一个让人懵逼的问题:一极管的作用是什么?当时大家听后一脸不可思议地望向领导。

于是我那个同学赶紧说“领导,一极管我们还没有研究过,有时间一定好好学学。”领导听后略带责备地说“以后要多学学其他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二极管和三极管,要学学一极管,甚至四极管、五极管、六极管等等”。领导说完同事们都异口同声地称是,最后领导满意地离开了办公室。

听完他的诉说,让我想起了最近火了十几天的美女局长李少莉,在发布会上用手指指着读文稿,并在以前的采访中,说话也总是断断续续,总是出现一些“嗯、啊、呃”之类的口语化词汇,通过这些表现基本可以断定李局长的业务能力确实一般,最起码在表达能力上极其一般。

而李局长16岁就工作,据透漏初始学历为初中,后来上的大学都是函授。对于函授,我曾问过我的一位老同事,在函授期间都学了什么?他回答得也很诚实,他说函授能学啥呀,没事就去找老师喝酒,考试的时候老师都会给答案,到时候抄上就行,特别好通过。

当然,我们单位的这位老同事也可能只是特殊情况,但是大家想想平时基本不去上课,一直在单位工作,而且那时候没有网课,能学到多少知识可想而知,最起码与现在的全日制不可同日而语。当然,我也不排除那些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学生,但这也只是极少数而已。

所以,现在很多单位的领导知识文化水平多大都停留在了初中水平,诚然,学历并不代表能力,比如清华也有当保安的,北大也有卖猪肉的,博士也有一直待在家里啃老的。以前的很多初中生,通过不断地学习,也都成为了国家精英,为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是,有些领导仅仅是硬靠资历走上了那个位置,本身的业务能力则是极其平庸,而在这些领导手底下工作的则大都是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当然,这并不可怕,因为作为领导业务能力可以差,但只要有识人之明一样可以让单位发展好。

刘邦起兵时仅仅是一名泗水亭长,并且屡败于项羽,但是刘邦会识人会用人,最终打败了项羽取得了天下,并且他非常谦恭地说出了“三不如”:“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可见刘邦虽然没文化,但是有识人之明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这才是领导最应该具备的能力,正所谓“量才用人,事无不办;委使贤能,功无不成;若能任用才能之人,可以济时利务。”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行其实也没啥,但是一定要学会识人用人,只有用对了人才能办事,才能让单位取得好的成绩。

可是现在有些单位的初中生领导,不但不学习业务知识,还根本听不进去任何意见,而且特别喜欢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如果别人向他提出意见,他就会认为,别人在蔑视他轻视他,在挑战他的权威,总以一种“我是领导我说的算”的态度去对待下属。

此外,有些领导还经常喜欢瞎指挥专业人士,这样的单位经常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领导指导985音乐生如何欣赏音乐、指导数学专业的同事如何使用微积分、指导计算机专业的同事编程……这样的领导俨然成为了一个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无所不会的天才!

而领导之所以对,只是因为他是领导而不是因为他说得有理。而大多数单位的下属都怕领导,不是因为领导有多厉害,而是害怕领导手中的权力,在单位里,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升迁,领导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大家为了以后的前途,基本上没人敢指出领导的错误。

所以,我认为现在很多单位要想真正的发展好,解决这些业务能力差、不保持学习、专断不听取他人意见的领导势在必行,这些领导严重阻碍了单位的发展,甚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浪费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更浪费了大量财力和物力。

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快干部年轻化,同时严格考核干部的业务能力水平,只有业务能力水平考核过关的才能得到晋升。同时要将考核标准与考核结果对外公开,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担当考核人,让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得以一展才华回报社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