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信息引發我的思考

我在羣裏看到一位家長髮的消息:

“當你進到孩子房間,發現正在上網課的她沒有在認真聽課,而是在平板上看其他東西,你會怎麼做?”

“我只做到了忍着沒說話,拿完我的東西出來了”。

我問:“您看到孩子這個狀態,當時您在想些什麼呢?

“這個孩子不認真聽講,在玩別的,這樣的聽講習慣非常不好,這個行爲不對。她對平板裏的功能和內容好奇,她可能認爲美術課不重要,但是別的課是否也會這樣呢”。家長說。

我接着問:“您看到孩子看平板其它東西,您有注意到看哪些內容呢?”沒看清楚,剛開始我以爲她下課了,我說你下課了玩會吧,她說還在上課呢,又滑動回到了騰訊會議畫面。

從我提問的兩個問題中,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並沒有看清楚孩子在看什麼,而是主觀臆斷孩子不認真聽講,聽講習慣不好;

第二,家長猜測女兒的行爲:平板的功能和內容比美術課更有吸引力,美術課不重要,從而聯想到別的課會這樣呢?

如果後續溝通,我會繼續提問:如何理解上課習慣?上課習慣具備幾個要素等?如專注力。哪些是孩子有好奇心的科目?帶領家長看到自身的焦慮、擔心、生氣的情緒,以及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

很多時候,孩子一個很小的行爲都會讓家長緊張,實際上,大可不必。跳出事件本身看問題,抓大放小,也許就會母慈子孝,焦慮有所緩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