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 . 遊』川西紀行⒄ 永遠的生靈


5月28日星期四,成都,多雲。


01


第二天一早,民航大巴車接我們離開岷江源酒店。在車上,我們這些“氣象學家”們討論了下當前的天氣,大家集體認爲今早的氣象條件,還不如昨天下午呢。

不過機場方面認爲今天的天氣全無問題,於是我們坐着那架昨天便已等在川主寺的波音767飛機,在這座高高原機場上準時準點地起飛了。它帶我們告別了這裏的雪域高山,並在一個小時之後,降落在人煙稠密的川西平原之上。

波在成都的同事小李,到雙流機場接的我們,並帶我們趕赴成都市區的一家酒樓,在那裏還有幾位波的同事,來爲我們接風,滿桌都是靚麗的川菜,那是成都乃至四川最拿得出手的一張名片。既然人家是來接風的,我自然就得把下午的行程暫放一放,認認真真地去喫那幾道菜,確實味道地道,夠麻夠辣。

對了,這是午宴,已經有半天過去了,原想着這天要去都江堰,那自然是去不成了。小李說,既然帶着同同,不如去看大熊貓。同同說,他在北京動物園看過大熊貓,小李說,北京的大熊貓絕對不會有成都多的。

大熊貓算是川菜以外四川的另一個招牌了吧,同同似乎有了些憧憬,想去看很多很多的大熊貓。小李說成都有個大熊貓的繁育基地,我聽了來了精神,以爲他說的是臥龍保護區。小李爲打開了我過大的腦洞而感到尷尬,忙解釋說沒那麼遠,就在成都郊外。而後似怕我失落,又忙着補救說,您即便去了臥龍,在山裏也很難見着大熊貓的。他緊張的實在,把我給逗笑了。

許多年後,我和同同由北至南穿越了秦嶺太白山,太白山南坡便是大熊貓保護區,當然我們沒見着大熊貓,不過我卻想起了這段往事,和同同提起。同同一臉迷惑地問我,哪次去成都的事?對了,我們後來又去過多次成都,好像也去過多次那個熊貓繁育基地,那時同同都還小,因而,他一提到成都來,就會想起大熊貓。

我和波非常喜歡成都,那時我們都設想,將來到成都來養老;同同也非常喜歡成都,那時的同同非常喜歡大熊貓。

小李這個小夥子很厚道,爲盡地主之誼,把他的車子借給了我們,這讓我們很不好意思,他很有些川人的爽快,說這算啥個事情嘛,拿去拿去。那車是油氣混合的,後備箱被一個氣罐佔據了大部。這是我第一次駕駛這樣的車子,我開着它帶着波和同同,去看了大熊貓。



02


那座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成都市區的三環外。這座在城市邊緣建立起的動物研究中心,多半都有些動物園的性質。據說這座基地的前身,便屬於成都動物園,但現在,這座繁育基地接待遊客的旅遊指數,已經遠遠地超過了成都動物園。

在中國,哪個動物園的標誌不是大熊貓呢?在中國,哪個動物園的大熊貓又會有這裏多呢?

我記得同同幼兒園大的時候,基本每年都要帶他去北京動物園。到那裏看熊貓那又是每次必備的項目,每次完成這個項目也都很有儀式感,因爲要排很長很長的隊。

而在這座繁育基地裏,那個小孩子可以在茂密的翠竹所構建出的林蔭小道上撒花地奔跑,因爲每一個館和圈出的場地裏,都住着熊貓。而這樣的館舍和露天場地有很多,它們都叫做大熊貓別墅。這片佔地3570餘畝的廣闊區域,便是大熊貓的別墅區了,這裏養育着兩百多隻大熊貓,它們也構成了全球最大的圈養大熊貓人工繁殖種羣。

那些大熊貓,或許一、兩隻便擁有一幢獨棟別墅,它都那麼慵懶地躺着、臥着在自己的大花園裏,不停嘴地喫着、嚼着新鮮的竹子。倒是我們這些遊客忙不迭地遊走於這些豪宅間,忙不迭地尋找着這些憨態可掬的小胖子,並忙不迭地與這些黑眼眶小眼睛的胖子們同框,洋洋自得地拍一張永遠在傻笑着的照片。

