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旺匯樓

《遊旺匯樓》節選

我步入一後廚操作間,窗戶的光影正不偏不倚照射在拖把和牆上,拖把它一部分沐浴着九點鐘的太陽,那個無心插柳的放置拖把者,早已因經營不善被安置遣散了吧,拖把墩布雖已風乾固化,此刻它如同藝術場館內的雕塑,供一個日後的闖入者在憑弔瞻仰這視覺美感。我至後廚另一個操作區域,不鏽鋼案桌分隔了窗戶倒影,頗有一種宗教的神聖意味,他的位置儼然如在窗戶虔誠朝拜,它又如同一個關ya許久的煩fan人,也渴望窗外後正常的世界。後面我依次見證了生鏽斑駁的廚具,牆角堆疊整齊的包子蒸屜,收銀前臺下,散落一地的空怡寶瓶和玩具車散落一地。人走茶涼,映入眼簾,滿眼皆是荒廢意象。

來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餐飲烹飪者與師生羣體,在飯堂這個場所實現人生的因緣際會,後者在這解決了口腹之歡與基本生理需要,前者用自己的勞動完成了食物和調味品在竈火器物下的美味組合,然而某一天,這些人他們無聲無息,匆匆而別,甚至沒有一聲再見,就這麼離你遠去,他們與你並沒有情感瓜葛,僅僅是日常照面的噓寒問暖與食物的售賣。我作爲後者師生羣體中的一員,在這個場域內,曾體驗過異鄉廚師因人口流動帶來的飲食特色遷移,也經歷過每一個檔口餐飲者交互之後產生的故事,但現在這種荒涼與某種斷聯,我不禁悲從中來,這廢棄遺忘之場域,殘存着校園內往日一個個體,果腹朵頤時的點滴記憶...

編後記:我在2018年10月4日當天產生一種在空間荒廢意象的記錄意識,凝固住旺匯樓在倒閉後內部結構和物件的影像,亦滿足我在校園時的一種創作;同時見證時代浪潮下,高校食堂受外賣和小喫街,學生口味固化聯合因素經營不善衰微凋敝後的狀態。需要說明的是,飯堂肯定重新招商經營,這只是我作爲記錄者對這個場域過往的一個記錄,一種歷史回看意義。從我個人創作來看,組圖是我在2018年對空間闖入記錄意識的濫觴。我在2019年畢業後來濰工作,目前已是2022年。重新翻看,又能將圖片從封存狀態重回一種凝視價值。

廖峻澄

2022.10.21

寫於濰坊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