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 游』匡庐笔记① 庐山,夜奔


7月20日晨,多云


K94列车从泰州到九江,需要11个小时,想来这次爬庐山一定辛苦,就强迫自己一个下午都躺在铺位上。

觉是迷迷糊糊地睡了几段,但随着列车的晃动和下铺人声的喧杂也总是睡得不踏实。醒着或似醒着的时候,就去翻余秋雨先生的那本《山居笔记》,迷迷糊糊地看上几段,也就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直到车厢里晚间灯熄了,喧杂尽失了,我倒如夜行动物般地清醒了。

睡的是上铺,冷气给得十足,而我对于列车上的卧具又抱有成见,不愿太多沾惹,于是感觉浑身发凉,催出了几个想忍又没忍住的喷嚏来。我想与其这么辛苦地休息着,倒不如像夜行动物那样下去活动活动,反正不出两个小时就该下车了。

于是,我在闭塞黑暗的铺位上摸索着悄悄收拾好行李,然后蹑手蹑脚地试探着找着窄小的梯镫下了高高的铺位,再如猫咪一般悄无声息地穿过昏暗寂落又满是鼾声的车厢走廊,在两个车厢间的洗漱间里,才敢喘口大气,我随着列车摇摆着盯着墙上的镜子,这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是一只猫。

这个发现让人有些失望,我仿佛因之失去了敏锐的听觉和嗅觉,也因之失去了蹑手蹑脚的能力。我恢复了人类的思考,我得刷牙洗脸,甚至走回去时,我不得不摸着壁板来保持身体的平衡。我最终以一个人类的形象,孤零零地坐在自己铺位旁,过道上的折叠凳上,然后无聊地按亮手机,认真地检索起当天的信息。

当飞驰的列车,长时间发出有节奏的空空声响时,我想我们这是在跨越长江了。我望向窗外想要寻找到什么,窗外是茫茫无尽的黑暗,不时也有耀眼的路灯快速地划过,但那灯光于这黑暗是无济于事的,那黑暗中隐藏着连接山海的滔滔洪流。

过了长江大桥,黑暗中逐渐有了城市的灯火,不一会,列车员快步从狭长过道中走过,嘴中不介意地喊着,“九江站到了”,而这个车厢里,到九江下车的似乎只有我一人,那个时间是,0点42分。



计划去庐山时,在网络的列车时刻表上,查出了一处“庐山站”,便自作聪明地以为,那里比九江到庐山更为方便。下车未出站时,正看到一趟列车待行,我跟站在那趟列车硬座车厢门口的乘务员打听庐山站,她说下一站便是,我于是就上了那趟车,当然得上车补票。

二十分钟后,我又从那趟列车上一个人下来,走过昏暗的站台,走到昏暗的站前广场,我看到一座昏暗的小城。那个昏暗的小城原也有着带着鼾声的寂静的,但由于我的到来而惊扰了它。一群不知疲倦又训练有素的男人和女人,犹如追逐一只兔子般,跟在这一时间里他们等来的唯一猎物的身后,不厌其烦地询问他在这一时间里的需求,那个时间是,凌晨1点钟。

我又怎知在那个时间里该去做些什么呢?我只是埋头走到车站前的广场,看到车站钟塔下,金灿灿的“庐山站”三个字,才些许放心。其实,即便到了这里,我依然是不太自信的,终归这本就是该做梦的时间,而我这一夜的奔波却也梦境般奇幻。

我于是委身于那些恍惚而渴求的身影中,最是口若悬河的一位,跟着一双踢里踏拉的拖鞋,穿过幽暗而深邃的街道,钻进一家面脸逼仄的小旅社。那个时间旅社前台是空空的,因而拖鞋没有停下,依旧踢里踏拉地带我拐上狭窄而黑暗的楼道上楼。在那一层一溜相似的门中,他略作思考,然后打开一扇门,让我瞧瞧房间。我似还可以选择的,但我没有再去选择,我把背上沉重的揹包,卸在了那张铺着竹丝凉席的床上。

那个时间,我不确认自己是半梦还是半醒,我甚至怀疑是什么魔力,把我挪移到了这个铺有竹丝凉席的床上,而我,却再也记不起这是哪里,我来到这里做什么了。我极尽努力地思考,依然没有结果,不过我始终坚信,清晨来临,这些答案我自会找到。

那间小屋没有空调,不过好在有个不大的窗。我关上灯,打开窗,一股潮湿的气流从窗外涌入,经历半个夜晚的历练,那股夏伏天里的气流,也已略带上了些让人欣喜的凉意。



几个小时后的一早,我早早就起了,我摸索着沿着那个依旧昏暗的楼道下楼,这时旅社前台已有了一个穿着一身睡衣的女孩,她一边梳着头,一边为我结帐。她嘴里衔着发卡,手忙脚乱地做着这多事情,还不忘不时擡头,冲我尴尬又羞涩地一笑。

我又走回到几个小时前走来的那条小街上,那里依旧寂静。我四下茫然张望,这时一个苗条女子手里拎着一袋子热气腾腾的小包子飘然而至,她会心笑着问我,“是要爬庐山吗”?于是,一切便有了答案,一切便也从此开始了。

女子将我带回到火车站前的广场,去庐山的小巴车都在这里。由于来的客人并不多,首班车还没有发。在车上与司机闲聊中我才知道,从九江也可以上庐山,距离和时间相当,所以大部分游客都走的那里,看来,我又被自作聪明的自己给糊弄了。

“不是一条路线,风景自是不同”,带我上车的那位苗条女子如是说,她是这趟车的导游,“我们走的,是当年林彪(上山)的路线。”

不过,说老实话,车在山路上逶迤盘旋,并没有给我带来太过让人惊喜的景色,或许是我对于庐山的期望太高了。我打开车窗,按着苗条导游的指示,大口呼吸窗外森林中的空气,只可惜我的鼻子和舌头,不能品尝出那空气中富含的负氧离子,但我相信苗条导游给出的科学价值。

“就像女士手中的LV包,我们这里的空气,是空气中的LV。”

“嗯,我已经尝出了,LV的味道”,我随声附和,“我就喜欢,不花钱的LV”。

或许是我呼吸得太贪婪了,以至我身边的一位穿着大红体恤的大哥,关切地问我,是要晕车吗?



大哥是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教师,暑期一家三口回江西老家,路过庐山,便来此一游。我和他说,我没事,不过我看他的老婆,已经面色铁青,手撑着塑料袋,看来已做好了随时的准备。

进了山门,我们直接被拉到了太极宾馆,宾馆的要价吓人一跳。这时才知道,原来暑期的庐山已经人满为患。我和那位大哥一家,又请苗条导游来帮着去砍砍价,知道其中必有猫腻,但也认了,反正也就那么一个晚上,反正也懒得再去找其它地方了。

定了房间,卸了部分装备,就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

游庐山,有两条线路,一线环绕牯岭镇,以文化景观为主;二线在外围,以自然风光为主。苗条导游负责一线,也便力劝我第一天先游牯岭,但我还是想先见识一下庐山的山水,于是抱歉地和她说了bye bye。

这时,一辆二线的小巴风风火火地赶到,我挤了上去,无意间加入到了一个新的旅行团中。那车上的导游跟我介绍说,“她姓李,是李导“。

我问李导,“咱们第一站去哪里?”

她说,“含鄱口。”




《匡庐笔记》推荐阅读:

『云 . 游』 匡庐笔记③ 云瀑,云瀑

『云 . 游』匡庐笔记④ 青莲川与三叠泉


《一个人的黄山》推荐阅读:

『云 . 游』黄山① 老班

【文字之光】黄山② 山水女孩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