這便是那個愁雲慘淡的午後,在成都的滿足。

如今的這個居家觀察中的下午,爲了寫下這些文字,我又翻開那簿塵封已久的電子相冊,看到了那洋溢於相片間的滿足,那是一個孩子的滿足,那時一個人家的滿足。

而這何嘗不是,生活在那裏的,大熊貓們的滿足呢?我們在那個午後,遇到了那個神奇的動物。只是可惜,那些它們的滿足依舊在高牆下的大玻璃房子的後邊,那裏生活着許多大熊貓,它們離不開人的照顧,那裏依舊是個動物園。

我和同同從太白山峯頂,隨戶外隊從南坡下山時,就曾討論過大熊貓的自然生態環境,我們曾一路審視,從太白山3700米高海拔地區到鐵甲樹1200米低海拔地區的,植物生態的垂直變化。

我在翻看大熊貓繁育基地的相冊時,看到一張照片拍攝了一個科普宣傳欄中的冷知識,其中說大熊貓的野生棲息地就在海拔1200-3400米之間。也就是說,太白山南坡的那片除了少數戶外者涉足的廣闊無人區域,其實就是大熊貓自然生活的家園。

只它們纔是那片廣闊林域的主人,而我們僅僅是走在那條林間泥濘小路上的,匆匆過客。



03


我們總認爲,大熊貓是進化過程中的失敗者,必須在人類的眷顧下,才能得以生存,真是這樣嗎?

據說我們在8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的地層中,就已經發現了始熊貓的化石。我很佩服那些科學家們,他們通過一塊化石就能認出那是大熊貓,這至少說明,他們對大熊貓已經有了很深入的瞭解。而800萬年是個什麼概念,據說我們人科裏其他現存成員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中,黑猩猩與我們是基因上最接近的,而我們與黑猩猩在基因上的分道揚鑣,是在600萬年前。

而大熊貓原本是熊科的食肉動物,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讓它在800萬年前放棄了喫肉,而走進了竹林。在自然界中,能喫上肉是很不容易的,虎因之進化出了利爪,鷹因之進化出了迅猛,狼因之進化出了團隊合作,人因之進化出了智力。在物種進化與淘汰的高壓鍋裏,在水中生活不下去的魚登上了陸地,而原本食肉的大熊貓呢,它們選擇走進了竹子林。

有兩個消息,一個好一個壞,您先聽哪個?

好消息是,竹子很多,以竹子爲主食的動物又很少;壞消息是,之所以大家不愛喫竹子,因爲竹子這東西做爲一道菜來講,實在太難以消化且又營養極低。

這是熊貓選擇的未來,我們能稱之爲退化嗎?我覺得不能,就像魚離開了水演變成了兩棲的螈和鯢,喪失了魚從適水生活中所演繹出的許多機能一樣,但我們從不認爲兩棲類是對魚的退化。同樣道理,只要這個星球上大片的竹子不消亡的話,大熊貓的演化就是成功的。

地球上大片大片竹林確實沒有消亡,但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智人出現了。

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他的《人類簡史》中說,智人的出現,尤其是晚期智人對於全球的擴張,給這個星球造成的影響,就猶如一次大的生物滅絕事件。你去想在五十萬年前,還存在着蓋過周口店人一頭的劍齒虎,它們在一萬年前滅絕了;在3萬年前,山頂洞人的菜單裏還有的披毛犀和猛獁象,後來又去到了哪裏?三千年前的西周戰士還在“操吳戈兮披犀甲”,而如今我國境內已經沒有了犀牛的分佈。

1681年,生活在毛里求斯島上的渡渡鳥滅絕;

1880年,曾遍佈非洲的藍馬羚滅絕;

1914年,曾分佈北美洲多達約50億隻的北美旅鴿,在歐洲人登陸北美的幾個世紀後宣佈滅絕;

