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量能說明什麼

對於同一道菜,即使再喜歡喫,如果一直喫下去,難免也會有令人作嘔的一天。同樣,對於同一個作者的書,即使再喜歡閱讀,倘若一直讀,難免也會有頭皮發麻的一天。

已經連續讀完梁曉聲的四本書了,我準備暫時歇歇。所以這周我也就沒有花太多的時間讀他的作品,因此這周也就不談他的作品了吧。不過,我倒是想掰扯一下在看梁曉聲書籍的過程中所發現的一些有趣現象。

雖然我買了一套梁曉聲的紙質書,然而有時爲了碎片化閱讀,我也會進入微信讀書搜索相關的電子版書籍進行閱讀,而這正是我發現之旅的開始。在微信讀書裏面,你倘若搜索出一本書出來,你是可以看到有多少人閱讀過這本書的。而正是因爲這個功能,我發現在我看過的四本書裏面,《父親》、《母親》這兩本書的閱讀量還算可觀的,至於《活得明白》和《回家》這兩本書,可以說是幾乎無人問津了,之所以說幾乎,畢竟那裏好歹還有三四個人在看的,而這種現象就引發了我的疑問。

我的第一個疑問:爲什麼是同一個作者,他出版的書籍在閱讀量上爲何如此懸殊呢?這是和書裏面的文章質量有關嗎?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我想,造成閱讀量懸殊的另一個原因大抵上和我們對父母的一種情結有關吧。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之一,所以看到和父親或母親有關的字眼,我們絕大多數人總會樂意去多瞭解一番,比如我當初決定買梁曉聲的這套書,就是因爲這一套書裏面有《父親》和《母親》,我想看看他是怎樣寫父母的,我也想從他寫父母的情形中重溫一些和父母相處的溫暖瞬間。所以我認爲,在梁曉聲的諸多作品中,《父親》和《母親》這兩本書的閱讀量比較多,多多少少也是沾了父母兩個字眼的光。

當然,我這裏並沒有貶低梁曉聲其他作品的意思,因爲我的第二個疑問就是閱讀量和作品質量有多大關係呢?閱讀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體現作品質量的,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而這個不絕對其實也正體現在作品質量的優劣也是相對的,因人而異的。比如高考閱卷的時候,對於同一個學生的文章,有的老師覺得可以給滿分,有的老師則認爲只能給二十幾分。而這給我們的啓示是什麼呢?閱讀量≠作品質量!既然如此,那麼我們決定看不看某一本書和這個所謂的閱讀量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沒有任何關係!所以,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學學老舍先生了。老舍先生在《談讀書》裏說過這樣一段話:不懂的放下,使我糊塗的放下,沒趣味的放下,不客氣。所以,我還要不要繼續閱讀梁曉聲的第五、六本書呢?答案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先讀讀看唄。倘若感覺沒趣味,那就放下;倘若感覺有意思,那就接着讀。

關於兩個疑問的想法一吐爲快了。最後一問:閱讀量能說明什麼?我覺得對於個人來說,閱讀量或許啥也不是,畢竟一本書好不好,只有自己讀了才知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