2007年,在長江中生活了將近2500萬年的白鰭豚,宣佈滅絕。

這篇文章發佈的前一天,我在《環球時報》看到一條消息,說儒艮在我國已被宣佈爲(功能性)滅絕。

這些動物都是進化的失敗者嗎?或許是,但與其說它們倒在了自然進化的征途中,不如說它們是倒在了人類在技術進步之後,無所節制地貪婪獵殺中。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文明進步,讓我們逐漸超越和遠離了,自然進化所因循的基因進化。我們因文明的強大,而具有了弓箭和槍炮,它凌厲於任何虎爪,迅猛於任何鷹隼,我們所構建的社會更要碾壓狼羣。

我們不再懼怕自然了,我們可以衝着自然,任意地舉起獵槍。那麼,我們還需要回望我們曾經走過漫長進化歷程的自然嗎?



04


大熊貓是幸運的,它挺到了,我們因擡起獵槍而能心有愧疚的時代。

我們用我們所掌握的,碾壓自然進化的科技,開始了對於生物進化史的回望,那其實也是對生命的回望,對於我們自身的回望。

如今的這座熊貓繁育基地,就是這樣生命回望的成果,我在介紹中看到,這座基地在它的旅遊形象之外,更肩負着許多重大科研使命。這裏在1997年,建立開放實驗室;2003年,成爲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11年,成爲大熊貓保護生物學國際研究中心。我想那個800萬年前的始熊貓化石,之所以能夠判定爲熊貓,或許也是他們長期科研努力的成果吧。

而也是在這樣科學研究和生態保護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大熊貓從上世紀80年代末的1100餘隻的瀕危物種,發展到了現在的1800餘隻。2021年在國家新版的《生物物種名錄》中,大熊貓已經從瀕危物種,變成了易危物種,保護等級也從一級降爲了二級。

但這不是大熊貓保護的結束,相反,它更可能是我們新的開始。

我曾看過一篇大熊貓科普的文章,其中說,我們很幸運,遇到了大熊貓,它是全球知名的明星物種,也是所在生態區域的旗艦物種,保護大熊貓,其實也是在保護大熊貓所處的生態區域,那裏還生活着許許多多,不如熊貓知名,但確如熊貓一樣珍惜的物種。要知道,在人類對於自然探索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物種,我們可能還沒有發現它們、關注它們、研究它們,它們便可能已經滅絕了,成爲了博物館中的化石。而比這些個體生命更爲珍惜的,還有這些生命所共同構建的生物多樣性的生態體系。

2021年10月,我國正式設立國家公園,而首批的五個公園裏,便有大熊貓國家公園。

而這,或許纔是大熊貓給予我們的,認識世界,認識自然的意義所在吧。

在同同很小是時候,我和同同在成都的那個繁育基地見到了那個可愛的生靈,或許我們在九寨溝所在的岷山地區就已經見到了它;或許我們在太白山所在的秦嶺地區就已經見到了它;或許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去到四姑娘山,去到臥龍還能見到它。

那裏永遠是它的領地,它的家園。

要離開熊貓基地時,波在那裏的禮品中心,給同同買了一個熊貓的毛絨玩具。之後的一年裏,他幾乎每晚睡覺時都要抱着它。在寫這篇文章時,同同不在家,我就在他的寫字檯上寫作,而那個熊貓的毛絨玩具居然還在,倒在他書櫥的一個角落裏。

我把它拿過來,放在我筆記本電腦的前方。我注視着它,似乎就像注視着久遠以前的過去,我試着把那久遠的歷程寫下,就當當下留給未來的一個紀念吧。


2022年5月24日星期二下午,寫於望京,居家觀察其間





《 川西紀行》推薦閱讀:

『雲 . 遊』川西紀行① 成都,成都

『雲 . 遊』 川西紀行② 神祕的大佛


《嶽衡筆記》推薦閱讀:

『雲 . 遊』嶽衡筆記⑤ 祝融大神與南嶽廟

『雲 . 遊』嶽衡筆記⑥ 忠烈千古


----------------------------

我是雲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